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炒作“4歲女童海灘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訴!

作者:中原盾
炒作“4歲女童海灘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訴!

在近日舉行的“清朗浦江·2024”網絡生态治理旬行動啟動儀式上,上海市委網信辦對外公布“清朗浦江”典型案例。其中,“網絡水軍”團夥炒作“4歲女童南彙海灘走失”事件被通報。

上海市委網信辦分析說:

“4歲女童海邊走失”事件之是以會逐漸發酵成陰謀論,是資訊不對稱、不良自媒體的炒作、公衆情緒的催化和社交媒體放大效應的共同結果。

謠言對女童父母造成了精神壓力與二次傷害,同時也誤導公衆對事件的判斷,使人們對真相産生誤解。

12名涉嫌犯罪人員已被移送起訴

2023年國慶長假期間,一名4歲女童在上海南彙新城海灘走失,引發全網關注。根據上海市委網信辦對外公布的資訊,一些網絡賬号散布“走失女童曾被丢棄”“走失女童父親為繼父”等言論,甚至炮制陰謀論,引發人身攻擊。

經核查,上述資訊均系謠言,上海市網信辦迅速協同相關平台,清理造謠傳謠、網絡暴力、人身攻擊等有害資訊4605條。根據上海公安機關通報線索,一造謠“水軍”團夥浮出水面。

炒作“4歲女童海灘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訴!

2023年10月 網信上海通報

經上海市警察局網絡安全總隊進一步偵查發現,傳播此次事件不實帖文的“巨蟹說娛”“飯圈娛記”等十餘個相關自媒體賬号注冊人均是山東某網絡科技公司旗下員工,他們曾在各大平台新增賬號,圍繞其他全國性社會熱點,高頻發帖、轉載帖文,采用“震驚體”“标題黨”“博眼球”等方式釋出虛假負面資訊。10月11日,在公安部的統一指揮下,專案組赴山東會同當地警方将該團夥一舉抓獲。

經查,該團夥系以公司為名的“水軍”團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與經理田某兩人為公司高層。在此次事件中,兩人組織周某鳳等6名核心寫手,選取熱點、借助AI批量制造不實帖文,并組織30名公司員工,通過公司控制的平台賬号大量發帖轉帖,累計控制114個網絡賬号,持續釋出了涉女童走失帖文268篇。

炒作“4歲女童海灘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訴!

浦東海灘女童事件造謠團夥被捕

炒作“4歲女童海灘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訴!

相關部門查實,在此次事件的10月4日至9日期間,上述團夥通過發帖炒作該事件非法獲利4萬餘元。

目前,該團夥中12名涉嫌犯罪人員已被移送起訴,其餘參與違法活動但尚未構成犯罪的人員被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涉案相關網絡賬号已依法被關閉。

律師:造謠者需要承擔相應民事、刑事責任

“網絡水軍”常常是團夥作案,通過批量注冊網絡賬号,推動社會輿論持續更新發酵、高燒不退。為攫取經濟利益,有組織地頻繁蹭“八卦”流量,有分工地在網上搜集相關熱點事件視訊、圖檔進行惡意拼接,形成新的“八卦”,再利用大衆獵奇心理,建立收費“吃瓜群”,吸引網民繳費進群點選廣告連結後收益牟利。

北京市京師(上海)律師事務所吳風虎律師表示,此次事件中,造謠“水軍”擾亂正常的社會公共秩序。“根據網絡造謠的内容、性質、影響不同,造謠行為可能會觸及民事、治安、刑事等多個領域的法律法規,造謠者需要為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刑事責任。”

網絡謠言為何層出不窮?網絡謠言該如何治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指出,謠言與低俗、違法的不良資訊不同,如果不與真實事件進行對比,單獨資訊本身很難識别真僞。是以,謠言的治理是一種“事後治理”,往往在已經廣泛傳播并産生了不良影響後才得以救濟。“現在的謠言治理,更重要的是一種全流程、全鍊條治理。”

陝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進階合夥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指出:“網絡并非法外之地。網絡水軍不能為了私利、為了賺取流量無底線造謠,進而踐踏道德、法律底線,否則将自食惡果。”

來源:中國青年報、人民公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