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12月18日、19日,北京平劇院新編武戲《大刀王五》在長安大戲院上演。

這出戲主要圍繞北京曆史文化名人“大刀王五”的生平事迹進行創作,描寫了在清末“戊戌變法”曆史時期,“大刀王五”忠肝義膽、救亡圖存,終成一代豪俠可歌可泣的故事。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北京平劇院院長劉侗在之前曾談到,平劇藝術發展至今經曆了231年的壯闊曆史,其中武戲作為“半壁江山”,伴随了平劇的發生、發展、成熟全過程。現今平劇舞台上新創劇目中武戲匮乏,而北京平劇院有責任、有義務在當下重振平劇武戲。

事實上,如果跳出“平劇”這個層面,而站在“北京文化”這個層面去觀察和認識《大刀王五》的創排時,我們會發現它對于我們重新和全面認識北京文化,挖掘北京傳統文化中“武文化”及其背後的文化精神與意義,是有着極大的現實意義的。

北京平劇院希望借助這樣一出新編武戲來扭轉中國平劇“重文輕武”的局面,而對于北京文化的保護者、傳承者、研究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從業人員,能否借助這出新戲的創作、演出、傳播來重新全面認識北京傳統文化,挖掘北京傳統的“武”文化,恐怕其中也是大有學問的。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武”的背後是一種文化品格與精神

德勝門、宣武門、安定門、佟麟閣路、趙登禹路……從這些地名之中便可以感受到北京與“武”之間的關系:武源于争鬥,繼而戰争,北京三千多年的曆史,演繹着一出又一出的抵禦外虜、保家衛國的感人事迹。

遠的不說,就說從于謙退兵到佟麟閣趙登禹抗日,有多少人以身捐軀,留得清白。可以說北京城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民族其愛國主義精神的象征,是一種救蒼生于水火的愛國情懷的象征。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在民間,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也有着一種急公好義、俠肝義膽的品格和精神追求。普通老百姓愛聽武俠類的評書,癡迷于武俠英雄:從《三俠五義》到《雍正劍俠圖》,從錦毛鼠白玉堂到童林童海川……老百姓為什麼喜歡這些人物,歸根結底,就是這些武林人物除惡揚善、扶危濟困。

而王五的身上,融合了上述兩種“武”的精神與品格,下為黎民百姓,窮苦大衆,上為國家前途,抵抗列強,盡顯“俠之大者”四字。就像北京平劇院院長劉侗所說的, 就像劉侗所說,《大刀王五》不僅是武俠人物,更是有愛國主義家國情懷的愛國志士。我們的近代革命始于戊戌變法,而王五則是為其保駕護航的人物。百日維新的艱難過程中,大刀王五所做的已經超出了一個镖師的社會責任,是曆史上光輝燦爛的一筆。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文”“武”相濟 避害趨利

長期以來,人們對北京文化有一種誤區,那就是北京文化屬于士大夫文化,強調“文”,注重“雅”,實際上北京的文化,在呈現形式上,也總是“文”“武”相濟,互相成全。就如同譚嗣同與王五之間,互相扶持,互相成長。北京的文化,沒有“武”,文則柔弱無力,軟綿綿,如慈禧垂簾下的同治、光緒;沒有“文”,武則渾渾噩噩,一勇之夫,暴戾十足,不過是《定軍山》裡的夏侯淵而已。

僅平劇而言,從譚鑫培起就有了“文戲武唱”之說,從楊小樓起就有了“武戲文唱”之說。譚鑫培本來就是武生出身,改為老生,雖然其嗓音被時人形容為柔糜,并稱為亡國之音,但其實他的武戲和國術功底,讓他演的戲并非柔糜而更有豪邁硬朗之氣,是以并不能隻聽《賣馬當锏》“店主東……”或者《烏盆記》裡的“未曾開言……”而不說《定軍山》裡的黃忠、《翠屏山》裡的石秀。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同樣,楊小樓的“武戲文唱”并不是把武戲往溫了唱,而是在對劇情和人物有認識的基礎上,把武戲往“文化”上去演,讓武打技巧、演員功架服從人物、服從劇情,進而讓所演之戲有味道、有嚼頭、經琢磨,也隻有這樣,才能夠把武戲中戲文所展現的思想、大将英雄所展現的精神、武打技巧所滲透的理念完整的傳遞出去。

人們通過高寵的大槍,懂得了什麼叫做“大忠”;人們通過高登的扇子,懂得了什麼叫做“大惡”,人們通過黃天霸的金镖知道了什麼叫做“大奴”,那今天,人們通過王五的大刀是否會明白什麼叫做“大俠”呢?這是《大刀王五》這出戲在當下平劇舞台上的一種使命吧。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武”的背後可觀市井百态

為了更好的塑造“大刀王五”這個人物形象,主演詹磊曾親自去“源順镖局”舊址探訪,可惜物是人非,今天的“源順镖局”原址隻有那個銘牌告訴着人們它曾經的存在。

但是在舊時的北京,镖局衆多,乃至于很多傳統藝術作品裡都提到了镖局和保镖這個行業,例如傳統相聲《大保镖》。而舊時北京是以镖局林立,保镖行業流行,最重要的原因是北京城市的繁華,商賈衆多,用現在的話說,有需求就有服務。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同時,從事镖行的人來自各地,南北往來,呈現的是一種融合之象,這也再次證明了北京,曆史上便不是一個封閉、保守的城市,而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包容之都。雖然镖行和镖局,隻是北京曆史和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支流,但是挖掘和研究北京的镖行和镖局,特别是沿着中軸線分布的這些镖局的曆史和現狀,對于我們進一步了解中軸線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此外,镖行與镖局在舊時北京的興盛,也進一步說明北京的國術和武文化的積澱。镖行雖然重視江湖規矩,但是更重視真正的實力,沒有真本領保不了镖。而真正有本事的國術大家和國術人才,用今天的話說,那也是老百姓心中的偶像。是以在舊時的天橋,便能看到兩種“武”:一種是靠實力的以武賣藝,觀衆看的是能耐;另一種是靠花架子和嘴皮子來“騙”,觀衆純粹看的是熱鬧,稍微有點缺心眼的保不齊會買上一個大力丸,走在路上當切糕去吃。

尚武而非好鬥

時過境遷,如今的北京一片祥和,“中正和安”是今天北京的風貌。然而,“尚武”精神依然能夠展現在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刀王五》創排過程中,北京平劇院的藝術創作者曾經到萬芳亭公園采風,與馬家堡國術隊的老大爺們攀談交流。而在北京,這樣的民間國術組織和國術愛好者不在少數,國術已經成為了北京老百姓強身健體的方式。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除了國術,北京的跤場也是方興未艾,很多年輕人喜歡上了北京傳統的撂跤。這些都說明“武文化”在北京民間的傳播與傳承。

根本上,北京的武文化強調的是“尚武”而不是“好鬥”,以武德來限制和規範自己,而不是以武欺人,以力壓人,是要以“武”來強健人的體格、塑造人的品格、磨煉人的意志,任何時代,這都是不可或缺的。

藝鏡I 觀《大刀王五》 重新認識北京“武”文化

《大刀王五》這出新編武戲,或許真的可以讓我們正視和關注北京的“武”文化,也可以重新的認識北京人,那個骨子裡的硬氣和正氣!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滿羿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

編輯/喬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