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撒謊事小,找準背後的原因是關鍵

作者 | 錢志亮

來源 | 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有撒謊的習慣,并為此感到十分焦慮,“這麼點大的孩子就撒謊,以後會不會騙人,品行不端?”

其實,家長不必這樣如臨大敵。撒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撒謊,就會嚴厲地訓斥、吓唬孩子,這是治标不治本的,找準孩子撒謊背後的原因,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弄清原因,滿足需求

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測試:2歲時,20%的兒童會說謊。3歲時,這一數字達到50%,4歲時接近90%。

這是因為6歲前的孩子,認知能力發展不足,還不能厘清想象與現實,對時間、空間、數量、物權等概念都比較模糊,是以經常出現無意識的撒謊行為。

這會随着孩子的成長,認知水準的提高,逐漸得到改善,家長不必為此責難孩子。

而孩子6歲之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思維方式日趨成熟,就會出現有意識、有目的性的撒謊。

謊言,是孩子心聲的另一種表達。家長可以借此機會,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情感和需求,進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撒謊事小,找準背後的原因是關鍵

大多數時候,孩子撒謊是為了逃避責罰。比如自己闖禍了,撒謊說是别人幹的;考試沒考好,謊報自己的分數。

正如哲學家羅素所說:

“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

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家長平時對待孩子非常嚴格,尤其是孩子犯錯、表現不好的時候,習慣簡單粗暴地責罰孩子。

當說實話需要付出代價,孩子自然會選擇撒謊。

是以,家長需要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在孩子犯錯時,不要過于苛責孩子,重點放在幫助孩子認識錯誤、做出彌補。

讓孩子明白,犯錯沒有那麼可怕,他才會有誠實面對錯誤的勇氣。

有時候,孩子撒謊,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得到誇獎。比如撒謊說今天被老師表揚了、家長買來的書都看完了。

渴望得到别人的認可和稱贊,是人之常情。家長可以在了解的基礎上,引導孩子正确對待他人的評價,隻要認真努力做事,就是最棒的自己。

第三種情況,孩子撒謊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比如在同學面前說自己去過國外、爸爸開很好的車。

這往往是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開始進入“物質敏感期”,對金錢、财富有初步的認識,以及渴望融入同伴之中的心理。

這種情況下,家長應當在生活中慢慢向孩子滲透正确的價值觀,引導孩子正确看待貧富、注重自我努力,培養孩子精神上的富足。

最後一種常見原因,是孩子害怕父母對自己失望。比如一向表現優秀的孩子,遇到了失敗和挫折,選擇用謊言去掩蓋,希望自己一直是父母心中那個最好的孩子。

家長需要用實際的态度和行為傳遞給孩子這樣的資訊:“不管你是普通還是優秀,爸爸媽媽都愛你。”讓孩子敢于在父母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

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在孩子撒謊時,許多家長認為應該直接挑明,讓孩子及時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是不妥當的。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孩子想出去玩,謊稱作業已經寫完了。孩子回來後,發現真相的朋友當着一群人的面拿着作業本質問孩子:

“你不是說你寫完了嗎?整天就會騙人,貪玩得要命!”

孩子站在門口進退兩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滿臉通紅,最後沖到房間把房門一摔。

不管什麼時候,将孩子置于一種窘迫、難堪的境地,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直接拆穿、逼着孩子承認自己說了謊,不但不會讓孩子停止撒謊,反而會産生以下兩種壞結果;

一是孩子“頑抗到底”,死不承認,拒絕檢討;

二是孩子認了錯,但自尊心大受傷害,不利于孩子行為的改正。

如果家長選擇委婉地提醒、暗示孩子,則會讓孩子對父母的寬容、善意充滿感激,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更願意去改變自己的行為。

鐘南山院士也曾透露小時候撒謊的經曆,有一次把本應上交學校的夥食費私藏起來,買了零食。

當母親問起時夥食費有沒有剩時,他便撒謊說沒剩。

當謊言被拆穿時,他以為父母會将他痛打一頓。沒想到,母親沒有過多的責怪,隻是對他說:

“你這麼做是不誠實的。”

一向嚴厲的父親則說:

“南山,你好好想想,你這樣騙我們,你到底對不對。”

鐘院士後來回憶道:“父母的話,感覺比打我一頓,對我刺激更大。”那天,他深刻檢討了自己的錯誤。

孩子撒謊事小,找準背後的原因是關鍵

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上,不留情面地揭穿孩子的謊言,而是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和他站在一起,用啟發、提醒的方式,激發孩子的檢討和思考。

這樣,孩子更有改變的勇氣和動力,也增強了對父母的信任。

此外,家長切忌給孩子貼上“撒謊精”、“愛騙人”的标簽,這會給孩子造成負面暗示,變得更愛撒謊。

和孩子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

有一位家長曾分享他的故事:

他發現上初二的兒子瞞着他買了個手機,還一直撒謊說是同學的,了解後得知,孩子每天不吃早飯,把早飯錢、平時的零花錢攢起來,攢了一個學期。

平時一向嚴厲的他,這次卻對孩子沒有惱怒,而是感到深深的難過和自責。

他忽然反應過來,已經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會再對父母說自己的事情了,也從沒聽他說過想買手機,甯願自己餓肚子也不向父母開口。

他忽然發現,原來孩子已經上初二,成為一個小大人了,但是他和兒子的關系卻越來越陌生,一直說着工作忙,從沒好好和孩子談談心、聊聊天,仿佛隻是一瞬間,竟錯過這麼多孩子的成長。

針對孩子撒謊,家長需要做的,不是僅僅解決這個問題本身,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與孩子建立起互相信任的關系,讓孩子願意對父母說實話、說心裡話。

如果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感受、需求時,常常被打壓、否定、責罵,長此以往,孩子就不敢再對父母誠實、展現真實的自己。

比如,孩子最近學習壓力大、作業量多,感歎一句:“唉,上學真累。”

有的家長立刻感到擔憂、憤怒,生怕孩子不好好學習,于是把孩子罵一頓:

“上學還累?我們上班供你讀書不累嗎?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将來能幹什麼?”

再比如,孩子想要一雙價格有點貴的鞋,家長不想買,就批評孩子不該有這樣的要求:

“你現在正是上學的時候,好好學習比什麼都強,不要這麼愛慕虛榮。”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咱們家條件怎樣你不知道嗎?”

孩子總撒謊,家長要反思平時的溝通方式是否恰當,親子關系是否良好。

多傾聽、少評判,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訴求,給予尊重和了解,這樣孩子才願意對父母敞開心扉。

孩子撒謊事小,找準背後的原因是關鍵

家長要做好誠實的榜樣

去年5月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淮安一男子酒駕,遇前方交警,于是與妻子調換座位試圖逃避處罰。在接受檢查時,坐在後排座的7歲兒子當場揭穿母親的謊言,告訴交警:“車子是爸爸開的。”

還有的家長,甚至教孩子撒謊,有一次乘坐地鐵時,聽到前面一位媽媽輕聲叮囑孩子:“一會兒萬一有人問,你就說你還不到一米二。”

為了眼前一點小利,卻給孩子錯誤的引導,實在是得不償失。

想改變孩子撒謊的行為,家長要給孩子做好誠實的榜樣。

如果家長自己總當着孩子面撒謊,不僅會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也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學會撒謊。

此外,家長在孩子面前,也要重視自己的承諾,言而有信。

比如,有時候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聽話,就欺騙孩子、對孩子撒謊:

“等你把飯吃飯,我們就去奶奶家。”

“我們家裡也有這個玩具呀,聽媽媽話,先回家,回去我給你拿。”

這些行為都要盡量避免。

互動話題

你家孩子會撒謊嗎?你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