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不管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候,也不管是多大的孩子,在媽媽眼裡,他們都是需要照顧的“小孩”。
95歲媽媽病床前親吻74歲生病女兒,引人淚目
12月13日,“一位95歲的老人來醫院看望自己74歲生病的女兒”的視訊在網上讓小島看濕了眼眶。當95歲的媽媽在衆人的攙扶下,來到74歲生病女兒的身邊時,趴在床前撫摸女兒頭,一邊還言語含糊不清地說:“知道媽來了嗎”?

媽媽一邊俯身和女兒說話,一邊還俯身親吻了女兒,這樣溫馨的畫面讓周圍的人都感受到了溫暖和安逸,而看到最後,也讓很多人的眼淚一瞬間就繃不住了。
視訊下,很多網友的評論也是充滿了羨慕的聲音:“都74歲了還有媽媽疼,真羨慕”!
小島在為這則視訊熱淚盈眶的時候,也想起了之前有一位107歲的媽媽在外吃飯,給84歲的女兒塞糖的暖心瞬間,當時那條視訊内容也是把小島感動了好久。
107歲的老母親在吃酒席,看到桌子上有糖塊,就抓起一把塞進了旁邊84歲女兒的手裡,想必女兒從小就是喜歡吃糖的,即使女兒已經84歲了,兒孫滿堂,但在父母看來,仍然記得愛吃糖的習慣,也仍然還是那個愛吃糖的小女孩,原來在父母眼裡,無論子女多大,仍然是自己的寶貝。
父母在時,無論孩子多大,都會享受父母的寵愛
生活中,我們總是能看到那些“四世同堂”或者“五世同堂”的一家人,家裡的子女明明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父母雙親或者是一方仍然健在。
實際上,每個人即便是活到了8、90歲,隻要是母親在,那麼就會夾雜這一些“孩子氣”,即使已經是為人父母或者為人祖輩,隻有父母尚在,才會被父母像“孩子”一般的寵愛着。
但那些失去父母的人,仿佛就像是沒有根的花,覺得飄忽不定、飄零不安。人生似乎仿佛被抽去了色彩一樣,沒有了寄托。
孩子在慢慢地長大,而父母也在慢慢地老去,時間是最不能逆轉的,當我們習慣父母的存在,是否會想到将來父母會徹底離開我們,再也沒有人能夠像他們一樣,毫無保留地疼愛我們。
趁一切還來得及,多陪伴下父母
如今的子女總是忙于生計忙于工作,陪伴父母的時間是越來越少,尤其是那些有自己生活圈的子女,更是會把父母冷落在一旁。
而等到真正失去的時候,才會悔恨當初為什麼沒有多花時間來陪伴。是以說,趁一切還來得及,作為子女要多給父母打幾個電話,對他們重複一些日常唠叨的關心;
趁現在還來得及,抽空回去多看看父母,過一次生日,過一次團圓節;趁現在還來得及,盡情地去享受屬于自己獨特的父愛和母愛。
父母對我們的愛,并不是一回頭就會永遠地在那裡等着我們去取暖,怕就怕時間走得太倉促,搶走了父母年輕的時間,而當蒼老來得太快的時候,我們對父母的陪伴,在以後想起來的時候才不會覺得遺憾和悔恨。
小島想說:
生活中有太多的生離死别,尤其是在進入老年後,看着身邊的人一個個地離去,心裡的悲傷更是不言而喻。
而對于這位74歲的女兒,自己在高齡的時候生病還能有媽媽的安慰,還能痛快地叫聲“媽”,享受着媽媽獨有的寵愛和惦記,這大概是世間最幸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