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和蕭何的百年恩怨,600年以後,劉家被蕭家趕盡殺絕

在古代史中,有許多皇帝與臣子惺惺相惜的事例。春秋時期,秦孝公與商鞅公事二十年、兩人情投意合;唐朝,李世民與魏征、君聖臣賢,漢朝,蕭何為劉邦鞠躬盡瘁、誓死效命。這些君臣之間互相欣賞便能創造一番偉業。

劉邦和蕭何的百年恩怨,600年以後,劉家被蕭家趕盡殺絕

曆史上,劉邦建立的漢朝長達五百年之久,劉邦一統天下的程序中蕭何可謂是功不可沒,劉邦一登基,蕭何便晉升為漢朝丞相。劉邦上位後把威脅皇帝的勢力通通清除,直至晚年才對蕭何有一絲恻隐之心,原因竟是蕭何過于老實、不貪戀錢财、不貪戀土地,那難道貪戀的是漢朝皇帝之位?蕭何為人忠誠仁厚,聽聞此事便知劉邦所想,于是他效仿秦朝将軍王翦的做法,收取錢财,買賣土地,此種做法讓喜愛猜疑的劉邦打消了對蕭何的懷疑,但是兩人之間也産生了一絲恩怨。直至劉邦死後,蕭何也并未反抗奪權,然而最終劉家的江山依舊被蕭家奪去了,這是為什麼呢?

劉邦和蕭何的百年恩怨,600年以後,劉家被蕭家趕盡殺絕

東漢末年,天下一片混亂,勢力層出不窮,社會動蕩,漢朝的勢力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劉氏的手中,經過一系列的朝廷交戰、政權交替,最終劉裕建立了劉宋王朝。在劉宋王朝第七位皇帝劉彧的執政期間,此時出現了一個名為蕭道成的人,他聲稱是蕭何的後代,蕭道成本是文官,卻投身于了戰場,在機緣巧合之下,他成為劉彧的心腹之臣。自古以來,每一任皇帝對自己的權利十分看重,不允許有威脅皇位的權力出現,蕭道成便觸及了皇帝的敏感之處。蕭道成在戰場上英勇神武、戰功赫赫對劉彧産生了威脅,但是礙于此時國家動亂、戰争頻發,蕭道成還大有用處,劉彧便放棄了除掉蕭道成的想法。直至劉彧兒子劉昱的登基,這樣一個年少氣盛的皇帝眼裡自然容不下蕭道成的存在,劉昱處處提防蕭道成、等待時機一到,便順勢将其處死。

劉邦和蕭何的百年恩怨,600年以後,劉家被蕭家趕盡殺絕

蕭道成多年伴于劉彧、劉彧父子身邊,他自然知道現在自己的處境,于是他便主動出擊,拿下了劉昱的頭顱。這一事件在朝廷引起了極大地關注,皇帝的死因為何,大臣們心知肚明卻無力反抗,蕭道成次日便将權利納入手中,成功竊取了劉氏政權。此外,蕭道成為了消除潛在的隐患,把輔佐劉昱的大臣一一除去,劉氏宗室後代被滿門抄斬,劉邦打下的江山自此全數落在了外人手裡。

劉邦和蕭何的百年恩怨,600年以後,劉家被蕭家趕盡殺絕

此時已去世幾百年的劉邦怎麼也沒想到,多年前他對蕭何的恻隐之心竟然成真了。劉邦和蕭何的百年恩怨在這一刻也該了結了,600年前,蕭何對劉邦盡心盡力,600年以後,劉氏一族被蕭家趕盡殺絕,實在是令人唏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