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耳别名金銀耳、黃木耳、金木耳、黃耳、膠耳等,屬于銀耳、銀耳屬,金耳膠細膩、光滑可口,口感優美,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堿,經常使用能平衡機體的代謝功能,增強機體的代謝功效, 除了食用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金耳的體溫帶感冒,味覺甘具有痰咳平喘息、鎮靜、調理提神、消炎排毒功能,主要治療肺熱痰多感冒、咳嗽、喘息、體溫過低、高血壓等疾病,是一種食物, 藥物和稀有真菌的使用。

金耳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北美和南美,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山西、福建、陝西、吉林等地,金格長絲不具備分解木纖維的能力,在生長發育中對耳細菌有特定的生物因子幫助,耳菌是木腐病菌, 可分解木質纖維素、半纖維素和物質,提供易于生長發育的營養成分。
一是生長條件;
1、營養;金耳絲體無所畏懼地被木賊分解的能力,由耳友細菌分解成膠絲,是木腐菌的分解能力強,與銀耳菌有很大的差別,銀耳絲菌不具備分解木質素的能力,是以在人工栽培中, 木屑或棉籽殼可作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麸皮、玉米粉、石膏、過磷酸鈣等輔料,配制培養物可滿足金穗生長發育的營養要求。
2、濕度;菌絲體生長發育階段,培養物料的含水率保持藥水比1:1.3,前兩個階段空氣濕度控制在85~90%,空氣濕度小于80%,亞實體易幹燥,空氣濕度高于90%,易造成細菌污染,易腐爛。
3、溫度;适合菌絲體生長溫度在24°C,菌絲體生長溫度範圍為5~33°C,溫度小于10°C,菌絲體生長緩慢,溫度高于35°C,菌絲體停止生長;
4、照明、菌絲體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照,原基分化和亞體形成階段需要一定量的散射光,适宜光體亞體生長快,顔色較深,橙紅色,光線不足亞純色光。
5、空氣;金耳是一種愛氧菌,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新鮮空氣,特别是亞實體階段,還要加強通風和通風。
二、人工栽培;
1、細菌;
1、母種分離,組織分離法是最理想、最簡單的,金耳的亞層誕生于子實體的表面,而伴生菌絲體在亞卡塔和基質内部,是以隻有采取組織分離法,才能得到具有金耳絲和菌耳伴侶菌的菌瘤菌種。
組織分離方法:将亞體清洗幹淨,幹燥掉表面水分,手撕開亞體,在外層與記憶交界處切出一小塊組織,放入PDA培養基培養,溫度控制在23°C左右,直至組織迅速恢複生長,會出現白色或淡黃色短而緻密的金耳絲, 以及金黃色的粗毛硬皮菌絲體。
2、原種子;原培養基配方:木屑77%,麸皮20%,蔗糖石膏1.5%,或木屑76%,麸皮20%,蔗膏,碳酸氫鉀,硫酸鎂1%,正常裝瓶,殺菌,獲得斜母菌,置于25°C的溫度下培養,瓶中形成金耳體,是金耳的原始品種。
菌株的品質直接影響産量,通常必須選擇優質菌株,要選擇生長均勻的菌種,不吐黃水,無無菌污染優質菌株。
2、栽培時間長,金穗生長周期短,采用桦木栽培,局部溫度穩定在10~15°C,可接種;
3、栽培場所;桦樹栽培可作為林地栽培場所,袋栽可利用一般蘑菇棚作為栽培場所,段木栽培或袋栽培也可選擇背風日曬、地形較高、水源友善、清潔衛生的地方建穗棚作為栽培場所。
4、栽培與配方;
金穗樹可以生長在各種闊葉樹上,但作為一段材料栽培的師生樹種并不多,如黃疸、毛清剛等最适合桦木栽培的金穗,袋栽培這是以木屑和棉籽殼為主要材料, 加入适量的麸皮、玉米粉、石膏、石灰、蔗糖等輔料,常用配料配方有:
1、闊葉樹片77%,米糠20%,石膏蔗糖1.5%;
2、木屑70%,米糠19%,玉米粉5%,豆幹粉4%,蔗糖石膏各1%;
3、木屑80%,玉米殼17%,蔗糖、石膏各1.5%;
4、木屑79%,棉籽殼17%,碳酸氫鉀、石膏、硫酸鎂、硫酸鐵各1%;
5、栽培方法;
1、生産菌袋時,用聚丙烯塑膠桶每袋裝幹料100克,用口領頸緊棉塞,按正常方法殺菌、接種疫苗;
2、病齡期管理;接種疫苗後,将菌袋置于23°C培養室毛發,培養室需要通風良好,一般23天左右後,菌絲體可全帶生長;
3、耳經管理;在适當的環境條件下,接種一個月後可長耳、子實體長出來,應适當擡高塑膠套,教師強度在靜态風室溫下實施穩定生長發育時,要去除棉塞和環,室内濕度控制在90%左右,并打開窗戶增加通風, 輔以适當的照明,當軍區逐漸變成淡黃色或橙色紅色時,将細菌袋一條直線減少到表面,然後将塑膠袋向下翻轉到表面,使整個子實體用新鮮空氣加深顔色。
6、病蟲害防治,金穗在栽培過程中,易受綠色木質青黴素、甲蟲等細菌的污染,特别是利用細菌與菌,比較容易出現斑塊的細菌污染,是以接種疫苗必須選擇優質的無病菌株,及時防患。
7、收獲加工;菌袋培養一般在接種後兩個月即可收獲,收獲過早影響産量,收獲太晚,子實體易變成黑褐色和腐爛,甚至失去商品價值或橙紅色,可以收獲,收獲時用鋒利的刀平放在耳基上,将整個金耳體切掉,保留部分耳基, 然後把回的塑膠袋放上去,用竹竿拱起蓋膜,保溫保濕,半個月後,一批回收的耳朵就可以收獲了。
歡迎留言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