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名将李孝恭,為什麼能力壓尉遲恭,在淩煙閣武将中排名第一

“李孝恭,少沉敏有識量。孫子曰:‘形之,敵必從之。’孝恭縱船江中以疑賊援。又曰:‘禁祥去疑。’孝恭以杯血為授首之祥,而衆心安。又曰:‘以利動之,以

待之。’孝恭使羸兵挑賊,而待以精騎是也。”——《十七史百将傳》

開創了貞觀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經在皇宮裡的淩煙閣内,為跟他一起打天下的24位文臣武将畫影留念,并根據他們的功績為他們排了名。總成績第一的是長孫無忌,第二名就是李孝恭,但是如果把文、武分開排名,他就是第一名。而曾經單騎救主(李世民),并獲得玄武門首功的尉遲恭卻隻能屈居第二,這是為什麼呢?

唐朝名将李孝恭,為什麼能力壓尉遲恭,在淩煙閣武将中排名第一

軍功不必尉遲恭差

李孝恭是和李世民是宗親,兩個人的曾祖父都是唐國公李虎。是以在李淵起兵造隋朝的反時,李孝恭就是重要參與者,而這時尉遲恭還隸屬于敵對陣營。在尉遲恭還熱衷于和别人拼刺刀時,李孝恭就已經懂得用智慧解決問題了。在平定巴蜀時,他并沒有一味地猛打猛沖,他通過對惡名遠播的朱粲的懷柔,很快瓦解了巴蜀其它州的防禦,即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又減少了自身的損失。

唐朝名将李孝恭,為什麼能力壓尉遲恭,在淩煙閣武将中排名第一

在平定南方的蕭梁(蕭銑建立的梁國)政權時,李孝恭不光在水戰上一展身手,還利用“空船計”順利地延緩了蕭銑的部下救援,為唐軍剿滅蕭梁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役勝利後,嶺南的幾十個州紛紛也紛紛潰逃。一般的武将隻會攻城略地,但對治理戰後占據的地盤,卻有力無處使。而李孝恭不光善于打仗,對治理地方也很有一套,在他攻占的荊州及嶺南等地,他一方面安撫人心,一方面恢複民生,兩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唐朝名将李孝恭,為什麼能力壓尉遲恭,在淩煙閣武将中排名第一

在平叛輔公祏的戰役中,他表現出了一個帥才應有的能力。面對敵人的挑釁,他穩坐中軍,精心謀劃後,派奇兵斷了對方的糧道。對急于求戰的敵人,采取敵進我守,敵退我進的政策,大敗占據地利的地方部隊。隋末唐初戰亂四起,李孝恭憑借一身本事,屢立戰功,為李唐的建立和穩定起了巨大的作用。

為人遠比尉遲恭好

唐朝名将李孝恭,為什麼能力壓尉遲恭,在淩煙閣武将中排名第一

尉遲恭雖然功勳卓著,為李世民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為人處世卻差了很多,沒少給李世民添亂。他因為誇口自己馬槊用得好,招來了李元吉比試,在比試的過程中,他不知變通,讓李元吉丢了面子,卻為李世民埋下了禍根。(李建成針對李世民,很大程度是受了李元吉的挑唆,當然不光是尉遲恭的原因)他自恃武藝超全,戰功赫赫,對于李世民的心腹謀臣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也極不尊重,逼得李世民警告他“勉自修饬,無贻後悔”。

唐朝名将李孝恭,為什麼能力壓尉遲恭,在淩煙閣武将中排名第一

而李孝恭在這方面就要比他強很多,在他平定南方後,他的權利和聲望都達到了巅峰。這對于一個統兵的武将來說并不是好事,雖然他是皇室宗親。他通過犯一些違制的小錯誤,給了一把手提供了削他權的借口,結果他反而平穩地度過了君臣相忌的危險期。在過了危險期後,他也沒有驕傲自滿,他仍然以貪财好色,喜好享樂以自污,進而為自己赢得身前身後名。尉遲恭晚年也逐漸醒悟,為了避嫌“不與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小結

尉遲恭的忠心和武勇都不比李孝恭差,之是以排名在李孝恭之後。一方面是他的出身(尉遲恭是降将)沒有李孝恭好,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他為人處世上比李孝恭差的太多。

唐朝名将李孝恭,為什麼能力壓尉遲恭,在淩煙閣武将中排名第一

參考文獻:《新唐書》《資治通鑒》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貪吃的駱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