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重溫3首經典宋詞

每天詩詞獵奇

關注讀書狗子

歐陽修曾作詩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這兩句詩以詩仙李白和文豪韓愈、南朝詩人謝眺的典故誇贊王安石的才華之高,也寓意其作詩之多、文章之不朽。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一生卻是著作極豐,傳世的詩詞文章有一千餘篇。其中很多傳承不朽的經典之作,文有《傷仲永》、《遊褒禅山記》、《讀孟嘗君傳》,詩有《元日》、《梅花》、《泊船瓜洲》、《烏江亭》等等。這些詩文都被選入國小中學的課本中,成為必背篇目。

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重溫3首經典宋詞

唯獨詞作傳世很少,僅有寥寥二十餘首。但少而彌精,王安石傳世的詞幾乎都是精品。今天咱們一起來欣賞王安石最經典的3首宋詞,首先便是被譽為“兩宋名家皆不可及”的《桂枝香·金陵懷古》:

"

桂枝香·金陵懷古

北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鹭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随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以詞體詠史懷古,在北宋初期詞壇也曾有人作過,但失于悲而不壯,反而王安石這首《桂枝香》境界雄渾闊大,風格沉郁悲壯,開北宋豪放詞之先聲,就連蘇東坡讀過此詞都戲稱王安石為“野狐精”。

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重溫3首經典宋詞

這首詞開門見山,以登高望遠為主題,以故國晚秋為眼目,點化出金陵之形勝。然後轉寫江色,純用白描描繪縱目所望之景:斜陽映照,帆風樯影,江波閃閃,酒旗飄拂,彩舟星河。把江邊景緻寫得栩栩如生,奇偉壯麗,氣象開闊綿邈。

下阕換過一幅筆墨,從登臨所望引入登臨所想,轉而懷古抒情,感歎六朝相繼亡覆的曆史。悲恨榮辱,空贻後人憑吊之資;往事無痕,唯見秋草凄碧觸目驚心。揭露了六朝利用江南秀麗山川,豪華競逐,荒淫誤國的亡國悲劇。批判文人懷古隻歎興亡不知總結曆史教訓。最後一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化用杜牧詩句,自出新意,流露出作者對北宋王朝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和警告。

整首詞壯麗雄偉,氣象開闊,非大胸襟無以為之。尤其是“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一句對曆代文人消極懷古的批判和“至今商女”句對北宋朝廷的提醒警告,都表現出一個政治家的高瞻遠矚的大境界。

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重溫3首經典宋詞

以境界相比,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确實略遜王安石一籌。也難怪後人稱這首詞“兩宋名家竟無二手,真不可及也”!再來欣賞這首《千秋歲引·秋景》

千秋歲引·秋景

别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台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着。

這首《千秋歲引》是王安石晚年退隐後所作,相比《桂枝香》和其他詩詞的躊躇滿志,這首詞則顯得低沉纏綿,空靈婉轉,真切動人。

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重溫3首經典宋詞

此詞題為“秋景”,上阕通篇都是寫景,描繪出一派哀婉凄清的秋聲、冷隽寂寥的秋光之景。以燕雁、風月的秋景引發出詞人内心客居異鄉、身不由己的愁緒。“宛如昨”寥寥三字卻蘊藉無數難言之語。

下阕接“宛如昨”轉而即景抒情,以戀情語比興,看似寫的是情人約會相思寄托,實則借此抒發内心對政治的厭倦、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夢闌時,酒醒後,思量着”如醉與醒的沖突心态,又似乎是曆盡滄桑後的憣然大悟,大有感慨。

王安石大多數詩詞都表現出熱衷政治上改革變法兼濟天下的壯志,但惟有這首《千秋歲引》于纏綿低語間表達出一位政治家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的沖突和功名誤身的感慨,實為一奇。最後再來欣賞王安石的一首經典集句詞《菩薩蠻》:

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重溫3首經典宋詞

菩薩蠻·集句

數間茅屋閑臨水,

窄衫短帽垂楊裡。

花是去年紅,

吹開一夜風。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來晚。

何物最關情,

黃鹂三兩聲。

集句,就是截取前人的詩句,拼集而成一首新詩。集句詩早在魏晉就已有之,至北宋方才盛行,王安石正是此道高手。而且集句詞也是王安石首創,這首《菩薩蠻》就是其集句詞的代表作。

這首詞共八句,其中五句分别取自前人的詩句,“數間茅屋閑臨水”出自劉禹錫《送曹璩歸越中舊隐詩》,“花是去年紅”出自殷益《看牡丹》,“梢梢新月偃”出自韓愈《南溪始泛》,“午醉醒來晚”出自方械《失題》,“黃鹂三兩聲”出自郭祥正《題山居詩》。

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重溫3首經典宋詞

整首詞信手拈來,取他人詩句化詩為詞而渾然一體了無痕迹,且能推陳出新,營造出屬于自己的新意境,用以表達自己遠離政治喧嚣、歸隐田園的閑情逸趣和内心孤高介直、傲岸超塵的人格。

從這首集句詞也可看出王安石的博學和巧思,想來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不僅是稱贊他創作之多,也是誇王安石所學之富,胸藏萬千!

王安石誕辰1000周年,重溫3首經典宋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