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14日(民國元年)淩晨二時許,上海廣慈醫院傳出一聲槍響。尖利的槍聲劃破了甯靜的夜空。槍聲驚動了醫院裡的醫務人員和病人。當人們趕到發出槍聲的房間時,隻見一個中年人躺在血泊中,子彈從左頰入腦,當場斃命。
被殺的人,是光複會的創始人陶成章。光複會是一個專門從事暗殺活動的秘密組織。專門從事暗殺活動的大佬,死于别人的暗殺,真是極大的諷刺。然而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事後人們得知,是一個叫王竹卿的人,潛入了醫院,暗殺了陶成章。而這個人,原本也是光複會的會員。然而王竹卿也隻是受人指使罷了。他的幕後老大是蔣介石,而蔣介石也是受人指使。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蔣介石的大哥陳其美。
武昌起義後,陳其美擔任滬軍都督,大權在握。他曾經和陶成章是“一個戰壕裡兄弟”,是一條戰線上的戰友。那他為何要暗殺這位昔日的“老朋友”呢?
陶成章和陳其美之間的恩恩怨怨,其實挺難說清楚的。然而透過紛亂的記載,還是能理出一些頭緒。
先從女人說起吧!
陳其美好色,這在革命隊伍裡是公開的秘密。他經常出入各類娛樂場所。當時,一些同僚對陳其美的這種做派很不滿意,陶成章就是其中的一位。據上海《時事新報》編輯李淨通回憶,在日本起家,陶成章曾當着孫中山的面指責陳其美不應該吃喝嫖賭,勸他戒色戒賭。然而陳其美卻大為光火,他認為陶成章在孫中山面前揭他的短,是有意羞辱他,于是“恨之甚深”。
1911年7月26日,光複會的一些大佬在上海嵩山路的沈宅開會,陶成章和陳其美都在場。會上,陳其美向陶成章提出,要分用他從南洋帶回來的華僑捐款。陶成章斷然拒絕,并且略帶羞辱地說:“你好嫖妓,上海盡有夠你用的錢,我的錢要給浙江革命同志用,不能供你嫖妓之用。”
陳其美聽了,氣得臉色鐵青,“出手槍欲擊先生(陶成章)”,所幸被會場裡的其他人及時拉開。
這些私人恩怨,使得陶成章和陳其美的關系長期處于惡化的邊緣。然而,陶成章是光複會的大佬,是創始人,是實際上司人,陳其美要殺他,光憑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不足以使他下定決心。真正促成這樁暗殺行動的,還是政治利益。
武昌起義後,陳其美也在上海發動了武裝起義,成功之後宣布上海獨立。他當上了滬軍都督,成為上海的“老大”。然而,滬軍都督的最佳人選并非一開始就是他陳其美。當時,大家公推的人是李燮和。
上海起義當天,陳其美帶了幾十個人,闖進制造局,企圖搶奪起義的頭功。不料,未及開戰,陳其美就被抓住了。李燮和聞訊後,即刻率領光複軍全力赴援,這才攻下制造局,救出陳其美。攻下制造局後,李燮和在成立了臨時司令部,主持上海事務。在推選滬軍都督的大會上,呼聲最高的人選是李燮和,他有實力、有威望,資曆也比陳其美高。然而,陳其美可不想把這個勝利果實拱手相讓。他暗中指使青幫弟兄,大鬧會場,哄堂鼓噪,反對李燮和。李燮和見狀,“力示謙遜”,陳其美就這樣被“推舉”為都督。
李燮和手中有槍,并不甘心被排擠。他在吳淞也成立了自己的政府,自稱軍政分府都督。陳其美對此非常惱火,于是動了殺心。一天,李燮和在吳淞車站前往上海,陳其美派人前去刺殺。然而李燮和十分警覺,槍手隻擊斃了李燮和的衛兵,他本人毫發無損。這次事件後,李燮和迫于無奈,離開了上海。
剛剛解決了李燮和的問題。陶成章又打着“北伐”、“光複全國”的名義在上海自設光複軍總司令部,并在闵行一帶招兵買馬,準備大幹一場。這一舉動直接威脅到陳其美在上海的地位,讓陳其美感到如芒在背。于是,他最終下定了“鏟除陶成章,以絕後患”的決心。這才有了1912年1月14日上海上海廣慈醫院的槍聲。
陶成章死後,光複會“喪失其主腦,勢漸瓦解”,上海光複軍總部也于3月初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