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子腰椎間盤突出複發無法走路,醫生通過1厘米切口摘除病竈

腰椎間盤突出是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的毛病,主要表現為腰腿疼痛,嚴重者還會影響大小便甚至癱瘓。不少患者經曆過一次手術後,腰椎間盤突出還會出現複發,如再次手術更是不小的壓力與負擔。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簡稱“廣醫三院”)脊柱外科接診了一位42歲腰椎間盤突出複發的患者。馬先生(化姓)在多年前因腰椎間盤突出做過一次手術,此次複發讓他右下肢疼痛、難以站立行走。廣醫三院脊柱外科吳增晖教授團隊為其實施骨科微創手術,僅借助1厘米的切口取出脫出的椎間盤,骨科微創技術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複發解決難題。

男子腰椎間盤突出症複發

下肢疼痛無法走路

随着天氣轉涼,經常伏案工作的馬先生最近時常感到腰部隐隐作痛,在家休息、又去醫院做了理療,但一段時間後仍不見起色。幾天前,小馬突然感覺到腰部的劇烈疼痛,還伴有右下肢的疼痛,竟發展到難以站立行走。

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就診。接診的脊柱外科吳增晖主任檢視影像學資料,發現馬先生的L5/S1椎間盤嚴重突出,而且椎間盤脫出到椎管裡,壓迫了右側神經根,是典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狀”。

而據馬先生介紹,在12年前,他就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導緻的腰部劇烈疼痛而做過一次手術,這一次,居然是同一節段的腰椎間盤又突出了!

男子腰椎間盤突出複發無法走路,醫生通過1厘米切口摘除病竈

手術前MRI檢查。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并不能一勞永逸,從臨床上說,腰椎間盤突出确實是一種高複發率的疾病。”廣醫三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王簕解釋,腰椎間盤突出症經過保守治療後,部分病人症狀可以改善,但許多病人突出的髓核并未完全還納回去,隻是神經根水腫程度有所緩解。而且即使是接受了手術治療的患者,如果長時間不科學用腰或扭傷腰部,都可能導緻腰椎間盤突出複發。

再次手術

骨科微創技術1厘米切口解難題

入院時,在體格檢查中發現小馬的腰部有一處長約6cm的陳舊手術疤痕,那是小馬之前因為腰痛在外院進行過手術治療。提及再次手術,小馬心有餘悸,術後長時間卧床修養的不便也讓人很是頭疼,畢竟腰部手術不是一件小事。

經過通過全面細緻的術前讨論,結合小馬的影像學資料及臨床症狀,考慮到馬先生才42歲,正值壯年,需要盡可能地保留腰椎活動度。于是,脊柱外科吳增晖主任決定實施“經皮穿刺椎闆間鏡下腰5/骶1髓核摘除術”這一微創術式,術中僅需要在腰椎間盤突出節段的位置,打一個小孔,通過1cm的皮膚切口置入工作通道,鏡下即可取出脫出的髓核組織,出血極少。術後,馬先生清醒後即刻就可以下地行走,腰部和腿部的疼痛已基本緩解。而微創手術切口僅1cm,遠遠小于12年前那次手術的切口。

男子腰椎間盤突出複發無法走路,醫生通過1厘米切口摘除病竈

術後MRI檢查。

近年來,脊柱微創手術在臨床應用上已逐漸成熟,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而言,微創手術成為新的治療方向。脊柱微創手術切口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對患者的肌肉軟組織牽拉小,術後早期就可下地,不需長時間卧床,更有助于患者的術後恢複。

久坐久蹲、長期睡軟床

可緻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椎體後方有一骨性管道,稱為椎管,椎管内有脊髓和神經通過;而兩節椎體之間的部分叫椎間盤,它由軟骨終闆、纖維環和髓核三部分組成。在久坐、彎腰等動作的長期刺激下,保護髓核的纖維環破裂,髓核就會突出或遊離在外,形成大衆了解的“腰椎間盤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就會導緻腰腿疼痛。

男子腰椎間盤突出複發無法走路,醫生通過1厘米切口摘除病竈

“大多數的腰椎間盤突出病根在生活方式,”廣醫三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王簕介紹。長期伏案工作、開車和上半身負重(搬東西或者肥胖)、久坐久蹲、長期睡軟床等都會增加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的可能性。如果出現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狀就要警惕是否已經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建議盡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對于已經确診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以及實施過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治療的患者來說,預防腰椎間盤突出複發,更需要注重日常的保健和養護:

1、急性期腰痛以卧床休息為主。下床活動時,須佩戴腰托。避免長期不間斷的腰椎間應力活動。

2、做好腰部保護,防止腰部受到外傷。撿拾地上的物品時,宜雙腿下蹲,腰部挺直,動作要緩。

3、工作時要做到腰部姿勢正确,每工作久坐 1 小時就盡量起身走動、活動一下,放松腰部,減輕腰椎間盤負擔,防止過度疲勞。

4、注意保暖,警惕寒冷刺激,在寒冷、潮濕季節未注意保暖,風寒濕邪侵襲人體的患病部位,加之勞累容易誘發本病的複發。

采寫:南都記者 李春花 通訊員 白恬 張迅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