天天看點

僅剩奕炫支撐銷量,東風風神想突破困局,路該往哪走?

自主品牌在國内汽車市場逐漸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不再是合資車企呼風喚雨的時代。但是除了長安、長城、吉利、比亞迪、奇瑞五個市占率最高的自主品牌以外,似乎隻有幾家造車新勢力得到外界較多的關注,而一些二線自主品牌則陷入了發展困局,銷量遲遲打不開局面。其實從一線品牌的發展之路很容易得到啟示,差異化競争是關鍵,一味地保守和盲從隻能原地踏步。

東風汽車是國内四大汽車集團之一,在軍用車以及商用車領域都占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唯獨在乘用車闆塊遲遲不見起色。無論是品質還是設計都沒有特别亮眼的地方,産品沒有特色,對消費者産生不了吸引力。其實東風風神其實不缺好的設計,而是缺乏大膽嘗試的勇氣。可能大家想象不到,下圖中的車型是十年前的東風風神HUV概念車,看上去很有硬派越野車的風範,與當下熱門的坦克300有的一拼,但是近十年時間過去了,至今沒有任何量産的消息。東風風神放棄了一次試錯的機會,眼看着坦克300爆火,不知道曾經東風風神的有關上司有沒有後悔。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或許這款車放在十年前的确有些太超前,如果放在今天,也許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

僅剩奕炫支撐銷量,東風風神想突破困局,路該往哪走?
僅剩奕炫支撐銷量,東風風神想突破困局,路該往哪走?

(圖為東風風神HUV概念車)

東風風神旗下銷量表現相對出色的是奕炫系列和AX7系列,兩款車都在今年釋出了搭載馬赫動力的新款車型,奕炫MAX和AX7馬赫版的外觀和内飾都有明顯改變。兩者采用相似的家族式外觀設計,無邊界進氣格栅很顯大氣,紅色的點綴增強了時尚感。大尺寸輪毂加上黑化處理,具有較強的運動感。

僅剩奕炫支撐銷量,東風風神想突破困局,路該往哪走?
僅剩奕炫支撐銷量,東風風神想突破困局,路該往哪走?

兩款車的内飾也有較多相似的設計,液晶中控屏和大尺寸的中控觸摸屏凸顯科技感,中控台上還加入了貫穿式的紅色裝飾,使得中控台更加具有層次感。電子檔杆的造型比較别緻,設計比較用心,内飾整體而言,具有較強的時尚感。

僅剩奕炫支撐銷量,東風風神想突破困局,路該往哪走?

(圖為奕炫MAX内飾)

僅剩奕炫支撐銷量,東風風神想突破困局,路該往哪走?

(圖為AX7馬赫版内飾)

動力部分是兩款車最大的亮點,這款來自馬赫動力的1.5T發動機,最大可爆發出190匹馬力,已經超過各大自主品牌的旗艦産品,接近部分2.0T發動機的表現。即便擁有出色的設計和動力,奕炫MAX和AX7的銷量并未出現明顯增長,原因是東風風神在産品營銷上做得還不夠。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練着說着才是真把式”,參考吉利星瑞,廣汽傳祺影豹這些後起之秀,營銷做得是相當賣力,還有長安UNI-V,還未上市就已經熱度居高不下,值得東風風神學習。

僅剩奕炫支撐銷量,東風風神想突破困局,路該往哪走?
僅剩奕炫支撐銷量,東風風神想突破困局,路該往哪走?

東風風神現在應該做的是,或許不是補強奕炫和AX7兩大産品陣列,而是趁着馬赫動力的推出,打造全新的車型,與主流車型進行差異化競争,同門兄弟東風風行推出的T5 EVO,已經做出了表率。唯有創造屬于自己獨特的标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尤其是年輕購車人群的個性化需求,才能有機會憑借爆款車型增強自身品牌的競争力。(文/優視汽車 馭風)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