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對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對,心力交瘁?

作者:卓言日知錄

我是卓言,我們一起終身學習,第161天。

每天一本書,今天我們來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上)

關于作者

作者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系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銷量千萬級的暢銷書作者,已被收錄進“美國名人錄”。她們是紐約市社會研究新校和長島大學家庭生活研究所的建立者。

關于本書

本書是作者在創辦的學校和研究所長期與父母們一起進行實驗的研究總結。這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書,書中總結了與孩子溝通的各種誤區,提供了詳盡具體的溝通方法,讓你可以與孩子建立更親密的關系,化解溝通障礙。

核心内容

本文把所有跟孩子的溝通場景分成幾大主題,包括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鼓勵孩子和我們合作、用有效的方式代替懲罰等,下面将為你一一拆解。

前言

我們都說溝通是一門藝術,成年人之間的溝通,會很注重方法和技巧。但是,成年人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卻常常感到束手無措,覺得成人世界的那些方法,在孩子身上根本不适用,因為孩子經常不講道理,有時候甚至還不講禮貌。

他們常常情緒化,會莫名其妙地哭,莫名其妙地鬧,無論大人怎麼勸說都不聽。而有的時候又會反過來,你很想關心孩子,但孩子就是不搭理你,他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偷偷抹眼淚,不肯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麼,不肯說出真實的感受。

孩子不肯聽和不肯說,兩種情況都讓人頭疼。遇到這樣的局面,家長有時候會很困惑,有時候也會很抓狂,會忍不住沖着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孩子,最後把雙方都弄得既疲憊又受傷,親子關系搞得很緊張。在成年人和孩子之間,似乎有一道無形的牆,他們經常聽不懂對方的心聲,因而也就難以順暢溝通。

這本書是一本實操性很強的書,它講到與孩子溝通過程中的各種誤區,以及在不同場景下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讓孩子可以和你親密無間,讓孩子既願意好好聽,也願意好好說,進而更早地實作自立。這本書不隻是兩個兒童教育專家的個人經驗,而是很多個家庭經驗的彙總。兩位作者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語言,幫助很多家庭建構了更和睦的親子關系。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舉幾個例子,當孩子跟你說,“爸爸,我好累!”“媽媽,我肚子疼。”“爸爸,這個節目真無聊。”“媽媽,我讨厭奶奶!”你通常會怎麼回應?你會不會說,“你才剛起床,怎麼會累?”“你是不是不想上學,是以說肚子疼?”“這個節目多有意思啊,怎麼會無聊呢?”“你這樣說奶奶太不像話了,奶奶對你那麼好!”

如果你這樣回應,那麼,你就進入了第一類常見的誤區,那就是否定和忽略孩子的感受。我們大人常常自以為是地認為孩子很小,不懂事,或者認為孩子的事情太小,根本不值得一提,因而會習慣性地否定和忽略孩子的感受。這會導緻什麼後果呢?作者說,“當孩子的感受被不斷地否定時,他們會感到困惑和憤怒。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否定和忽略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不喜歡跟你溝通,他們會覺得你根本不相信我、不了解我,跟你說話很沒勁,有時候甚至會跟你争吵起來,久而久之,你和孩子之間就有了隔閡。

常見的第二類誤區是提建議、講大道理,用半責備、半說教的口吻,說出很多孩子其實已經知道的道理和事實。其實,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傷心難過的時候,最不想聽到的就是這些,他們會覺得你的話很煩人,覺得自己得不到了解。

第三類誤區是過分地表達同情、充當心理醫生或者提很多問題,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可憐、很沒用,而過多的提問則會讓他們産生防範和厭惡心理,會覺得更加郁悶。

那麼,當孩子陷入難過、憤怒、失落等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應該要怎麼做呢?

作者給出了四個技巧:一是全神貫注地傾聽,你不能一邊玩手機、看電視,一邊心不在焉地聽孩子講話,那樣,孩子會覺得你根本不在意他/她的感受;二是用簡單的話語回應孩子,不需要長篇大論,可以用“哦”、“嗯”、“是這樣啊”來回應就行了,要對孩子的感受表示認同;三是說出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你好像很生氣!”“你一定感到很失望吧!”“聽起來你有些讨厭做作業。”這樣孩子會覺得你很懂他/她。四是,當你沒法立刻幫孩子實作願望時,可以嘗試用幻想的方式,比如,“我真希望幫你變一個冰激淩出來,這樣你現在就能吃到了。”

總之,你需要跟孩子産生共情,當孩子覺得自己内心的感受被尊重和認同,就會願意說出自己更多的想法,甚至他們自己就能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書中舉了很多例子,比如,孩子的小海龜死了,很傷心。這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說,“不就是一隻小海龜嗎?至于這麼哭嗎?我再給你買一隻就行了。”你看,這就是在忽略孩子的感受,是在以成年人的觀念評判孩子。孩子可能會說,“你根本不懂,我就要這一隻。”你可能會說,“真是無理取鬧。”最後,兩人陷入了争吵。

那麼,比較有效的回應方式是什麼樣的呢?作者給出了示範:

孩子:我的小海龜今天早上死了。

爸爸:哦,是嗎?真沒想到。

孩子:我還教它玩遊戲呢。

爸爸:你們在一起挺開心的。

孩子:它是我的好朋友。

爸爸:失去朋友真是挺難過的。你真是挺關心那隻小海龜的。

你看,孩子的感受得到充分的認同,他的情緒也就得到釋放,是以,很快就會平靜下來,接受這個讓他傷心的事實。

作者說,有時候,“父母不說出孩子的感受,是因為他們擔心這樣做會讓孩子更難過。但其實相反,當孩子聽到這些話時,心裡會感到安慰。”書裡強調,比語言的技巧更關鍵的是我們的态度,“如果我們沒有和孩子産生共情,無論我們說什麼,在孩子眼裡都是虛僞的,都是想對他們進行操控。”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注意,鼓勵孩子跟我們合作,不是要讓孩子變成溫順聽話的“乖乖仔”,而是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性格和習慣,盡早地自立。

為育兒而焦慮的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聽話,但常常事與願違,因為我們在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這件事情上有很多誤區,最常見的錯誤做法包括指責、謾罵、威脅、指令、挖苦等等。這些方式簡單粗暴,有時候也會有一定效果,但這些方式的本質是一種暴力,是用你的力量在強迫孩子。孩子有時候迫于淫威,會暫時配合你,但其實他們的内心是抗拒的。有時候他們甚至連暫時配合都不願意,反而産生了逆反心理,因為他們的情緒沒有得到釋放,他們并沒有在内心認同你。他們隻是覺得你很可怕、很啰嗦、很煩人,想要盡快遠離你。

那麼,要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正确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呢?作者同樣給出了四個技巧:

第一個是描述,描述你所看見的問題。比如,小孩玩水,忘記關水龍頭,弄得衛生間到處都是水。你不需要把孩子臭罵一頓,你隻需要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實,“寶貝,浴缸裡的水溢出來了。”孩子馬上就會知道自己做錯了。描述是為了避免指責和埋怨,作者提到一個小技巧,就是在描述問題的時候省略“你”字,比如,“你把牛奶撒了”,“你把瓶子打碎了”,這聽起來怎麼都像是在指責。而省略“你”字之後,就變成“牛奶撒了”,“瓶子打碎了”。你看,這樣就變成描述一個客觀事實,不帶有不滿的情緒。

第二個是簡單提示。比如,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把家裡弄得很亂,你不需要對他咆哮,或者講一番愛整潔的大道理,隻需要提示一句,“玩具需要回自己家哦!”孩子立馬就會明白。

第三個是說出你的感受。比如,孩子總喜歡打斷你說話,很不禮貌,你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我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你打斷,我覺得不高興。”注意,是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批評,什麼樣才算批評呢?比如,“你真沒禮貌,總是打斷我說的話。”

很多家庭教育類書籍,都強調要用積極正面的态度管教孩子,似乎家長不能有任何負面情緒。但這本書的作者提出了不同意見,她們認為,“家長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會減輕自己的負擔,家長不必永遠對孩子保持耐心,孩子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在作者看來,如果我們明明生氣了,還裝出一副很有耐心的樣子,可能會适得其反,孩子會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錯誤。是以,我們可以說出自己的情緒,不過要注意去掉攻擊性的字眼,不要威脅孩子。

第四個方法是寫便條,把便條貼在家裡的不同位置,作為提醒。比如,在電視機上貼着:“在開電視之前,想一想,作業做完了嗎?”這樣就省得每次為了看電視和做作業的事與孩子争吵,而且,孩子都期望收到小便條,就像期待收到禮物一樣。

另外,作者說,不管是說話,還是寫便條,我們希望孩子配合自己,都不妨跟孩子說個“請”字,這一是給孩子樹立講禮貌的榜樣,二是建立一個民主和平等的家庭氛圍,這樣會讓孩子更有自尊感,也更願意和你親近。

作者說,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不是要用一套方法操縱孩子,好讓孩子言聽計從,而是要去培養孩子的進取心、責任心,以及體諒他人需求的能力。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套正确的語言,就會讓孩子的心靈不受到傷害。

用有效的方法代替懲罰

關于是否應該懲罰孩子,可能每個家長都會有一套自己的答案和理由。主張“虎媽狼爸”式教育的,是“必要懲罰”的堅定支援者,他們會認為,如果孩子犯了錯而不必受到懲罰,那麼,孩子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就還可能再犯;而主張“正面管教”的則堅決反對懲罰,他們會認為懲罰起不到作用,反而會讓孩子憎恨你,讓孩子産生罪惡感或自卑感,得不償失。

但即便是那些不主張懲罰孩子的家長,有時候可能也會在不經意間懲罰孩子,比如跟孩子說,“你做錯了事,是以,今天别想吃冰激淩。”或者,“你把屋子弄得那麼髒,今晚不準跟我們一起去看電影。”這樣的說法和做法雖然并不嚴重,但其實本質上還是在懲罰孩子。

本書的作者反對任何形式的懲罰,因為她們認為懲罰并不起作用,懲罰還可能會減輕孩子對錯誤行為的内疚感,孩子會覺得懲罰可以抵消自己的錯誤,因而,下次可以更心安理得地重複自己的錯誤。另外,“孩子的精力會分散到如何去報複家長上面,錯失了對自己不當行為的檢討,以及思考修正錯誤的機會,而這個檢討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主張用别的方式來代替懲罰,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讓孩子承受行為的“自然後果”。所謂“自然後果”,就是如果不進行外部幹預,事情會自然走向的結果。這樣說可能還是有點抽象,我們舉個例子,孩子在跟媽媽逛超市的時候,在過道裡跑來跑去,這樣很容易撞到貨物和其他顧客。如果媽媽說“你太魯莽了,今晚不許看電視”,那麼,這其實就是在懲罰,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代替懲罰呢?作者列出了幾種:

第一種是明确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注意不要攻擊孩子的人格。比如,可以跟孩子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在過道裡亂跑會幹擾别人購物。”

第二種方法是提供選擇,可以跟孩子說:“給你兩個選擇:你要麼好好走,要麼坐在購物車裡,你來決定。”

如果孩子還不聽,那麼第三種方法就是采取行動,比如,可以直接把孩子抱到購物車裡。

假如這些方法都不奏效,媽媽不得不帶着孩子離開超市,那麼,第四種方法,就要讓孩子體驗不當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在第二天,媽媽不要再長篇大論地說教,而是把孩子留在家裡,然後自己去逛超市。孩子肯定會意識到,媽媽之是以不帶上自己,是因為自己昨天在超市裡亂跑。這就是檢討,孩子可能會央求媽媽再給他一次機會,但這時媽媽要堅決地告訴孩子,“以後還有機會,但今天我想自己去。”這就是讓孩子體驗行為不當帶來的自然後果。

還有第五種方法,就是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比如,下次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你挑水果,讓孩子配合你行動。

如果孩子屢教不改怎麼辦?那還可以有第六種方法,就是與孩子讨論他的感受和需求,然後大家一起來找解決方法,再把所有的想法都不帶評價地寫下來,最後和孩子挑選出那些雙方都能接受的改正辦法,再付諸行動,這是家長和孩子在一起面對問題。

這是一本實操性很強的書,有很多具體的方法和工具,這些方法和工具都值得你去試一試。與孩子溝通,方法對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對,心力交瘁。

今天的内容就到這裡,您的點贊、關注、推薦是最大的鼓勵。

參考資源:得到聽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徐學勤解讀。欲讀原文或電子書請移步得到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