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時候,廈門中心迎來一位火急火燎的媽媽,媽媽一上來就向我們痛斥婆婆的行徑。原來,兒子當時2歲半,發音問題已經存在将近4個月了,由于兩口子要同時出差,就把孩子托付給奶奶代為照料。

誰成想在半個月後,工作結束的他們回到家裡,孩子奶奶笑呵呵地彙報大孫子這段時間的情況,她聽鄰居說孫子之是以有發音問題,是因為舌頭短的緣故,是以自己就擅作主張帶孩子到醫院把舌系帶剪了。
媽媽當場就爆發了,平時你各種慣着孩子也就罷了,怎麼還未經我們同意就帶孩子去做手術了呢?簡直是莫名其妙!“您知道舌系帶短是怎麼回事嘛就偏聽偏信!孩子要是出了什麼事,我跟你家沒完!”
聽完這話,我們的中心主任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給孩子瞎剪舌系帶的案例可是不少,我們也是見到很多家庭是以鬧沖突了。從醫學的角度說,孩子的發音問題其實叫構音障礙,隻有語言矯正才能徹底解決。
發音不準不代表舌體病變
當孩子出現發音不準、口齒不清的問題時,很多人就會立馬把“大舌頭”這個稱呼安在孩子身上。雖然大舌頭說的是一個人說話時的發音問題,可實際上發音不準和舌頭病變還真沒有多大關系。
根據我們多年的從業經驗,引發孩子發音問題的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是生理異常,二是發育性問題。生理異常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大家普遍認為的舌體病變隻占了極小的一部分,絕大多數兒童發音問題都是由發育性問題引起的。
什麼是發育性問題呢?其實就是孩子所在的語言環境不純淨,家長也沒教好。文章開頭這個孩子已經到醫院檢查過了,渾身上下一點毛病都沒有,那麼導緻孩子發音問題的源頭也就隻有一個了——語言環境差,教育沒跟上。
據媽媽說,他們兩口子正趕上事業上升期,平時都挺忙的,家裡也請了保姆,偶爾才會讓奶奶帶幾天。保姆是湖北人,他倆是浙江人,孩子從小就夾在兩種難懂的方言中間,這才導緻語言混亂。
是以啊,孩子發音有問題,别老是把責任甩給舌頭,還是先看看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吧!
構音障礙的判斷依據有哪些?
剛學會說話沒幾年的孩子,出現一些發音上的問題實屬正常,大多數情況是不需要家長過于擔憂的,我們隻要及時糾正孩子的發音錯誤就好了。然而,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個情況,我們就要警惕了,孩子的發音問題可能已經是構音障礙了:
1.孩子身體天生有問題,比如唇腭裂、聽力障礙腦癱等
2.孩子特定音節的發音問題持續長達6個月以上
3.孩子發音錯誤的音節已經是其年齡該掌握的,比如3歲時還分不清/d/和/t/
4.孩子受過外傷,導緻發音器官功能異常
可以這麼說,要是孩子出現以上哪怕一種情況,那麼寶寶就有很大幾率是構音障礙,但具體是哪種構音障礙、如何去矯正,還要向醫生或語言矯正師多多請教才行。
語言矯正是唯一出路
兒童的語言習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語前期、詞彙期、構句期到成熟期,起碼要經過4年的時間。學習說話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無需人為的過度幹預,隻要我們提供給孩子充足的語言刺激就好了。
當孩子的發音出現問題時,要不就是孩子本身的健康狀态有變化,要不就是長期不良的語言環境和教育引爆了定時炸彈。無論是哪種原因導緻的發音問題,都已經不是家長利索能力的範圍了,孩子需要接受科學的語言矯正才行。
語言矯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好像還是一個新興且冷門的行業,絕大多數普通家庭終其一生都不會和我們有交集。但對于有語言障礙兒童的家庭來說,語言矯正是目前唯一一種已知的,可以解決語言障礙的活動。
相比于自己在家瞎教瞎練,語言矯正最大的優勢是系統性和科學性。它的課程符合嬰幼兒的語言發育規律,同時遵循着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訓練原則,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矯正方案。
相較于一些人更加相信的按摩、電療和針灸等方法,語言矯正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孩子的發音習慣,而不是暫時性的有效。如果對語言矯正有些了解的話,就會明白一對一的系統課程的矯正效果是多麼顯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