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泡沫或将破裂!特斯拉跌3000億美元,Rivian接近“腰斬”

全球新能源退潮的苗頭已經開始出現,在特斯拉跌去了3000億美元之後,那個“号稱”特斯拉殺手的Rivian,市值距離最高點也接近“腰斬”,并且沒有止跌的趨勢。

那麼,究竟是Rivian估值太貴?還是資本市場的“錯殺”?

新能源車泡沫或将破裂!特斯拉跌3000億美元,Rivian接近“腰斬”

12月17日,Rivian釋出了上市以來的首份财報,根據其财報顯示, Rivian第三季營收為100萬美元,淨虧損為12.33億美元。這一資料對比去年同期,虧損幅度明顯擴大。

至于三季度營收100萬元,則是公司向首批客戶傳遞11輛R1T車型。

實際上,當我們從風口回到對新能源車企業的考量,無非就是傳遞量、技術以及電池三個次元。當下,不管從哪個角度而言,實際上這些新能源車企業都撐不起當下的估值,隻是全球性的風口吹到了新能源車,是以資本願意去接力。

但我們恰恰忽略了一個原因,從大出行領域開始,Uber以及全球其他出行企業的估值也是這麼被吹起來的,但結局如何?

現在還有誰覺得大出行的生意是一門好生意?還有哪家資本願意給他們超高的溢價?

如果大出行領域的案例不是十厘清晰,那我們不妨看一看共享單車領域,從摩拜到ofo,兩年時間塑造一個風口,自行車+網際網路的雜糅就讓他們獲得了一個新名詞——“共享單車”,于是泡沫被迅速的吹大,結果就是ofo的押金到現在還沒退完,而摩拜被美團收購。

新能源車泡沫或将破裂!特斯拉跌3000億美元,Rivian接近“腰斬”

同樣,當下資本也不會繼續下注共享單車。

然後,又冒出來了一個共享空間,要不是孫正義在WeWork身上下重注,那麼共享空間“涼”得恐怕比共享單車還要快。

很顯然,孫正義從一個投資者的角色變成了管理者的角色,最重要的是WeWor估值大縮水。2019年,當時WeWork對外宣稱将以47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IPO,到目前其市值隻剩下了57億美元。不得不說,每一次風口過後,受傷的總是最後一棒的投資者。

目前,實際上我認為新能源汽車現狀同之前的這些風口差別并不大,盡管前景比較廣闊。

實際上,自上市以來Rivian市值一路攀升,超越大衆、通用等一系列老牌車企,然後成為繼豐田、特斯拉以外的全球第三大車企,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因為電動車的門檻實際上并不像想象的那麼高,我們縱觀蔚來、理想、小鵬等車企,他們創立也不過六七年時間,其積累能有多深?

傳統車企能夠屹立全球這麼多年,哪個不是經過千錘百煉,擁有了極深的技術壁壘?是以,當下全球新能源車的估值泡沫很大。

新能源車泡沫或将破裂!特斯拉跌3000億美元,Rivian接近“腰斬”

根據Rivian第三季度财報顯示,其本身就沒有什麼營收,但是支出依舊還在不斷地增長,财報還顯示,前三季度Rivian研發費用同比增長6.3億美元。

Rivian還在财報中稱,因為擴大了汽車生産和傳遞的規模,公司的營運費用和資本支出增加,預計會出現額外虧損,這可能會延遲實作盈利和正經營現金流的能力。此外,公司預計這些未來投資将需要大量外債和股權融資。

此前,Rivian還宣布将擴大其制造業務,投資50億美元在美國佐治亞州建設第二家工廠。據悉,該工廠計劃2024年投産,年産能40萬輛。

綜合而言,不管從哪個次元而言,Rivian都撐不起這樣的估值,盡管其距離高點市值已經跌去了超600億美元,但這仍然不是終點。

神奇的是,對于Rivian的表現,華爾街多家投行還是維持了“增持”的評級,但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買入的合理性到底是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