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軍界有“三個半軍事家”之說,這三個軍事家是蔣百裡、楊傑和白崇禧,“半個”軍事家指的是劉斐。
其中,楊傑将軍的排位僅次于蔣百裡,位列第二。這位“泰鬥級”軍事家曾經是蔣介石身邊的“神算子”。
楊傑有過許多軍事著作,尤其是他的《國防新論》等四大著作名氣非常大,在民國時期,許多進階軍官都以讀過上述書籍為榮。

楊傑與蔣介石的關系也非同尋常,早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預備學校時,楊傑就與蔣介石成了同學,兩年後,蔣介石下了部隊,楊傑則正式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1921年,楊傑将軍又去了日本,這次他的身份是雲南留日學生監督,他自己也考入了日本陸軍大學繼續深造。
不過,楊傑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按照日本陸軍大學的規定,考生必須有軍銜,且軍銜必須在中尉到中校範圍之内,而楊傑已經是中将軍銜了。
為了繼續深造,楊傑沒有半點猶豫,毅然放棄了頗有含金量的中将軍銜,改成中校軍銜後進了日本陸軍大學。
學成回國後,楊傑這個留過洋的科班生成了各地軍閥的座上賓,他們都想把楊傑留在身邊,一來裝點門面,也希望用其才華為自己奪地皮,成就“霸業”助力。
楊傑最終選擇了他的同學蔣介石為合作夥伴,此後,在蔣介石與各路軍閥争天奪地的戰争中,楊傑輔佐蔣介石在軍事上屢屢獲勝,這也是楊傑與蔣介石私人交情最好的一個時期。
1928年3月,楊傑作為國民黨第1集團軍參謀長,跟随蔣介石,參加了第二次北伐。
蔣介石抵達山東時,日軍已經派兵占領了山東首府濟南,蔣介石顧慮重重,既不敢得罪日本人,又心有不甘。
楊傑将軍把蔣介石的心思看得清清楚楚,給他支了一招:“日本出兵濟南毫不意外,我們切不可半途而廢,可以繞開濟南,繼續北上。”
蔣介石猶豫了半天,最終聽從了楊傑的建議,繞道北上,并一舉打垮了奉系軍閥。
1930年的中原大戰中,時任陸海空總司令部總參謀長的楊傑将軍又一次跟随蔣介石,參加了這場戰争。楊傑将軍親自指揮6個師的兵力,于隴海線和津浦線之間布下口袋陣,初戰便擊潰了馮、閻聯軍。
沒想到馮玉祥很快又殺了回來,這次,馮軍兵分7路,同時向蔣軍發起進攻,其中,有一個騎兵師徑直撲向老蔣的揮揮部。
馮軍這一招“斬首行動”既狠又毒,得知消息的蔣介石吓了一跳,自己身邊隻有少量的警衛人員,一旦自己被抓,蔣軍就會“群龍無首”,戰争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慌亂中的老蔣準備立即後撤,而楊傑卻認為,此時強行後撤根本無濟于事,必敗無疑,不如迅速就近調動部隊,主動襲擊敵騎兵師,使馮軍騎兵師的“斬首行動”喪失隐蔽性,此舉必然對馮軍形成幹擾,甚至産生疑惑,或可挽回敗局。
老蔣又一次依計行事,于是,就有了“隐形将軍”韓練成緊急援救蔣介石的故事,也就是這次行動,韓練成得到了老蔣的格外賞識,不僅破格擁有了黃埔學籍,還在以後驚心動魄的“潛伏生涯”中,備受老蔣的信任和庇護。
說到這裡,相信會有朋友心存疑惑,老蔣身邊有如此“神算子”般的軍事家輔佐,那為什麼還會在後來的曆次戰争中屢戰屢敗呢?
有道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楊傑将軍有出神入化的戰争預判能力,更有出色的戰役謀劃水準,楊傑将軍在輔佐老蔣成就“霸業”的同時,将軍的脾氣也越來越大,許多次讓老蔣下不了台,暗自惱火,而生性耿直的楊傑将軍卻不以為然。
1934年,楊傑将軍擔任了航空委員會主任,也就在這一任上,發生了一件事,楊傑将軍徹底惹惱了蔣介石。
當時,國民政府從美國進口了一批飛機,負責采購事務的是“皇親國戚”孔祥熙。楊傑将軍接到報告,這批新購的飛機有問題,采購清單上明明注明的是新飛機,實際卻不是這樣的,除了機身外殼是全新的以外,許多零部件,尤其是動力等關鍵部件都型号陳舊,有的甚至是返修的報廢品。
這樣的飛機一旦飛上天,怎麼讓人放心?這可不是件小事,一向耿直又認真的楊傑将軍想都沒想,直接找到了蔣介石,原原本本彙報了此事,并要求嚴查此事。
蔣介石雖然一口答應“徹查此事,如有舞弊,定嚴懲不貸!”但是,楊傑将軍一直沒有見到下文,而那批飛機卻繞過楊傑這一關,直接分到了空軍部隊。
楊傑将軍又氣又急,接連找蔣介石要個說法,一開始,老蔣多多少少還給他些解釋,接下來,幹脆把楊傑擋在門外,連見一面的機會都不給了。
楊傑将軍這時才知道,自己惹惱、得罪了蔣介石,将軍一氣之下辭去了航空委員會主任一職,甚至有了退隐的念頭。
楊傑将軍沒有想到,自己惹下的事并沒有因為自己主動退出而結束,一場針對他的報複行動已經開始,這場報複行動的幕後指使人就是“皇親國戚”孔祥熙,還有與楊傑将軍始終合不來的何應欽。
蔣介石收到舉報信,檢舉楊傑在修建南京國防工事中A錢公款,蔣介石迅速派人調查此事,沒過多久,楊傑将軍手下具體負責工程的兩個處長被抓,幾天後被處決了,楊傑将軍的所有職務被一并撤銷,一紙指令,楊傑将軍被調去陸軍大學,擔任了陸軍大學教育長。
此後的楊傑将軍心灰意冷,不願意多問“國事”,長期潛心于軍事教育,即使在全民抗戰、急需戰争人才的情況下,蔣介石也沒有重新啟用楊傑将軍,楊傑将軍對日本人和日本這個國家有很深的了解,然而英雄無用武之地,楊傑将軍的郁悶和痛苦可想而知。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對外宣稱:“3個月内即擊潰共軍主力”,但楊傑将軍對此嗤之以鼻,公開斷言:“空話連篇,别說3個月,就是3年,10年,甚至30年都做不到!”
楊傑的放言無忌讓蔣介石極為不滿,将軍後來的一項決定更讓蔣介石起了殺心,1949年,楊傑将軍接受邀請,準備出席新中國首屆政協會議,蔣介石怒火中燒,親口指令毛人鳳“把他做掉!”,1949年9月17日,楊傑将軍在港遇刺,終年60歲。
楊傑将軍當過蔣介石的總參謀長,陸軍大學校長、教育長,有陸軍上将頭銜,曾經被斯大林譽為“軍事戰略家”,但是,楊傑将軍雖然為蔣介石一統江山立下過汗馬功勞,最終卻死在蔣介石的手裡,可歎,也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