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可謂是罪孽深重。日本在最初便确立了侵略亞洲的方案,他們步步進攻,讓亞洲國家的人民一度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尤其是中國,中華民族十四年的抗日戰争,一幕幕的浮現在我們眼前。殘忍,血腥,殺戮,無時無刻不充斥在中國的領土上。
但是我們中華民族,憑借着強大的凝聚力以及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一步步的前進與抗争,将入侵我們的日本侵略者,最終趕出了我們的領土。

每一位愛國的中國同胞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我們的國家,也是以在二戰戰場上,中華民族牽制了日本的大部分兵力,而中國也成為了世界反抗法西斯的重要戰場之一。
伴随着希特勒在地下室的自殺,二戰的歐洲戰場結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已在眼前,但是日本政府賊心不死,他們認為他們的實力還很強勁,依然負隅頑抗。然而,日本的軍隊在亞洲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的接連失敗,顯示根本不可能東山再起了。
(二戰中的日軍)
而此時我們的同盟國,美國,英國以及中國這三個國家,聯名發表了著名的《波茨坦公告》。這一公告希望日本政府盡快投降,降低被侵略國以及他們本國人員的傷亡。但是一部分的日本高層,仍然想從這一公告中找尋出漏洞,他們發現,這三個國家中沒有蘇聯,日本為了拖延時間,想要聽聽蘇聯的意見。
當時日本首相是新上任的鈴木貫太郎,他發表了一篇極其模棱兩可的講話。雖然并沒有拒絕《波茨坦公告》,但也一直保持着置之不理的态度,表示想聽聽蘇聯方面的态度,這就意味着日本政府表示暫時并不順從這一公告。
由于這次講話極其模棱兩可,讓當時日本的官方通訊社翻譯十分為難,翻譯員認為鈴木貫太郎“完全忽略”了這份公告,他們将鈴木貫太郎的講話翻譯成了英文,當這份公告傳到了美國以及英國的時候,美英兩國的翻譯員又将“完全忽略”翻譯成了“拒絕”,這與當時鈴木貫太郎的發言大大相反。
就這樣,反法西斯同盟國認為,日本政府的态度十分強硬,他們根本沒有想投降的想法。于是在鈴木發表講話的十多天之後,兩顆原子彈向日本投去,廣島、長崎兩座城市,瞬間化為灰燼。據對外公布數字記載,有超過二十萬人傷亡。
(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景象)
時任美國的總統杜魯門曾經說,如果日本沒有拒絕《波茨坦公告》,那麼他是萬萬不會下令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但是此時的鈴木貫太郎卻認為,他當時并沒有拒絕這份公告,隻是想聽聽蘇聯的回答。
就這樣在陰差陽錯之下,由于一次極小的翻譯上面的失誤,導緻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被毀,而日本也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被投放原子彈的國家。
鈴木貫太郎模棱兩可的發言,日本對其他國家的侵略,兩國文化上面的隔閡與差距,導緻了原子彈的投放,或許,這便是上天對日本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