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作者 | 徐典典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泡騰片能“殺人”?

最近,深圳兒童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齊利峰分享了一個案例,讓很多父母捏了把汗:

一個2歲多的孩子,吃了一粒泡騰片,媽媽看到後給孩子喂了一口水。

沒想到僅僅過了10秒鐘,孩子手腳突然開始抖動,接着是劇烈地咳嗽,嘴巴發青。孩子被送去醫院的時候,呼吸心跳都已經相當微弱了。

令人痛心的是,在醫院搶救了一天,孩子還是沒能搶救回來。

齊醫生強調:

所有的泡騰片,都不能直接放到嘴巴裡吃!

就算藥盒上寫着“口服”,也不行。

本該用來救人的泡騰片,為什麼卻能“殺人”?

這是因為,直接吞服泡騰片,會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迅速占領口腔,引起嗆咳,甚至導緻人體缺氧窒息的情況。

央視紀錄片《見證——藥案尋蹤》也曾經報道過一例類似的悲劇:

2014年,一個18個月大的嬰兒得了流感,醫生給開了一盒泡騰片劑。

回家後,嬰兒媽媽以為泡騰片和普通的藥沒什麼差別,也沒有細看藥物說明書,将一片泡騰片劑直接喂給了孩子,還給孩子喂了一點溫水,想着能把藥咽下去。

結果可想而知,這名不幸的嬰兒因缺氧窒息身亡,媽媽後悔莫及。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正确的吃法是,把泡騰片泡在水杯中,加入溫開水,等它的氣泡出完了,才能服用。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原本是一個小小的常識,然而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并不知道。

總之,吃藥不是小事,家長再心急都請先看清說明書,按照正确吃法來。

兒童用藥更是要慎之又慎,除了吃法,還要特别留心劑型、劑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不可預知的風險。

趕緊轉發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吧。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永遠不要自行給孩子吃藥

有不少家庭有這樣的習慣:

家裡有人感冒了,去藥店買點感冒藥回來吃,過幾天也就沒事了。

先不說這種方式靠不靠譜,有一點需要認識清楚:

就算大人自己吃了藥好了,放到孩子身上就不一定了。

貴州一個7歲男孩,因為受了涼感冒流鼻涕,家長沒有太在意,覺得這點小病在家裡吃點藥就好了。于是,給孩子吃了消炎藥和抗病毒藥物。

結果,一周之後,男孩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還加重了,持續高燒不退,這時家人才着急,趕緊把孩子送去醫院,可是為時已晚。

因為消炎藥、打點滴等治療手段,已經對這個孩子通通不管用了,最後,孩子是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醫生說,一個小小的感冒,原本孩子是有機會被救過來的,但由于家長平時在家一味按照自己的“經驗”,給孩子吃了很多抗生素類的藥物,久而久之,病菌在孩子身上産生了耐藥性,原本有效的藥物也對孩子失效了。

是以才會出現醫生也束手無策的情況。

還有一些家長,會擅自給孩子同時吃多種藥物。

5歲男孩鵬鵬平時有過敏性咳嗽、鼻窦炎,每次咳嗽,媽媽就到藥店給他買藥吃。

3個多月前,他感冒後咳嗽,一直好不了。媽媽帶着他到處就醫,這種藥吃幾天,沒見明顯好轉,馬上又換一家醫院就醫,換其它藥物再吃幾天。甚至,聽到親戚推薦的據說比較有效的藥物,她也買來讓孩子吃。

結果,孩子斷斷續續吃了3個月的藥,咳嗽還是沒好。

醫生檢查孩子的肝功能,發現肝細胞已經受損,這與患兒長時間、不規律用藥有關。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這裡要提醒家長,給孩子吃藥一定要慎之又慎,聽取醫生的專業意見。

永遠不要自作主張給孩子吃藥!

孩子的身體承受能力和大人不一樣,所需要的藥品和劑量也不一樣。千萬不能用“估算”、“減半”這種不負責任的态度,給孩子随意喂藥。

一旦用錯藥物,後果遠不是我們能承擔的:

兒童出現不良反應的機率是成人的兩倍,1歲以下的嬰幼兒甚至達到4倍之多。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因不合理用藥而導緻耳聾和其它不良反應。

這樣的結果,相信任何一個家庭都無法承受。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正确服藥很關鍵

用什麼喝藥也很重要。

有不少家長,為了哄孩子把藥吃下去,會讓孩子就着果汁、牛奶喝。

殊不知,這樣做并不可取,不僅會降低藥效,有時還會有一定的風險。

比如,如果用果汁就着阿司匹林這種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很有可能會刺激到胃的粘膜,嚴重的甚至會導緻胃黏膜出血。

牛奶也是如此,如果在服用止瀉藥的時候喝牛奶,不僅效果大減,對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甚至還會加重腹瀉。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良藥苦口,孩子在喝藥的時候出現抵觸情緒,是完全正常的。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況,也不要強迫孩子吃藥,而是應該找到合适的方法。

1歲以内的孩子,家長在喂藥的時候可以用小滴管來喂,少量多次,等孩子吞咽完再喂下一口。

2-3歲的孩子,如果不願意配合喝藥,家長可以抱着孩子喂,但要注意,抱孩子的時候最好采用半仰卧位或者半坐位,固定住孩子的頭部,一口一口慢慢喂,這樣會更好地避免孩子咳嗆。

3歲以上的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已經比較容易溝通了,最好是跟孩子商量着喝藥,也可以采取一些獎勵措施,降低孩子對喝藥的恐懼。

作為家長,真的要注意,孩子喝藥不是小事,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粗心大意,損害了孩子的健康。

—— End ——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作者:徐典典,育兒專欄編輯,專注育兒和兒童心理學研究。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僅僅10秒!2歲孩子吃了它,媽媽喂了口水,結果悲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