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悅有智-John.
停産已久的前途汽車,12月18日在其蘇州工廠向新使用者傳遞前途K50,并宣布前途K20将于2022年正式上市,開始布局海外市場。前途汽車同時宣布,與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公司合作,計劃于2022年量産推出全球首款太陽能光伏汽車。

在2022年前途政策分享會上,陸群表示前途汽車将在新材料、新能源、新智能三方面重點布局,他認為新能源汽車需要輕量化降低使用成本,節約能源。
按照陸群透露的資訊,目前,前途汽車已與輕合金領域的專家餘艾冰院士、吳鑫華院士及澳洲蒙納士大學達成合作,三方将共同圍繞鋁合金3D列印技術、流體金屬車身骨骼結構、新型車身連接配接技術以及輕合金車身制造等技術進行研發與生産。未來前途汽車将繼續深耕布局後續車型在新材料上的應用,通過新材料減輕整車品質以及滿足使用者的定制化需求。
在新能源方面,陸群稱前途汽車将布局太陽能光伏汽車,稱前途汽車已與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雙方将共同推廣輕質車載太陽能光伏産品在整車中的産業化和商業化應用,并計劃于2022年量産推出全球首款太陽能光伏汽車。陸群表示未來該技術将應用在前途汽車後續車型中并推向海外市場。
不僅如此,陸群更進一步表示,該項目将達成在光照三類區域(年等效光伏利用小時數在1200-1400小時)以光伏充電技術實作車輛日均50公裡以上的續航裡程目标。
在新智能方面,前途汽車瞄上元宇宙的熱度。前途汽車稱與金港汽車文化發展(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創意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前途汽車元宇宙賽事”戰略合作協定,共同開發元宇宙賽車遊戲,基于前途K50改裝GT賽車打造線下賽事。
作為首家拿到新能源造車“雙資質”的前途汽車于2016年12月14日正式成立。前途汽車母公司長城華冠是汽車設計的研發公司,于2009年開始攻關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并于2014年的北京車展上推出了前途 K50原型概念車,2015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前途K50正式釋出。2018年首款量産車型前途K50上市,補貼後售價為68.68萬元,可以說是當時國内造車企業中售價最貴的一款車。但由于K50市場定位以及定價太高,該車型嚴重滞銷。
雖然銷量很差,但是前途汽車的燒錢速度很快。自2015年9月,前途汽車的母公司正式在新三闆挂牌至2019年2月20日釋出公告終止挂牌,據不完全統計,長城華冠通過定向增發共募集資金超過20億元。但是融來的這些錢一年左右就燒光了。此後前途汽車負面消息不斷,從2019年2月開始被爆拖欠員工工資、供應商貨款,2020年11月被曝資金鍊斷裂,其位于三裡屯的全國首家門店已經撤出,同時位于金港汽車公園的傳遞中心也人去樓空。
2020年9月22日,法諾汽車與前途汽車簽訂了一份戰略合作協定。協定主要内容顯示,前途汽車與法諾汽車共同建立生産基地落戶湖南常德市,由前途提供專業技術與資質資産,由公司出資及配合公司在國際上的銷售管道,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
沉寂兩年的前途汽車為這次回歸也做了一段時間的預熱鋪墊。12月2日前途汽車官方微信公衆号釋出前途K50的路跑視訊,這也是繼去年7月30日以來該賬号首次更新;12月7日前途汽車再次發文宣布攜手金港控股、藍海創意簽署元宇宙賽事戰略合作協定;12月10日前途汽車推廣其短視訊賬号并配文稱“我又回來了”。
實際上,前途汽車此次的“複活”也并非毫無預兆。一方面從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大環境利好因素明顯,業内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已由過去的以政策為主轉向了市場驅動。
另一方面是前途汽車母公司長城華冠的動作。今年5月底,長城華冠在前途汽車蘇州工廠召開2021年第二次股東大會。按照長城華冠透露的資訊,第二次股東大會選舉産生了新一屆董事會和監事會,并決議準許了有關公司融資和股權激勵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城華冠第二次股東大會上出現了一些重要企業和資本方,例如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沈吉鴻、蘇高新創業投資集團總經理董敏、國科嘉和董事總經理仇連勇、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杜明沖和自然人股東李耀原等投資方。此後,有消息稱從新三闆退市兩年的長城華冠有意重新上市,對此陸群曾回應稱正在研究中。
12月10日,瑞峰新能源釋出公告稱将認購長城華冠不多于4%的股權;目前長城華冠正在進行一輪集資活動,拟通過投資者認購新股的方式籌集約人民币2億元至人民币2.4億元的資金,而認購協定為集資活動的其中一部分。
12月15日,長城華冠再表示與兩家機構簽署協定,三方将在鋁合金3D列印在車輛的研發和應用方面、汽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前途汽車作為長城華冠的全資子公司,會将這些研發成果廣泛應用在新車型上。不僅如此,長城華冠與前大衆中國高管蘇偉銘創立的賓理汽車産生了關聯。企查查資料顯示,賓理汽車11月底成立,長城華冠持有其20%的股權。
如今,随着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電動知家據乘聯會資料表示,今年1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37.8萬輛,同比增長122.3%,環比增長19.4%;1-11月份累計銷量251.4萬輛,同比增長178.3%。不久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12月的資訊釋出會上曾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
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來源:中汽協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此前表示:新能源汽車産業化經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政策驅動階段,第二是政策+市場驅動階段,現在開始的第三階段是市場驅動階段。
如今前途汽車突然宣布歸隊,或許正是對新能源汽車逆市增長的“眼紅”。至于其是否做好搶奪市場佔有率的準備,至少從目前看來,前途汽車并沒有就此說再見。
加之衆泰汽車剛剛宣布開啟重整計劃,将重新入局中高端電動市場。重新歸來的前途汽車帶來了全新車型前途K20,意味着前途即将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至于能否成功扭轉大衆的固有印象,順利重回新能源市場?值得期待。
還記得幾年前一份造車新勢力的logo圖嗎,據不完全統計有近50家造車新勢力,短短幾年時間如今大部分造車新勢力已經“陣亡”,還有少數幾家車還在苟延殘喘,真正能夠算是上岸的寥寥無幾。
來源:電動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