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至一習慣:父母如何養成包容孩子的好習慣?

至一習慣:父母如何養成包容孩子的好習慣?

做父母難哪,這實在是個藝術活!

天下人做父母者,幾十億人,但同為父母,教子各異,過程千差萬别,結果千差萬别。

父母這個崗位,實在是個沒法标準化的工作,創造性與靈活性兼具,剛性與柔性兼具,智慧與勇氣兼具,愛心與精力兼具,可以說天下父母都是藝術家,差別隻是孩子的質禀,與父母的技藝。

呵護孩子健康成長,真是松不得,又緊不得,太松了孩子會走偏,太緊了會弄得孩子無所适從,父母隻好在松松緊緊之間,在包容與幹預之間,進行藝術性的創造。沒有對孩子的包容,就沒有父母的創造。

那麼,什麼是對孩子的包容?

包容,說白了,就是父母明明看到孩子的成長出現了問題,但囿于解決的時機未到,先包容着,靜觀不動,心裡明了,讓問題孕育着發展着暴露着,讓孩子對父母的态度似察覺又未察覺。一旦待時機成熟,妙招出手,合情合理,合時合規,穩準狠,細實透,孩子心服口服,配合默契,執行解決方案不打折扣,問題不日而除。

至一習慣:父母如何養成包容孩子的好習慣?

那麼,父母如何養成包容孩子的好習慣呢?

一、 厘清包容的本質

包容,不是暫時放任,也不是永久接納,是有意識的妥協與讓步,求同存異,對孩子身上存在的解決時機還未到的問題,需要在成長過程中解決的問題,暫時予以包容,放到更長的時間段内去解決。

包容的本質,是等待時機、在孩子成長中解決問題。

二、明了包容的邊界

包容不等于嬌慣,不等于驕縱,必須有邊界,有限度。

原則,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底線與邊界,必須引導孩子對原則充滿敬畏。

孩子的行為,逾越了原則,堅決果斷的予以幹預,寸步不讓,立馬改正。

三、厘清包容的内容

包容什麼呢,就是包容孩子的性格問題、情緒問題、認知局限、言行錯誤與生活陋習,這些特質一下子改不掉,是以要先包容,再逐漸改正。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也是孩子不斷試錯不斷修正的過程。

至一習慣:父母如何養成包容孩子的好習慣?

四、控制包容的節奏

首先,是父母察覺了孩子的問題,不做任何反應,孩子全然未感覺到父母的察覺。

次則,是父母察覺了孩子的問題,運用肢體語言做出反應,孩子通過父母的肢體語言,感覺到父母察覺了他們有問題,自己開始琢磨。

再則,是父母察覺了孩子的問題,簡明的點出了問題,促發孩子思考。

最後,是父母察覺了孩子的問題,全面透徹的分析了問題,提出了明确的改進建議,引導孩子制定改進計劃,并給出足夠長的時間,鼓勵孩子循序漸進的改變。

包容過程的時間長短與節奏快慢,因事因時而定,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至一習慣:父母如何養成包容孩子的好習慣?

五、練就包容的耐心

這年頭,耐心誰都缺,核心原因是有三個,對應破解良方有三招。

一是隻要結果,不要過程。大家都急急忙忙的奔着結果去,對過程沒耐心。可是隻要是個人都隻知道,沒有過程,哪來的結果?沒有因,哪來的果?是以,改變隻要結果不要過程的錯誤觀念,專注過程,享受過程,耐心自然會提升。

二是精力不夠。精力匮乏的人,都沒有耐心。是以,預留精力,保持精力夠用,是保有耐心的良好方法。

三是不尊重。對自己所做的事不尊重,對自己所處的人不尊重,自然就沒耐心。是以,對人對事保持尊重,自然就會有耐心。陪自己的老闆幾個小時都很有耐心,陪自己的孩子半個小時都沒耐心,啥原因,缺尊重!

對孩子的耐心,主要是針對暫時包容的問題,勿助勿忘,既不拔苗助長,也不放任自流,放在更長的時間跨度内,耐心的給予孩子足夠的引導,幫助孩子修正自新,健康成長。

譬如,孩子的一個壞習慣,可能需要幾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才能徹底予以糾正,這個過程需要父母有極大的耐心。

至一習慣:父母如何養成包容孩子的好習慣?

六、裝,裝的有耐心

如果父母工作太累,實在沒耐心,遇到孩子的問詢請教,遇到孩子的反複出錯與陋習不改,請裝的有耐心,不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沒耐心,否則會弄得雙方都崩潰。

這世間,很多美好的事,剛開始都沒底氣去做,都自以為做不到,但裝着去做,身份先入,姿态先行,感覺先有先到位,做着做着就做成了。

這就是典型的Being--Doing--Having原理,也就是吸引力法則。

七、運用七步養習功,練習練習再練習

世間沒有哪一種功夫,是你知曉了明白了就可以上身的,就可以擁有的。

好功夫都是練出來的,包容孩子的功夫,就是涵養孩子的功夫,得練!

具體怎麼練?運用七步養習功!

什麼是七步養習功,前文說過幾十次了。

至一習慣:父母如何養成包容孩子的好習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