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徽因兒子兩分之差未能考上清華,她堅持查閱試卷,最終結局如何

民國時期的女子,恰逢新舊思想的交替,女權運動的興起,她們的光芒也得以綻放,驚才豔絕,傲然于世。如果說張愛玲是天賦異禀,文筆驚世的絕代才女;陸小曼是兼具才華和個性,敢于追求個人幸福的真性情女子;那林徽因便是清淡婉約,氣質和才情讓人折服的人間四月天。

人們津津樂道的不僅是她的才華,還有她的愛情。她也曾春心萌動,他鄉遇知己,與風雅淵博的徐志摩暗生情愫,成為徐志摩心中的缪斯女神,兩人常有書信往來,一度有婚嫁的心思。可徐志摩此人早有妻兒,并非可托付終身之良人,徐梁兩家父母出面敲打徐志摩,兩人分道揚镳。

林徽因兒子兩分之差未能考上清華,她堅持查閱試卷,最終結局如何

門第相當,志趣相投,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思成

自古世家大族的婚姻,都逃不開門當戶對四個字。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同時赴美,學習他們喜歡的建築學,梁思成是戊戌變法領袖之一梁啟超的兒子,曾經做過熊希齡内閣的司法總長、段祺瑞内閣的财政總長,林徽因家族祖上進士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林長民是段祺瑞内閣中的司法總長,是以兩人門第相當,又郎才女貌,志趣相投,雙方父母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援和祝福。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渥太華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

林徽因兒子兩分之差未能考上清華,她堅持查閱試卷,最終結局如何

婚後兩人恩愛有加,相敬如賓。共同的理想讓她們始終投身在建築事業上,梁思成的嚴謹踏實加上林徽因的細緻堅韌,兩人在當時的研究成果對中國建築事業貢獻巨大。特别是對山西古建築的調查和實測工作尤其突出,讓這些被埋沒在荒野的國寶級建築開始走向世界。

林徽因兒子兩分之差未能考上清華,她堅持查閱試卷,最終結局如何

婚後兩人育有一兒一女,女兒梁再冰,兒子梁從誡。兩人都受過良好的中西方教育,對待子女的文化學習也密切關注,特别對于兒子梁從誡,起名之意就是希望他能成為像北宋李誡那樣的建築學家。是以林徽因希望他以後能子承父業,繼續為中國古建築發光發熱。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之下,梁從誡也非常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報考了清華大學建築系。

林徽因兒子兩分之差未能考上清華,她堅持查閱試卷,最終結局如何

兩分之差,兒子落榜,林徽因堅持查閱試卷

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當時梁思成在清華大學擔任的就是建築系教授和主任,是以在外人看來梁從誡繼承父母衣缽是闆上釘釘的事,完全不會出岔子。可是兒子竟然落榜,而且不多不少就差兩分,這讓林徽因很是不解和失落,堅持要查閱試卷,想看看兒子究竟是差在了哪裡。

待林徽因翻閱試卷時,最後看到了梁從誡在試卷上寫的一句話:我一點都不喜歡建築,我喜歡的是曆史。

少年心性,梁從誡竟然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林徽因看完後一度憤怒交加,因為這算是兒子對父母之命的反抗,但冷靜之後她又開始自責,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自己孩子真正的愛好,把建築學強加在他身上,确實也是自己的失責,兒子并非不夠努力,也不是考不上,而是建築學非他所想而已。是以回去之後,林徽因并沒有責怪兒子,更沒有強迫他再學建築,而是支援他研究曆史。

林徽因兒子兩分之差未能考上清華,她堅持查閱試卷,最終結局如何

不負衆望,成功錄取,梁從誡自有他的廣闊天地

1953年,梁從誡在北大曆史系學習,曾師從陳翰笙先生攻讀世界史研究所學生。畢業後遠赴雲南,在雲南大學曆史系任教,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子。回到北京後繼續從事世界史研究,和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也經曆了十年浩劫,直到1978年再次回到北京,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任編輯。

林徽因兒子兩分之差未能考上清華,她堅持查閱試卷,最終結局如何

梁從誡對環境保護意識先知先覺,早在1993年就上司并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完全民辦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之後就一直投身于環保事業,參與文物保護的活動,在學術界也頗有影響力,曾獲得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和香港地球之友頒發的“地球獎”,以及國家林業局頒發的“大熊貓獎”。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評價他:

“從誡本來是一個曆史學家……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裡,養尊處優;他毅然抛開那一條‘無災無難到公卿’的道路,由一個曆史學家一變而為‘自然之友’。這就是他憂國憂民憂天下思想的表現,是順乎民心應乎潮流之舉。我對他隻能表示欽佩與尊敬。甯願丢一個曆史學家,也要多一個‘自然之友’。

”?

林徽因兒子兩分之差未能考上清華,她堅持查閱試卷,最終結局如何

林徽因和梁思成對中國的奉獻不用多說,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付出了畢生的心血。梁從誡雖然未能将父母的事業傳承下去,發揚光大,但是他也将畢生的精力投入在他摯愛的事業上。都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才是能讓他們享用一生的财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