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由于個性張揚跋扈,被馮玉祥派人槍殺

民國初期的軍閥混戰,混亂程度有點像小孩子過家家吵架,一會兒直奉聯合打皖系,一會兒奉皖聯合打直系,今天還是好好的哥們,後天就成了兵戎相見的敵人。

1920年7月的直皖戰争,直系獲勝,皖系潰敗,段祺瑞隻得通電辭職。歇菜的段祺瑞,去了天津閑居。直、奉兩軍的先頭部隊,開進北京,分别接收了南、北苑營房。直系的兩位頭領曹锟和吳佩孚,神采飛揚、趾高氣揚,下令通緝皖系的徐樹铮等幾個主要将領。徐樹铮像一隻老鼠一樣躲過曹锟吳佩孚的通緝,逃出北京潛往南方,一方面躲避風險,一方面醞釀群組織反直行動。

在這裡簡要介紹一下徐樹铮。

徐樹铮,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政治、軍事人物,北洋軍閥皖系名将。

徐樹铮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從家鄉赴山東投奔袁世凱,開啟了軍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東渡日本學習軍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謀士,是段祺瑞的鐵哥們。

逃離北京的徐樹铮,先是在福建聯合國民黨許崇智進行了驅逐李厚基的戰争,又在上海幫助盧永祥戰勝了直系齊燮元。

他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由于個性張揚跋扈,被馮玉祥派人槍殺

4年後,在1924年9月的第二次直奉交戰中,直系被打敗,窩在天津的段祺瑞又出來任職,擔任了臨時執政(相當于總統總理一肩挑),時在香港的徐樹铮對于段祺瑞的東山再起持異議,認為段祺瑞重新上台的時機不好,勢必受馮玉祥和張作霖挾持。出于這番考慮,徐樹铮決定去歐美考察政治制度,同時尋求列強對段祺瑞的了解和支援,你瞧瞧,這鐵哥們對段祺瑞夠意思吧。上台後的段祺瑞,考慮到以徐樹铮張揚的個性,與張作霖、馮玉祥絕難相處,并且,1918年徐樹铮還曾在天津下令槍殺了馮玉祥夫人的舅舅陸建章,出于對徐樹铮的安全考慮,沒有給徐樹铮在臨時政府中安排職位,隻是在1925年1月4日任命正在法國進行考察的徐樹铮為''考察歐美及日本政治特使'',撥給一定的經費,準備等他歸來之後,再擇适當時機授以要職。

徐樹铮曆時近一年,先後通路了法國、英國、瑞士、意大利、德國、蘇聯、波蘭、捷克、比利時、荷蘭、美國、日本十二國,圍繞着這些國家不同的政治體制的運轉情況,深入地研究了各國的政治特點和操作利弊。每到一處,徐樹铮都受到高規格的接待,特使嘛,就是代表國家元首,先後會晤了法國總統杜美格、總理班樂衛,英國首相鮑爾溫,意大利首相墨索裡尼,蘇共總書記斯大林、紅軍總司令伏龍芝、經濟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比利時國王,荷蘭女皇威爾敏娜,美國總統柯立芝,日本天皇等等。天性愛顯擺的徐樹铮受到這麼多大人物的接待,飄飄然起來。徐樹铮回國從上海登陸,抵達上海時,受到各界人士的隆重歡迎,國内很多報章争相報道徐樹铮通路歐美成果,對于徐樹铮的稱贊,似乎又回到了1919年徐樹铮收複外蒙古時的狀況。在北京的段祺瑞關注着這一切,預感到情況有點不妙,針對徐樹铮的危險,也許正悄悄而至,他密電叮囑徐樹铮暫時不要來北京。

他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由于個性張揚跋扈,被馮玉祥派人槍殺

意氣風發的徐樹铮,正在興頭上,與孫傳芳相偕去南通拜訪了張謇,随後,不顧段祺瑞的勸阻,決定登船北上,向段祺瑞彙報歐美考察的情況。

12月27日,徐樹铮到達了北京。段祺瑞見他回來了,為他捏了一把汗,沒辦法,按程式辦吧,特地安排了特使觐見。

12月29日,在段祺瑞的堅持下,徐樹铮隻好離開北京,在北京隻待了2天。臨行之前,徐樹铮收到了段祺瑞派親兵送來的一封信,打開一看,就是一張紙條,上面寫有八個字:''樹铮不可行行必死。''看來段祺瑞得到了确切的密報,有人已經對徐樹铮磨刀霍霍了。

自負的徐樹铮根本不理會,臨上火車時,送行的人成群結隊,在火車他上又大肆張揚,大大的暴露了行蹤。京畿警備司令兼京師警察總監鹿鐘麟得知消息後,立即電話張家口的馮玉祥請示處置辦法,在此之前鹿鐘麟曾接到馮玉祥暗殺徐樹铮的相關密電。馮玉祥在電話中答複:''處置徐樹铮的辦法,就是逮捕槍決!''指令鹿鐘麟轉達駐守廊坊的國民軍第五師師長兼前敵總指軍張之江立即執行。29日午夜時分,徐樹铮乘坐的列車在廊坊車站被扣,徐樹铮及随員被強行請下火車,不由分說,當場将徐樹铮就地槍決。

沒有證據表明馮玉祥為什麼要殺死徐樹铮,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馮玉祥不完全是為報私仇,有人猜測馮玉祥殺死徐樹铮的用意,在于斬斷徐樹铮與歐美各國的聯系,以防止徐樹铮聯系國外勢力對段祺瑞形成支援。另有一種具體的說法是,徐樹铮赴歐美考察,曾與法、意等國訂有軍火協定,回國後圖謀建立奉直皖同盟(好家夥,前幾年剛打完了直奉交戰,直皖交戰),擁戴段祺瑞為總理,還與東南軍閥孫傳芳有某種聯盟關系,這些,都直接對馮玉祥構成威脅,甚至對時局的發展産生某種影響。當然,就馮玉祥和徐樹铮的私人恩怨來說,兩人在諸多事情上也有很深的沖突和沖突,徐樹铮任陸軍部次長時,馮玉祥因不服調動,徐樹铮曾下令撤去他十六混成旅旅長的職務,把馮玉祥弄了個灰頭土臉;南北戰争時,由于馮玉祥作戰不力,徐樹铮又一次将他撤職查辦,好嘛,不光撤職,還查辦,追究責任。

他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由于個性張揚跋扈,被馮玉祥派人槍殺

馮玉祥在下令殺死徐樹铮之後,曾派人将舅丈陸建章的兒子陸承武召來,讓他充當了一個''代父報仇''的角色。第二天,各報登出徐樹铮被殺新聞,除介紹刺客是陸建章的兒子陸承武之外,還刊登了馮玉祥拍發給段祺瑞的電報,聲稱''徐上将有功國家,不幸在路途為匪人劫害,死狀甚慘,請政府優予褒恤'',倒戈将軍真是有一套,殺了人還有說詞,佩服佩服。

得知徐樹铮死訊後,段祺瑞放聲大哭。他何嘗不知道真正黑手呢!一切都無可奈何,隻能默默将苦果咽進肚子,哪一個搞政治的不曾打碎牙齒往肚裡吞呢?段祺瑞這個軍人出身、一生強勢的政客,到了此時,隻能哀歎自己的江河日下。痛哭之餘,段祺瑞買了一口極高檔的楠木棺材,将徐樹铮屍首盛殓,又親自為徐樹铮撰寫祭文。

在祭文中,段祺瑞詳細回顧了和徐樹铮的交往——1901年,二十二歲的徐樹铮在濟南投奔山東巡撫袁世凱,袁世凱讓手下官員接待這位年輕人,因話不投機,沒有錄用,徐樹铮回到投宿的客店。時任武衛右軍炮隊統帶兼随營武備學堂總辦的段祺瑞恰好路過此處,見一少年正在客店廳堂中寫楹聯,大冬天隻穿一件夾袍,卻氣宇軒昂毫無寒酸氣象,字也寫得蒼勁有力。于是兩人坐談,非常投機,相見恨晚,段祺瑞随即讓徐樹铮跟随自己左右。1905年,段祺瑞出資送徐樹铮去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五年之後,三十一歲的徐樹铮回國,在段祺瑞手下任軍事參謀。

他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由于個性張揚跋扈,被馮玉祥派人槍殺

徐樹铮追悼會是在北京舉行的,悼念廳裡最受人注目的挽聯,是前任總統徐世昌所送:''道路傳聞遭兵劫,每謂時艱惜将才。''當年陸建章為徐樹铮所殺時,徐世昌送的也是這副挽聯,以被殺者之聯送殺人者,似乎有意為之,寓意冤冤相報何時了。的确,亂世之中,生命如草芥,誰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呢!

徐樹铮的被殺讓段祺瑞心灰意冷。江山代有才人出,老一輩的枭雄們,終于意識到自己的虛弱和無力了。這個時候,段祺瑞原先培植的皖系勢力已分崩瓦解自顧不暇。張作霖、馮玉祥在找到各自的背景後,更加擁兵自重肆無忌憚。并且,随着張作霖和馮玉祥對于諸事的幹涉,老資格的段祺瑞越來越無奈地退化成傀儡。也許,到了這個時候,段祺瑞不得不承認,當年不可一世的北洋軍已真正式微了,曾經的輝煌,已仿佛遠古的神話。

1926年4月。一代枭雄段祺瑞覺得大勢已去,匆匆告别北京——自1912年後,叱咤民國政壇十多年的段祺瑞終于黯然下野,這是他''三起三落''的最後一次離開。這一次下野,比前兩次更為落寞和匆忙。

坐在開往天津的列車上,段祺瑞面無表情,一言不發,悶悶不樂。列車開出北京一小時後,段祺瑞終于開口了:''車過廊坊停留多久?''随從這才明白,老爺子是想起數月前徐樹铮在廊坊被刺的事了。火車到達廊坊車站後,段祺瑞讓人打開了車窗,怔怔看着站台達十來分鐘。待回過頭來,人們看到六十一歲的段祺瑞老淚縱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