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小孩表面看着十分乖巧懂事,走到哪裡都受人喜愛,但是他們其實并不開心,内心早已千瘡百孔,他們的委屈無人訴說,隻能自己默默承受。

為什麼孩子會形成讨好型人格?
1.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
很多父母都懷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憧憬,于是就對孩子高标準嚴要求,不允許孩子犯一點錯,隻要做錯了事情就會受到懲罰。
在這樣的高壓狀态下,孩子的情緒始終處于緊繃的狀态,生怕做錯事情,于是就會逐漸變得順從父母。
2.父母喜歡對孩子發火
有的父母本身可能原生家庭的影響就不是太好,加上後天工作、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導緻他們經常心情很差,而他們又沒有辦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隻要看孩子有一點不順眼就會把火氣全部撒到孩子頭上。孩子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隻能通過裝聽話裝懂事來逃避父母的責罵。
3.父母喜歡跟孩子講條件
一般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而個别父母總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屬品,總是對孩子講條件,比如孩子考試必須獲得第一名才能出去玩等。
這些要求對于孩子來說無異于是一種威脅,孩子長期在父母的威脅中生活,會使得他們過得很壓抑,隻能通過滿足父母的條件來讨好他們。
讨好型人格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1.長大後會變得非常沒有主見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即使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說出來,因為他們怕受到父母的責罵和懲罰,在父母的眼中,他們隻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哪怕做錯一點都是不行的。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忽視自己内心的想法,隻知道聽從他人的指令行事,長大後會變得非常沒有主見,也沒有責任感。
2.性格易自卑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一般都是在大人的否定言語之中長大的,因為父母總是不停地給自己挑毛病,要求自己做得更完美,這就會使得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懷疑,覺得自己總是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是因為自己太笨,進而就産生了自卑心理。
3.太過于在乎别人的看法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通常都沒有自我,因為他們需要不斷地滿足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誇獎,這就會使得他們過分注意父母的看法,不自覺地就會以父母的觀點來左右自己的行為。
讨好型人格對孩子來說無疑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雖然它能使孩子看似乖巧,但實際上卻磨滅了孩子的天性,是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避免讓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總結:不反抗父母的乖孩子固然能讓父母省心,但是這是以孩子的心理健康為代價的。是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内心,不要隻關注孩子表面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