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胎要發錢了?可這3件事,實在笑不出來

北大教授建議現金補貼三胎的新聞你刷到了麼?

我第一反應是,哎呦!曾經生怕失業的我,我居然可能有機會領RMB啦?

三胎要發錢了?可這3件事,實在笑不出來

群裡很多一胎媽媽堅定的表示,不會再多要一個了,更何況是倆三個。

這真不是錢不錢的問題。

家裡就這一個娃,簡直就是要了老母親的老命!一個娃還能盼着娃上了幼稚園,自己能重返職場,實作自我。三個娃?那妥妥的全職媽媽,至少20年隐在的問題也會層出不窮,困難值翻三番。(我在角落默默哭泣…)

一次連麥直播時,聊到了全職和職場媽媽的困境,不少聽衆默默擦眼淚:

“孩子好,應該的,是全家人的功勞。孩子不好,都是你的錯,拖累全家。”

1職場媽媽和全職媽媽,鋼絲的兩邊

職場媽媽,“在工作裡面覺得對家庭有罪,在家庭裡覺得對工作有罪。”

全職媽媽,全世界都覺得你“隻是帶個孩子”,但是對于你創造的價值,隻字不提。 試試,下班回家前被上司喊去加班,放學接娃遇上大塞車,媽媽們都是最揪心的那個。但是很少有爸爸會因為陪孩子還是去工作而内疚。 試試,孩子出生,孩子生病,孩子開家長會,誰該休假帶娃,家裡任何一次風吹草動,“你是當媽的”,這一句話就足矣敲碎任何一個媽媽的自我。

試試,職場加薪,任何晉升的機會,預設優先男性,“你萬一結婚生孩子二胎、三胎呢”,這一句話就可以讓每一個職場金領女木蘭們潸然淚下。

三胎要發錢了?可這3件事,實在笑不出來

可怕的是,施暴者是男性嗎? 更多的時間,為難女人的都是女人。

那些來自同性長輩,甚至生身父母給到的架構,也會告訴你——“當媽了”就應該balabala。如果你放棄了最後的自我,等待你的是無盡的沉淪。如果你想有自我,等待你的就是千夫所指的指責和評價。 女性從小接受教育,一路都以為“隻要敢拼,女人不比男人差”,但成長的路上一直在被打臉,從薪酬,到晉升,從家内,到家外,從生育,到撫養…

最後發現了無論怎麼努力,自己永遠都是第一個被“犧牲”掉的人。

更多的時候,“媽媽”沒有選擇,因為全世界都告訴你“标準”是什麼------照顧孩子,體貼老公,犧牲自己,代代如此。

世界給你一個“偉大”“好”“了不起”的帽子,把你圈在家庭的囚籠裡,你是誰,有什麼夢想,除了家務外有什麼能力,都不重要。

這樣的催眠每分每秒都在侵蝕着,很多女性,就這樣與“自我”越走越遠。

三胎要發錢了?可這3件事,實在笑不出來

媽媽們最初的掙紮就在于“真實”,愛情是真的有愛情,丈夫也确實是好丈夫,但是真實的媽媽,即便在婚姻的溫柔中,還是要面對撕裂的自我,無路可退的選擇。即便生活裡有光,但女性依然是被“忽略”掉的那個。這種對比,比渣男出軌來得更克制,也更兇殘。

明明已經很好了啊,事實上,真的很好了嗎?

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但是“媽媽不值錢”,這個全世界最辛苦、代價最大、最超長待機的職業,是最廉價的。是最容易被指責的。 孩子不長個,媽媽母乳沒營養;孩子生病了,媽媽照顧的不細;孩子學習差,媽媽教育不到位;孩子不聽話,媽媽情緒不夠好… 更别說隔代養育和喪偶育兒的大環境之下,左手事業右手家庭的媽媽,有多難

都不用孩子有事,或者别人為難,媽媽們所處的心理和輿論環境,足以讓媽媽們裹足不前。愧疚、自責、壓抑、撕裂… 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抽身而出,做好自己。 媽媽不需要歌頌和尊重,看見和支援就算是呵護了。媽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媽媽也不該是一個人在戰鬥。 媽媽不是一個人,媽媽是一個“人”。

2全職媽媽比全職爸爸多,是因為錢嗎?

如果是孩子特殊需要人照顧的階段,父母中有一方能陪伴,比扔給老人阿姨肯定相對更放心。但:

全職≠高品質陪伴全職≠必然愛的更好全職≠沒有創造财富價值

我不主張誰錢少,誰就必須放棄工作。兩個人“跷跷闆”式協作更适合大多數家庭,你忙我頂上,你有空多搭把手。事業帶給人的,不隻是錢,是社會價值,是成就感,是給孩子的榜樣和力量。不管是全職爸爸還是全職媽媽,沒有工作都更容易産生“社交孤立”,增加抑郁和焦慮傾向。

不全職,不代表就虧欠孩子。除了新生兒階段,孩子不是所有階段都需要父母“全天陪伴”,家裡能夠有幫手,也不是件壞事,心在,才是愛的本質。

三胎要發錢了?可這3件事,實在笑不出來

有多少種家庭,就有多少種合作方式。本質不是誰強誰弱,是能一起協作,給孩子和彼此更好的成長。畢竟,孩子需要感受到的是家的溫度,而不是錢的多少。如果誰錢多,誰主外,那孩子就會覺得“我是輸家的負擔”,就會預設家是“輸家的家”。如果孩子明白,父母因為愛而合作,而不是因為錢而甩鍋,才不覺得童年可悲。 《媽媽值多少錢》裡提到,在經濟學裡,“免費搭車者”指的是不付出代價而得利的人,換句話說,就是無償獲益者。按這個定義,家庭和全球經濟都是典型的免費搭車者,都仰賴于付出勞動,卻沒有或很少有報償的母親。很有可能,母親和其他照看自家孩子、病人或老人的人們依然故我,不計辛勞和後果。無論如何,母愛是世界上最可再生的資源。 難過的是,很多女性在被低估的時候,自己也在低估自己。 别人的噪音,最終成了内部對話。“你不行”,最後成了“我不行”…

03時間管理:不是管時間,是做選擇

不管是左手家庭右手事業的職場媽媽,還是又當保姆又當老師的全職媽媽,所有媽媽面對的最大難題,大概是“時間不夠用”。所謂的時間管理,說到底不過是這幾項能力:

優先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

作為嚴重的興趣驅動者,我觀察過身邊很多優秀人,發現了一個規律——除了自律,隻有極度的熱愛才是支撐一切偉大事業的根源。不管是10000小時定律,還是刻意練習,枯燥的精進過程如果沒有強大的内驅力,法拉利被推着跑,也隻能跑出外力的速度。

努力喜歡自己在做的事

上一條肯定有人反駁,工作不喜歡,生活不喜歡,沒有熱愛的事情那該怎麼辦?人類比動物進階的地方,很大程度在于我們可以“賦予意義”。換一種方式來講,賦予“喜歡”也并不是很難的事情。一件工作,再枯燥也有你喜歡的地方,為了這個意義,不管是馬斯洛的哪層需求,沖着錢,沖着樂,沖着價值感,都可以讓自己歡樂的度過每一個工作日。

“兼顧”永遠是僞命題

30年前,文革後恢複聯考,職場媽媽一邊哄娃一邊備考看書。

澳洲女性國會議員在做報告時喂奶發言,左手工作右手孩子。

三胎要發錢了?可這3件事,實在笑不出來

我常說,每一個媽媽的日常都是如履薄冰,但是,誰又不是努力的活着呢?

上一代不談兼顧,是因為沒空談,太忙了,能讓孩子解決溫飽就是難題。我們這一代談兼顧,是因為我們太在乎“感受”本身,而忘記每個人都是有感受的。 人世間選擇這麼多,我們選擇的都是當時自己笃定的,沒人逼沒人騙,成為什麼樣的母親,或者放大一點,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今天的選擇權不是更多了嗎?

就像雜技表演裡,小醜手中的球,以前小醜隻想要2個球,現在想要5個球。欲望多了,能力強了,花樣美了,自己爽了,直面自己的内心吧。 如果不能斷舍離,就擁抱自己的執念。 大腦這個神奇的存在,真比計算機和AI有趣多了,它不靠算法和資料,但是每個神經元都是超級英雄的肌肉,可以被練習被重塑。它可以多線程處理、可以自如切換、可以自我修複、還可以被刻意練習。

這就意味着,你既可以練習它隻做很少的事情,也可以練習它做很多的事情,更可以練習它在兩者之間切換。 我們度過的不光是自己的時間,而是自己選擇的人生。時間裡,記錄着我們最重要的選擇,和最有意義的生活。

你就是你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裡,我們看得到和看不到的情緒、身處的關系、所屬的群體、使用的政策,都會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如果隻是把時間切割開,變成任務清單上一個又一個機關時間,活的似乎更累。因為總有緊急突發事件出現,填不滿的空,和做不完的事,總會讓人發自内心的感受到“疲憊”和“心累”。

比如原本決定要采購的時間,猛然發現家裡漏水了、孩子發燒了、老人生病了。不是因為不可抗力太多,而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面對不确定性。這個時候,或許你需要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我永遠有時間,我永遠有選擇,我永遠有辦法讓每個選擇都變得充滿意義。

放過自己,人生隻有“此刻”

我特别喜歡一個萬能理論,叫“心流”。積極心理學大師米哈伊博士,就曾在他的著作《心流》指出人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态——這種狀态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并且非常滿足的感受。 活在當下,才有可能把興趣變成特長,特長變成強項,強項變成專業,專業變成成就。

比如陪娃的時候,享受孩子與你之間的情緒流動,全情的做孩子的玩伴,像孩子一樣生動的天真的玩耍,感受暖暖的愛意,親子關系好了,家庭教育就好了。

比如工作的時候,把瑣碎的資訊和沒完沒了的郵件放置一邊,給自己一小段全情投入使命必達的時刻。

比如和好友喝茶的時候,忘掉手機忽略時間,想想你們之間最美好的片刻和彼此發自内心的支援和陪伴。

比如學習的時候,别糾結學習十分鐘還是兩個小時,開始了就興奮的繼續下去,和智慧和未知深度的互動……

三胎要發錢了?可這3件事,實在笑不出來

這樣你的每一個角色、每一個關系、每一個小時才是快樂的、享受的,而不是奔波的、疲倦的。因為你是在“活着“,而不是在“還債”。 有人說,有選擇的人都是幸運的人。但是人的前進,從來不可能隻靠好運氣。人生來了什麼,就接受它。不管好牌壞牌,盡力打好。

赢了就笑,輸了就再來,至于輸赢本身的定義,和背後的估算和努力,代價隻有自己知道。 媽媽,别騙自己一切都要兼顧,别對自己說沒有時間,也别在顧此失彼的選擇裡一直自我攻擊。

媽媽,别催眠自己生而為人有多麼艱難,把自己選擇的每一個角色和事情,都做到“喜愛”。問自己:你選不選?你愛不愛?為自己的選擇買單,才是真正的“成長”。

至于三胎給不給錢,我已經得到了我的“人生禮物”,别的,随他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