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公元前3000年左右,經過500多年的發展,蘇美爾文明已經發展非常成熟,楔形文字開始在城市發展各個領域中産生重大的影響,城市國家開始進入城邦争霸的曆史時期,曆史學上将這段時期稱為兩河流域文明蘇美爾城邦時期,也可稱為蘇美爾早王朝時期。但由于出土的這一時期的泥闆資料比較稀少,并且帶有一定的神話色彩,使得人們對這段時期的曆史了解非常模糊。其中《蘇美爾王表》是我們了解這段曆史的重要依據之一,還有一些資料來源于各個城邦國王日常參加重大活動及發生重要事件的記事銘文,通常為儲存在國家重要場所的泥闆文書,一些泥闆文書對政治史方面的記載已經非常系統,這些珍貴的實物資料向我們還原了相對真實的蘇美爾城邦。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昔日的蘇美爾城邦遺址

王權在原始五城的和平傳遞

在《蘇美爾王表》中記載,大洪水是城市和王權發展的一個重要界限,大洪水發生前已經有五座城市已經獲得王權統治,它們分别為埃利都、巴德-提比拉、拉拉克、西帕爾、舒魯帕克,蘇美爾人還陸續建立了歐貝德、烏魯克、烏爾、基什、庫德、阿塔蔔、尼普爾等城市。在蘇美爾人心中和文化傳統中,尼普爾不僅是蘇美爾地區與阿卡德地區的劃分界限,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基于王權由天神所授予的傳統,它也是天神在人間的權力中心與統治中心,其守護神為恩利爾,銘文中描述他的标題一般為"國王的土地","天地之王",和"衆神之父"。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原始五個最強的城邦

遠古五座城市中,埃利都被譽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座城市,在發現的埃利都遺址中,人們發現遺址直徑竟到達到450米以上,堆積自下而上分屬于埃利都文化、哈吉·穆罕默德文化、典型的歐貝德文化、晚期歐貝德文化、烏魯克文化和傑姆代特奈斯爾文化,對于最上層的傑姆代特奈斯爾文化,它誕生于約于公元前3100年,取代烏魯克文化而興起,至公元前2900年蘇美爾早王朝建立時結束。這非常明顯地說明到城邦争霸時期這座城市已經逐漸被廢棄,根據研究可知,由于埃利都特殊的地理位置,誕生于“大洪水”後泥闆上的不朽文明——蘇美爾文明的起源之謎當時土地受海平面上升和河水沖擊的影響非常大,到公元前2900年左右,土地鹽堿化已經非常嚴重,于是蘇美爾人的發展重心開始北移。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埃利都特殊的地理位置

而對于其它幾座城市,舒魯帕克的曆史雖然可追溯到歐貝德文化時期,但發展繁榮要到公元前2600-公元前2500年這段時間,銘文中記載王權傳至此“被洪水沖過”,說明後來這座城市得到了恢複重建,王朝的實際統治期為公元前3714-公元前3474年,公元前3483年從西帕爾奪過王權;西帕爾是位于阿卡德地區的城市,據記載這座城市信奉太陽神烏圖,為礦藏豐富之地,統治時期大約在公元前3603年到公元前3483年,是被舒魯帕克所取代;拉拉克城誕生于公元前3800年左右,由蘇美爾人到來與當地土著(阿卡德人)融合共同建立(與後面存在的拉爾薩城不是一座),是公元前3505年從巴德-提比拉接過王權,統治時間為公元前3572年至3492年,最終被西帕爾取代;巴德-提比拉城為現在的馬迪内赫遺址,據記載這座城市是從埃利都接過王權,經過三個王朝後公元前3505年被拉拉克取代,統治時間為公元前3985-公元前3505年。

第一個開始強大的城邦——基什

根據《蘇美爾王表》記載,“大洪水過後,當王權從天而降,王權在基什。”蘇美爾早王朝開始于大洪水後,在大洪水結束後的城市重建中,基什可能是受到當時特殊的地理位置影響,要最早實作恢複重建,它位于蘇美爾地區的北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在此處距離非常近,這使得基什城邦得以控制兩河流域的咽喉。

根據考古發現可知,基什在新石器時代的遺迹就已經顯示出文化特征,但與南部早期的文化并無共同之處,表現出獨特的傳統特色,而實際上這一帶北部是說塞姆語的阿卡德人活躍的地帶,據推測他們應該是在傑姆代特奈斯爾文化時期與蘇美爾人開始接觸;沒有史料證明那一時期發生過戰争,阿卡德人與蘇美爾人進行了和平共處的民族融合,在基什王朝早期統治者中,很多王都擁有塞姆語名字和蘇美爾語名字,這可能與基什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的傳統特征有關,蘇美爾人還是基什的主體民族。雖然内部保持和平,但一些國王的銘文中已經開始記載與埃蘭之間的戰争,根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750年左右,基什國王麥西裡姆開始在蘇美爾城邦中建立霸權,曾出面調停過烏瑪和拉格什的邊界争端,公元前2700年基什王恩美巴拉格西率領蘇美爾城邦軍共同入侵埃蘭,“虜獲了埃蘭國的武器”。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基什王墓出土世界上最早的四輪戰車

烏魯克初步實作南北統一

在基什于北部崛起的同時,南部的城邦烏魯克也在文明逐漸繁榮發展下開始崛起,為争奪蘇美爾地區的霸權,兩個城邦不可避免的将會發生戰争。烏魯克文化的繁榮發展時期為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在烏魯克第一王朝第五任王吉爾伽美什統治時期達到鼎盛,發生了與基什王阿伽之間發生的争霸戰,最終基什戰敗,向烏魯克投降,公元前2650年左右,烏魯克在城邦争霸中确立霸權;在後續的一個世紀,吉爾伽美什的七任後繼者享有對烏魯克和基什的統治權,南北蘇美爾地區及部分阿卡德地區實作了初步的統一。基什王的稱号在這片地區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它等同于蘇美爾和阿卡德之王,使得一直被其它各城邦窺視,是以烏魯克王在獲得基什王的同時,就相當于“統一了南北地區”。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基什王祭獻的權标頭

烏爾第一王朝建立

烏爾與埃利都相距非常近,是以,自史前時期開始就一直是蘇美爾文化和宗教的中心,因為處于非常優越的交通運輸位置,使得烏爾城在大洪水後雖然較晚恢複,但依靠對外貿易經濟得以快速繁榮發展。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依靠與東方的貿易,烏爾就已經富強起來,這一點從王陵中随葬的财寶可以展現;公元前2560年,麥桑尼帕擊敗了烏魯克王及重獲統治權的基什王,建立烏爾第一王朝,獲得對尼普爾的控制權。在他的後繼者麥什基亞格努那統治期間,重新修建了尼普爾的吐瑪爾神廟,這座神廟為恩利爾之妻甯利爾的神龛所在地,據相關的銘文記載,這座神廟受到過多次破壞,經過多次重建。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烏爾第一王朝出土的青金石印章

拉格什與烏瑪之争

從考古發現可知,拉格什和烏瑪都是蘇美爾地區的古老城邦,但《蘇美爾王表》中卻很少提到有關它們的争霸曆史及獲得王權的過程,這極有可能與它們很少到尼普爾向恩利爾獻祭有關。拉格什掌控着本城和東部宗教中心吉爾蘇城,還有另一屬城尼那,在烏瑪與拉格什之間還有阿達波和凱什兩座城市,阿達波因為距離尼普爾比較近,是以曾有一王被寫入《蘇美爾王表》,拉格什王和烏瑪王的資訊就來源于記錄的銘文。根據對拉格什遺址的挖掘及研究表明,現在的特羅即為宗教中心吉爾蘇城,阿爾希巴丘為拉格什城。受到特殊的地理位置影響,拉格什的土地非常肥沃,灌溉充足,内部有沙特-埃爾-哈伊和魯媽-吉爾努恩兩條運河,是以,糧食非常豐富,貿易也非常發達,一直以來都利用與烏瑪暫時修好的關系,積極發展經濟建設和對外貿易,在北方霸主基什和南方霸主烏爾的主持下,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共處。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蘇美爾各城邦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南方的霸權烏爾在受到埃蘭入侵下開始衰弱,進入烏爾第二王朝,北方的霸權基什也開始衰弱,這時烏魯克再次獲得霸權,建立烏魯克第二王朝,拉格什首領烏爾南塞也趁機開始稱王,大規模擴建城市廟宇和城牆,在實力增強後很快便戰勝昔日霸主烏爾,大勝烏瑪軍隊;公元前2480年,在其子阿庫爾伽爾在位期間,拉格什與烏瑪陷入土地争奪戰,但在這時烏瑪占據了上風;公元前2470年中部城邦阿達波崛起,統治者盧伽爾安尼蒙都征服了蘇美爾東部多數城邦。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一時崛起的阿達波

公元前2460年,随着盧伽爾安尼蒙都的去世,阿達波開始走向衰弱,諸多城邦重新恢複統治,拉格什與烏瑪再次崛起,此時,拉格什由埃安納圖姆統治,拉格什在與烏瑪的争霸中已經明顯的占據優勢,他與戰敗的烏瑪重新劃分邊界,在邊界挖掘溝渠,樹立邊界石碑和自己的銘文,還将土地租給烏瑪人民和統治者。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埃安納圖姆開始四處征戰謀求霸權,擊敗了烏爾、烏魯克(暫時停戰)、拉爾薩、阿克沙克、基什,還對埃蘭用兵,征服了波斯灣沿岸地區,他誇稱自己為基什之王,但基什和阿克沙克并不服輸,他們聯合埃蘭人和阿卡德人反抗拉格什,但最終埃安納圖姆還是大獲全勝。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拉格什崛起

公元前2430年,埃安納圖姆去世,其弟恩安納圖姆一世繼位,基什與烏瑪重新獲得獨立,烏瑪王烏爾盧瑪拒不承認父輩簽訂的條約,用火焚毀界碑,拆毀拉格什修築的建築,他親自率軍進攻古埃丁那地區,還聯合了其它國家的軍隊,年事已高的拉格什王恩安納圖姆隻能委任其子恩台美那率軍迎戰。恩台美那勢如破竹地擊潰了烏瑪軍隊(此時已經和強大的烏魯克組成同盟),烏爾盧瑪見大勢已去率剩下的軍隊逃走,但拉格什軍隊緊追不舍,直至深入烏瑪境内,敵軍堆屍如山。恩台美那回到拉格什城後,未過幾日烏爾盧瑪的侄子伊勒奪取烏瑪城,成為新王,他不願放棄肥沃的土地,再次進軍邊界,并将渠水引至烏瑪,還拒絕繳納全部的租稅,想要獲得古埃丁那平原的管理權,此時,拉格什因為之前的連年征戰國困民乏,已經無力再戰,于是烏瑪請求北方的基什和阿克沙克仲裁兩國的争端,在第三方仲裁下,兩國的邊界得以再次劃定,條例被重新改寫,戰事暫告一段落。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陶器記載拉格什與烏瑪邊界戰争

公元前2410年,繼位的拉格什王恩安納圖姆二世擊敗了烏瑪王伊勒,重新維持了拉格什的霸權,公元前2400年,恩安納圖姆二世去世後,拉格什開始進入一系列羸弱的統治階段,神廟祭司集團開始崛起,利用宗教活動聚攬财富,他們與世俗勢力展開了激烈的鬥争,拉格什的經濟和社會秩序開始遭到破壞,社會沖突沖突不斷,經濟倒退,民不聊生,拉格什開始失去霸權,北面的土地被基什和拉拉克掌控。

到公元前2378年,拉格什終于出現一位強悍的統治者——烏魯卡基那,他對拉格什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削弱祭司的實力,積極實施促進社會公平、經濟發展以及解決社會沖突的政策,擴大公民人數、禁止以人身為保障的借貸條件、釋放因債務被奴役和拘禁的平民,在持續八年的改革後,拉格什的統治逐漸恢複穩定。但烏魯卡基那的改革終究難以挽救拉格什滅亡的命運,這時烏瑪出現了一位更為強悍的國王——盧伽爾紮格西,為報之前烏瑪戰敗之仇,公元前2371年,他率軍攻克摧毀了吉爾蘇,很快便征服了拉格什。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烏魯卡基那改革

在征服拉格什後烏瑪的實力變得空前強大,公元前2359年,盧伽爾紮格西率軍征服烏魯克第二王朝,并以烏魯克城作為國都,稱自己為烏魯克之王、國土之王,建立烏瑪-烏魯克第三王朝,到公元前2350年,盧伽爾紮格西已經統一了出基什外的巴比倫尼亞南部的蘇美爾地區。在銘文中他聲稱“從東到西他沒有對手,各城邦都向他臣服,承認他烏魯克的統治權。”銘文中還列舉了各城邦在他的統治下實作安居樂業。公元前2340年,盧伽爾紮格西向北征服了基什城邦,但此時他也遇到了最後真正的敵人阿卡德的薩爾貢。

蘇美爾城邦争霸和最終的統一

盧伽爾紮格西統一蘇美爾地區

公元前2334年,烏瑪-烏魯克王朝迎來了終結,強大的阿卡德君主薩爾貢給了他緻命一擊,他們面對的是北方人數更多的阿卡德人,最終盧伽爾紮格西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的“蘇美爾帝國”,也随之被另一個更像“帝國”的帝國——阿卡德帝國征服,至此蘇美爾早期王朝結束,接下來将要進入阿卡德帝國建立,巴比倫的崛起的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