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在 2021 年即将成為曆史的時候,我想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過去這一年裡汽車行業都發生了些什麼。「内卷」一詞能夠非常好的概括過去一年汽車行業的發展過程,在年初的上海車展與年末的廣州車展上,我們就能看到一些端倪。

「向上」是上海車展的關鍵詞,尤其是傳統自主品牌的向上趨勢非常明顯。在品牌認知固化的前提下,多數車企選擇采取多線作戰的政策,今年以來,極氪、岚圖、沙龍、知己等一衆由傳統自主車企孵化出的高端子品牌如雨後春筍般進入大衆視野。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如此看來三十萬以上市場将會成為未來 2-5 年内自主品牌逐鹿厮殺的戰場。雖然這些新品牌都以純電動産品入局高端汽車市場,看似一片藍海,實則暗流湧動而且競争極為激烈。不然我們也不會在廣州車展上看到雷射雷達「漫天飛舞」的景象,當大家的力量都往一處使的時候内卷在所難免,但如何「卷中求變」值得我們思考。

被傳統豪強制定的規則

傳統品牌的向上之路首先要面對的是傳統豪華品牌的阻擋。很多人會認為有「純電」作為産品的字首,就不會參與到與燃油産品的正面競争當中,但 30 萬以上的高端車市場并不是憑空出現,是以很難不讓消費者産生進行産品力對标的想法。也正是因為這種想法的存在,導緻很多車企會采用「同級對标法」來提升自己的産品力強度。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早在十年前,自主品牌産品在試圖在中低端市場中打敗合資品牌時,「同級對标法」就是一種主要手段,對某熱門車型進行逆向研發也是在常見不過。不過,我們必須承認由于品牌認知度上的劣勢,導緻多數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較量會最終落在價格上,也就是在成本效益上進行競争。如此競争方式在中低端市場中是有效的,但高端市場并不吃這一套。

當然我們能夠見到很多執行個體,比如某二線豪華品牌就因為一再與一線豪華品牌打價格戰,導緻自身品牌形象難以挽回,最終落入困局之中。

既然自主品牌打入高端市場的目的就是實作品牌力的向上突破,那麼不要在價格上做文章是最好的選擇。而第二條晉升之路便是在原有價格上進行增配,以「堆料」的形式反向拉高産品的成本效益,比如 4 年前蔚來将空氣懸架這一配置下放到了五十萬級别,緊接着是極氪、岚圖這些品牌又将該配置下探到了三十萬左右,進一步拉升産品競争力。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不過在高端車型市場中,傳統豪強們通過多年來的市場經營使得各自的品牌形象早已根深蒂固于消費者心中,換句話說高端車型市場的規則是品牌價值導向大于産品導向。如寶馬的純電動産品 iX3 就能頻繁在單月銷量上超過蔚來 ES8 和 ES6,這個例子足以說明想要在此環境下實作破局,單純靠産品力向傳統豪強發起沖擊是相對困難的,其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在高端汽車市場中缺少口碑和認可,品牌劣勢會直接影響到産品。

求變的思路不止一條

各種新式玩法是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場中突圍的主要手段,就比如使用者營運。顯然在如今的網際網路輿論環境中,很少有人再拿蔚來的産品力做文章,蔚來的整套使用者服務體系才是他們提升産品附加值并在高端市場中站穩腳步的關鍵要素。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說實話,蔚來之前還沒有哪個自主品牌被真正定義為高端品牌,那麼有了前車之鑒之後效仿者則蜂擁而至,是以今年我們聽到最多詞便是「使用者共創」。當大家都以服務和盡可能地滿足使用者需求作為特色時又陷入了「對标競争」的漩渦之中,缺乏創新性的内卷是苦力思維,并且同質化也不符合品牌價值導向這一高端市場規則。

是以不妨換一種思路來迎合高端市場使用者的需求。其實高端并不一定要與豪華畫等号,豪華是消費者在汽車産品上産生的附加需求之一,同時服務也是附加需求,聰明的車企更應該在使用者中尋找處在萌芽期的需求,并将它落實在産品層面。

過去一年以來,對「卷中求變」這件事想得最清楚的車企莫過于沙龍汽車。沙龍的品牌定位是全球首個溫暖且酷的機甲科技品牌,這完全是一家不走尋常路的車企,從機甲風格造型設計語言我們不難推測出「個性」将會是沙龍汽車的核心賣點。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當今汽車市場需求可以分為橫向需求和縱向需求兩種,橫向是使用者對車型尺寸的基礎需求,例如可以根據橫向需求将市場劃分為 A0、A、B、C、D 五個級市場。而縱向需求是劃分細分市場的要素,可以分為實用、豪華、個性化三大闆塊,例如我們常說的豪華 B 級車市場就是兩種需求疊加出來的細分市場。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目前看來,個性化市場還是一片藍海。雖然市面上也有很多車企打着個性化的旗号做産品,但其中的大多數是在「背着包袱跳舞」,他們想出圈,但沒有人真正敢出圈。比如沙龍機甲龍的另類造型,如果在一家正常車企,産品經理肯定要考慮市場接受度等問題,他們想要個性但又害怕因為挑戰消費者而對銷量産生影響。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挑戰消費者是存在兩面性的,當然會有人對機甲風造型持保守态度,但能夠接受它的人一定是與其産生共鳴的人,而且這部分人會成為該産品的死忠粉。機甲龍目前還處在剛剛亮相的階段,我們也不能完全持否定态度來看待這樣的産品。 個性化道路之前還沒有人真正嘗試過,是以其市場空間有多大完全無法下定論。與其在一個方向上卷得你死我活,倒不如以一種不破不立的全新方式來實作品牌向上的艱巨任務。

4 顆雷射雷達

不是無序競争的産物

「布置四顆雷射雷達是否真的有必要?」是外界對沙龍汽車首款産品機甲龍發出的另一質疑。在正常思考邏輯下,既然有雷射雷達上車,我們就應該看到更多的功能疊加在原有的 L2 級輔助駕駛功能之上。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目前沙龍在首款産品機甲龍上公布的功能是 Captain-Pilot 機長智駕系統,可實作「高速+城市+泊車+互聯」的全場景端到端智能輔助駕駛。其實高速、城市、泊車這三大場景在輔助駕駛場景上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提出來了,而且已經有部分車企試圖在有限的感覺硬體條件下将這三大場景功能落地。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既然你做不出更多「人無我有」的功能,那麼沙龍汽車推出的 4 顆雷射雷達的解決方案是否應該被看作無需競争的産物?因為要擷取更高關注度是以就要比别人多嗎?

其實沙龍汽車推出 4 顆雷射雷達的方案有以下兩點思考。

第一點是更高的安全性,安全是實作各類進階輔助駕駛功能的重要前提,而更多的高性能的傳感器能夠讓安全性和可靠性達到更多複雜工況的傳遞能力。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利用高清攝像頭、環視攝像頭、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和超音波雷達建構的五重 360 度感覺政策的優勢在于更快更安全的實作功能落地,以雷射雷達和毫米波雷達這兩個輔助駕駛系統中使用最多感覺硬體來舉例,二者其實各有利弊,比如雷射雷達的角度分辨率和距離分辨率更高易于成像,但雨衰和霧霾顆粒的穿透能力不如毫米波雷達。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因為受到天氣條件不同、道路環境不同等客觀因素制約,是以沒有哪種感覺硬體在現在看來是能夠單獨解決問題的,而五重 360 度感覺突出的就是有備無患。與此同時沙龍機甲龍還布局了雙 MDC 智能駕駛計算平台為強大的感覺硬體提供算力支撐。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因為堆了更多硬體就要推出更多功能出來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沒有任何一家對使用者負責人的車企會激進如特斯拉而導緻事故百出,步步為營是發展自動駕駛道路上最為穩妥的方式。

第二個點是通過強大的感覺硬體來提升高清攝像頭感覺算法。高階智能駕駛強視覺方案,這是毋庸置疑的,沙龍智行的自動駕駛産品負責人楊繼峰也公開表示過對此觀點的認同,但更多的雷射雷達一定不是自動駕駛的終點,隻是在走向終點的路上車企需要更多資料來為訓練算法做支撐。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目前自動駕駛行業中最缺的是來自複雜路況下所傳感器所回報來的資料,而沙龍用更多的高性能的傳感器的政策也是為了讓産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達到更多複雜工況的傳遞能力。進而擷取更多的資料進行充分的測試驗證,更好的提升機器視覺的能力。

汽車的新四化浪潮是我們自主品牌實作向上突破的重要機會,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世界汽車工業都因智能化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更需要将核心算法和軟體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實作民族汽車工業的複興。

如此看來,沙龍機甲龍多的遠不止一顆雷射雷達那麼簡單,仔細思考後會發現他們在軟、硬體上的長遠布局都是合乎邏輯的。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結語

從廣州車展上沙龍機甲龍被掀開蒙布正式亮相開始,不和諧的聲音便接踵而至,導緻此番結果的核心原因在于沙龍的産品的确過于驚人,無論造型、技術路線還是售價。或許沙龍是 2021 年最受争議的汽車品牌,但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沙龍或許憑借獨樹一幟的個性而走得更遠。

在品牌向上的路上,别做争當“卷王”的苦力

記得點選分享、贊和在看,給我充點兒電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