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委屈外婆?自己帶大的娃卻和奶奶親,“養不熟”的原因很現實

現如今幾乎越來越少的媽媽選擇全職在家帶娃了,因為生活的節奏變快壓力變大,是以需要夫妻共同努力才能夠得到想要的生活,是以孩子誰來帶就成了問題。普通家庭其實是難以維持保姆的開支的,于是家裡的老人就成了帶娃主力,而外婆帶娃也成了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外婆帶娃的背後也面臨着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被外婆一手帶大後卻轉而和奶奶親,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最委屈外婆?自己帶大的娃卻和奶奶親,“養不熟”的原因很現實

家住河北的白阿姨最近逢人便說親誰也别親外孫,不然到頭來苦也受了累也受了,把人家辛辛苦苦養大人家去孝敬奶奶了。這話說的很無奈,心情更是非常的郁悶。

白阿姨的女兒上大學時認識了一個安徽的男朋友,起初因為兩地距離太遠她不同意,但無奈兩個人感情非常好,畢業後也紛紛留在了北京工作,索性北京離家比較近,女兒也經常帶男朋友回家,時間長了白阿姨也就同意了兩個人的事。

女兒結婚後也一直留在北京租房住,後來懷孕了就回家由白阿姨照顧着,孩子出生以後也一直由她看管,一直到三歲孩子該上學了白阿姨的女兒和女婿才辭了北京的工作回了安徽老家上學。

最委屈外婆?自己帶大的娃卻和奶奶親,“養不熟”的原因很現實

臨走的時候小外孫女一直哭着說不要離開外婆,她喜歡外婆,弄的白阿姨難受了好幾天。可誰知道剛回安徽沒一個月呢白阿姨給外孫女發視訊問她想不想自己,外孫女卻說:“不想,我有奶奶天天陪我,還給我買好吃的。”這讓白阿姨一愣,又問“那你不喜歡外婆了嗎?”小外孫女回答說:“我喜歡奶奶!”

白阿姨心裡又委屈又生氣,覺得自己辛苦了三年還不如人家奶奶一個月,果然是外孫養不熟,真是沒良心!

最委屈外婆?自己帶大的娃卻和奶奶親,“養不熟”的原因很現實

其實在“外婆界”都“流傳”着這樣的說法,認為疼外孫沒有用,外婆們的委屈也都非常一緻。而“奶奶界”也盛行着一句話那就是“血緣關系不得了”,不管怎麼樣最終孫子孫女還是和自己親。為什麼外孫“養不熟”呢?真的是血緣關系在作祟嗎?

其實這跟血緣完全扯不上關系,但是卻與外婆和奶奶的教育方式有關系。一般來說外婆帶孩子一是心疼孩子,還有就是心疼自己的女兒,是以說有時候孩子和媽媽發生某些不愉快或者說孩子做錯事媽媽批評孩子時,外婆一般會比較公正的站在媽媽這邊;但是奶奶這方面做的就會差一點了,因為奶奶的心裡隻有孫子,如果遇到任何情況自然是處處護着孩子的。是以從孩子的心理上就會感覺奶奶對自己更加好一點,也就會出現外婆帶大了但是孩子卻和奶奶更親一些的現象。

最委屈外婆?自己帶大的娃卻和奶奶親,“養不熟”的原因很現實

再有就是孩子跟外婆和奶奶的這種“遠近區分”是從孩子上學以後變得更加明顯的。一般情況下當孩子還沒有上學時出于某些原因一直由外婆帶,但是上學以後就會回到奶奶這邊,是以日後和奶奶相處的時間就會變得更多,自然也就和奶奶親了一些。

最後就是奶奶和外婆的“較量”了,一些老人總喜歡去誤導孩子,比如有些奶奶會和孩子說“外婆是親戚,奶奶才是家人。”久而久之孩子心裡就會形成這樣一種認知,和外婆開始拘束起來。

這幾種原因是外婆們委屈的根源,是非常現實的存在,要想維持外婆和奶奶關系的平衡,就要對孩子有一些引導。

最委屈外婆?自己帶大的娃卻和奶奶親,“養不熟”的原因很現實

平日裡對孩子的教育不要側重于誇或者損任何一方,告訴他外婆和奶奶都非常愛他都是他的家人,不要讓孩子單純的心靈去受大人情緒的左右。

同時,帶孩子也要“兩邊跑”,比如平時在奶奶這邊上學,周六日就帶着孩子去外婆家轉轉,不要讓老人過分想念,也讓孩子對兩邊都比較熟悉,不會在心裡疏遠一方。

最委屈外婆?自己帶大的娃卻和奶奶親,“養不熟”的原因很現實

最後就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去問“到底誰更好”這種問題,因為這樣問本身就讓孩子心裡産生一種恐慌的情緒,受這種情緒的引導也會對其中一方形成一種疏離感,是以外婆們也不必過于計較孩子到底和誰好,因為孩子的内心其實是非常純淨的,他們是能夠感受到關心和愛意的。

關于外婆的“委屈”幾乎已經成了人們普遍的認知,有時候不管孩子是否是真的“養不熟”也都會被扣上這樣一頂帽子,其實無論是外婆還是奶奶中心思想都是為了孩子,最後強加于孩子身上的是必須選出一個更好的,結果其實與孩子沒有很大的關聯,隻是大人的主觀評判而已,仔細想是不是這樣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