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了秋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時候,你就瞅周圍這小孩吧,要麼咳咳咳不停,要麼就是小鼻涕吸溜吸溜的,學校群裡請假的家長都接上龍了。
哎呦,你可别說了,孩子鼻塞、流鼻涕一冬天都不見好,都快愁死了。
吃藥也不見好,孩子鼻子不通氣,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狀态差、脾氣差,幼稚園這學期基本就是打醬油了,老母親已經在崩潰的邊緣了。

常見的症狀:比如發燒、咳嗽、嘔吐、腹瀉,今天聊聊鼻塞、流鼻涕。
雖然鼻塞、流涕看上去不嚴重,但架不住它難受呀,一兩天還好。但有的時候孩子一冬天這鼻子吭哧吭哧地都不見好,鼻子不通氣總拖着不治也會導緻大問題。
往近了說,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差,進而導緻孩子情緒煩躁;
往遠了說,鼻子不暢,就容易口呼吸。長期張口呼吸,不僅容易誘發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如慢性牙龈炎、慢性咽炎),還會改變人的容貌,讓人變醜。
更嚴重的是,長期鼻塞,腦部供氧量不足,還可能會影響娃的智商發育。
是以,鼻子不通氣症狀雖小,但卻不能放任不理,而且很多人有個誤區,覺得隻要鼻塞流鼻涕就是感冒,其實引起鼻塞、流鼻涕的原因很多,隻有先找到鼻塞真正的原因,對症才能解決。
鼻塞、流鼻涕的常見原因一、鼻炎
兒童鼻炎最常見的有三種:急性鼻炎(即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過敏性鼻炎和鼻窦炎。
三種鼻炎的主要症狀都有鼻塞、流鼻涕,我們要如何區分呢?
01
急性鼻炎(感冒)
通常是由細菌、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它的初期症狀雖然是鼻塞、流涕,但後期會伴有别的症狀如咳嗽、咽喉痛或發燒,鼻涕也通常會由清水樣的鼻涕逐漸變為黃綠色的濃稠鼻涕。
感冒屬于自限性疾病,通常周期為7-14天,孩子會逐漸減輕直至痊愈。
02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在2歲後的兒童中也是比較普遍的。
據統計,我國兒童過敏性鼻炎(AR)患病率為15.79%,某些地區的患病率甚至高達20.42%,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也就是說每6-7個寶寶就會有一個患有過敏性鼻炎。
主要症狀就是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多為清水樣鼻涕),症狀主要集中在鼻部。一般很少伴有其他并發症,少數過敏性鼻炎患者因鼻涕倒流刺激咽喉會導緻咳嗽,但不會出現發熱、咽痛等症狀。
而且,過敏性鼻炎的發病周期很長,一般會超過兩周。
基本上若是孩子鼻塞、流鼻涕超過2周就建議去醫院看耳鼻喉科了,若是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基本也就和感冒無關了。
過敏性鼻炎一般是由于接觸過敏物質導緻(兒童過敏源多為花粉、塵螨、動物毛屑等),最重要的就是規避過敏源+日常用生理鹽水清理鼻腔,可以很大程度緩解症狀。
03
鼻窦炎
鼻窦是在鼻子周圍的一些空腔,他們和鼻子通過很小的開口相通,起到輔助發音,幫助溫暖濕潤空氣的作用。
鼻窦炎一般是由于病毒、細菌、真菌感染或過敏反應引起的鼻窦炎性病變。
多表現為鼻塞、鼻黏膜充血、流濃稠鼻涕等症狀,有時也會伴有發熱。而且,孩子在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的過程中,是有可能并發鼻窦炎的。
過敏性鼻炎多為清水樣鼻涕,而鼻窦炎多為粘稠的黃綠鼻涕,單純病毒性鼻窦炎一般也是自限性的,不用特殊治療,通常在7-10日會逐漸好轉。
但若是急性細菌性鼻窦炎就要及時治療了,如何判斷:
流膿涕或伴有咳嗽等鼻部症狀持續超過兩周都未減輕;
連續3天流大量黃綠鼻涕,且伴有發熱(最高溫度達39°或以上);
感冒恢複期(即症狀開始減輕)後,又突然流粘稠黃綠鼻涕,且伴有發熱、咳嗽等症狀。
這種情況,則很可能是急性細菌性鼻窦炎,建議去醫院,根據醫生建議診治。
二、腺樣體肥大
腺樣體又叫咽扁桃體,是鼻咽部的淋巴組織,它和我們常挂在嘴邊的扁桃體,是幫助人類對抗外來病毒和細菌的衛士。
鼻咽部發炎或鼻腔、扁桃體發炎波及鼻咽部,刺激腺樣體發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引起相應症狀的疾病,稱為腺樣體肥大。
當兒童腺樣體肥大堵塞後鼻孔上部50%時,會直接造成過鼻内瓣膜區氣流屏障破壞,産生鼻塞,引發口呼吸。
而且腺樣體肥大會讓鼻窦内的粘液無法排出,可能會反複導緻鼻窦炎。
但腺樣體肥大用肉眼很難看出來的,需要通過鼻鏡或拍X光來确診。
一般來說腺樣體肥大的主要變現為鼻塞、呼吸不暢,尤其是夜間更嚴重,通常表現為睡覺打呼噜、張口呼吸等症狀。
若是孩子排除感冒、過敏性鼻炎等情況,依然長期張嘴呼吸,則要考慮腺樣體肥大的問題了。
不确定孩子晚上是否張嘴呼吸的可以簡單測試下:
1、霧鏡測試法
可以取一面鏡子,依次放在娃的鼻子下方、嘴巴下方,看看鏡子上有沒有霧氣:
若鼻子下方産生的霧氣面積更大,則是鼻子呼吸;
若嘴巴下方産生的霧氣面積更大,則是嘴巴呼吸;
2、紙條測試法
取一點棉絮或者是衛生紙搓成細軟的紙條,依次放在嘴巴前面和鼻孔前面,盡可能貼近,看是否飄動。
若鼻孔前棉絮/紙條飄動得厲害,則是鼻子呼吸;
若嘴巴前棉絮/紙條飄動得厲害,則是嘴巴呼吸;
3、閉唇測試法
娃睡着後,可以手動将娃的嘴巴閉上,持續幾分鐘,看娃有沒有因為這一舉動掙紮。
若掙紮,則說明阻斷了通氣管道,是用嘴巴呼吸的;
若依舊睡得平穩,則可能是鼻子呼吸,張着嘴隻是暫時性的。
一說到肥大,人們肯定就聯想到了手術,那需不需要做手術呢?
一般需要通過檢查了解一下肥厚的程度和堵塞的情況。
如果不嚴重,可以保守觀察;如果堵塞嚴重,影響睡眠,手術指征已經很明确,那除了手術沒有更好辦法的話也不用猶豫。
具體可以根據診療結果,與醫生進行協商,做好利弊分析。
聊完了原因,咱們再來看看,緩解鼻塞的方法
對于病理性的鼻塞、流鼻涕,我們主要還是要根據症狀、病因來決定具體治療方案,但日常的一些護理方式還是可以有的,可以一定程度緩解症狀,讓孩子舒服些。
1.用生理性鹽水為寶寶清潔鼻腔
無論是感冒引起的鼻塞,還是過敏性鼻炎引起的,都可以給孩子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
小寶寶可以使用生理鹽水滴鼻,大點的寶寶或接受能力強的孩子可以使用鼻噴或洗鼻器清理鼻腔。
▲鼻噴的正确使用辦法
對于鼻涕又粘又厚的情況,或鼻窦炎嚴重的情況,鼻噴的效果可能也不太明顯,最直接管用的方法就是生理鹽水洗鼻了。
這樣既可以将鼻腔内的鼻涕、髒東西沖洗出來,緩解寶寶的症狀,也可以将鼻腔内的細菌、病毒帶出,一定程度上促進孩子的恢複。
2.保持濕度适宜
可以适當開加濕器,使室内保持濕度50%-60%,可以減少空氣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鼻塞、流鼻涕嚴重的寶寶可以在充滿蒸汽的浴室裡待上2、3分鐘,這樣可以濕潤鼻腔和呼吸道,讓孩子舒服一些。
3.寶寶睡覺時墊高上半身
1歲之前還沒枕枕頭的孩子,為了避免新生兒窒息,建議直接墊高上半身。
注意是把輔助物直接放在床墊下面(下圖所示),尤其是翻身不靈活的孩子,一定不要讓床面上留有可能引發窒息的雜物。
一歲之後,枕枕頭的寶寶可以把枕頭加厚一層。
每次CC鼻塞,我們都把她的枕頭加一層或者直接睡大人的枕頭,媽媽們也不用太玻璃心,偶爾兩天對孩子的頸椎影響不大。
4.鼓勵寶寶側睡
這樣至少一側的鼻子是通氣的,不容易睡到一半憋醒。
翻身不靈活的小寶寶要保證側睡時身邊有大人。
當然,單憑鼻塞、鼻涕這一個症狀,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确定病情。
還需要結合其他症狀(發熱、精神狀态、噴嚏等)具體判斷,但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識,最起碼可以做到既不焦慮的盲目恐慌就醫,也不會因為不了解耽誤孩子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