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題青泥市蕭寺壁》
雄氣堂堂貫鬥牛,誓将直節報君仇。
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
高宗紹興三年,抗金局勢一派大好,但以秦桧為首的投降派卻在加緊與金議和。
貳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锷。
民安在?填溝壑。
歎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高宗紹興四年,僞齊劉豫被金國所廢,嶽飛向朝廷提出請求增兵,以便伺機收複中原,未果。
次年春,嶽飛奉命從江州率領部隊回鄂州駐屯。在鄂州,嶽飛登臨黃鶴樓,北望中原,寫下此詞。
叁
《池州翠微亭》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紹興五年(1135年)春 ,嶽飛率兵駐防池州,遊城東南齊山翠微亭,作此詩。
肆
《滿江紅·寫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欄 通:闌)
(壯志 一作:壯士)
(山缺 一作:山阙)
《滿江紅》縱橫捭阖的氣勢和收複山河消滅敵人的決心,以及豪邁雄壯的歌聲,永遠激勵着中華民族的愛國之心,在曆史的長河裡,熠熠生輝。
伍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裡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将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紹興六年(1136)至紹興七年(1137)嶽飛準備大舉收複中原,北上滅金。但宋高宗趙構及朝内主和派對其大加幹涉和阻撓,迫害主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