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
12月16日,寶馬集團舉辦了“家在中國”主題年會,未來,企業戰略将與中國發展目标保持協同,并秉持“中國優先”原則,在新産品開發中優先考慮中國市場的需求,在中國市場進一步推進電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2014年,寶馬i系列車型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将近七個年頭,電力驅動系統也已經發展至第五代。進入2020年後,寶馬電動化戰略開始提速,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就實作了第二個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傳遞。
12月6日,随着一輛新的寶馬iX正式傳遞給車主,寶馬的電動化程序再次邁上新的台階:全球累計傳遞新能源汽車100萬輛。
根據規劃,寶馬還将繼續重點提升純電動汽車的銷售份額。2023年,寶馬預計在目前約90%的細分市場中至少擁有一款純電動汽車,并在2025年達到電動産品攻勢頂峰,完成累計20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傳遞。2030年,累計傳遞純電動汽車将達1000萬輛。
中國作為寶馬集團的第一大市場,份額占比已高達三分之一,此次年會,寶馬也進一步重申了中國市場的重要地位。
2018年7月,寶馬與長城汽車在德國柏林正式簽署合資經營合同,投資51億元成立光束汽車有限公司。同年10月,華晨寶馬宣布在沈陽增加投資30億歐元,用于華晨寶馬沈陽鐵西新工廠項目建設、華晨寶馬大東工廠更新改造。上述3個項目均将在2022年竣工投産。
寶馬集團全球财務董事彼得對媒體表示,自2010年以來,僅華晨寶馬在沈陽生産基地總投資就超過了730億元人民币,這是寶馬集團全球範圍内最大的生産基地。
根據官方介紹,2022年,寶馬将在中國市場釋出5款純電動車,并在沈陽和張家港迎來三座全新或更新的新工廠開業,尤其是後者的光束項目目前已經步入正軌,廠房建設、産品研發正在如期推進中。而沈陽也将投産第二款純電動車——寶馬3系。到2023年底,寶馬将在中國市場提供約13款純電動車型,2025年,寶馬在中國市場銷量的四分之一将是純電動汽車。
具體來看,寶馬将中國市場的戰略更新分為“12345”的數字描述。
“1”指代“中國優先”原則。這意味着在與全球保持戰略協同的同時,中國市場将擁有足夠的獨立性,以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尤其是在産品概念階段,充分考慮中國客戶的期望。此舉也是寶馬集團“使用者共創”思維的展現。
“2”指代BMW和MINI兩個品牌都要紮根中國。在中國市場,2021年寶馬集團累計向中國使用者傳遞了66.96萬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19.6%,增速遠遠高于全球市場。
“3”指代沿着電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三個方向堅定轉型。寶馬将繼續提升自身在電動車研發、生産以及服務方面的綜合實力。此外,寶馬還在中國建成了德國之外最大研發和數字化體系,團隊人數超過1650人,包括約600名軟體開發人員。
“4”指代北京、上海、沈陽、南京四個研發和數字化基地。寶馬在中國的數字化創新,已經覆寫研發、生産、車輛智能化和數字化服務等所有相關領域,并積極探索與中國科技公司的合作,截至目前,已與80多家專注車機數字化内容的中國企業簽約合作。
“5”指代2022年将為中國客戶呈現的5款BMW純電動車型,包括創新BMW iX、創新BMWi4、純電動BMW 3系車型,以及一款純電動旗艦車型等。
此外,2025年,寶馬還将釋出“新世代”車型,具備完全重新設計的IT和軟體架構、全新一代高性能電力驅動系統和電池、以及貫穿整個車輛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續理念。為回應“中國優先”準則,“新世代”車型在開發過程中,也會将中國市場的特定需求置于首位。
在“新世代”車型推出前,寶馬還将持續加大産品投放速度。2022年,寶馬将重點展示其首款純電動豪華旗艦轎車寶馬i7,根據寶馬的産品規劃,大型豪華車将成為細分市場的金字塔塔尖,其産品設計元素會逐漸向下滲透至其他級别車型,更給低層産品營造越級水準。可以說寶馬i7的釋出,也将是寶馬重塑豪華的新起點。
#寫在最後
在晶片供應短缺、疫情反複的大環境下,中國市場的競争仍然日趨激烈,主機廠需要在智能化、電動化、數字化等領域迅速積蓄能量,才能夠保證自己不被時代的洪流抛棄。寶馬集團作為知名的國際巨頭,也早已敏銳察覺到激烈競争所帶來的殘酷淘汰賽。
從持續的産品投入,到本土化生産研發,再到營銷服務、組織管理體系建設,對于使用者出行需求的感覺,都令這家傳統車企正在煥發新的生機。“通過中國成功來驅動整個寶馬集團在世界的發展”,很顯然,寶馬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向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