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炒作“4岁女童海滩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诉!

作者:中原盾
炒作“4岁女童海滩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诉!

在近日举行的“清朗浦江·2024”网络生态治理旬行动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委网信办对外公布“清朗浦江”典型案例。其中,“网络水军”团伙炒作“4岁女童南汇海滩走失”事件被通报。

上海市委网信办分析说:

“4岁女童海边走失”事件之所以会逐步发酵成阴谋论,是信息不对称、不良自媒体的炒作、公众情绪的催化和社交媒体放大效应的共同结果。

谣言对女童父母造成了精神压力与二次伤害,同时也误导公众对事件的判断,使人们对真相产生误解。

12名涉嫌犯罪人员已被移送起诉

2023年国庆长假期间,一名4岁女童在上海南汇新城海滩走失,引发全网关注。根据上海市委网信办对外公布的信息,一些网络账号散布“走失女童曾被丢弃”“走失女童父亲为继父”等言论,甚至炮制阴谋论,引发人身攻击。

经核查,上述信息均系谣言,上海市网信办迅速协同相关平台,清理造谣传谣、网络暴力、人身攻击等有害信息4605条。根据上海公安机关通报线索,一造谣“水军”团伙浮出水面。

炒作“4岁女童海滩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诉!

2023年10月 网信上海通报

经上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总队进一步侦查发现,传播此次事件不实帖文的“巨蟹说娱”“饭圈娱记”等十余个相关自媒体账号注册人均是山东某网络科技公司旗下员工,他们曾在各大平台注册账号,围绕其他全国性社会热点,高频发帖、转载帖文,采用“震惊体”“标题党”“博眼球”等方式发布虚假负面信息。10月11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专案组赴山东会同当地警方将该团伙一举抓获。

经查,该团伙系以公司为名的“水军”团伙。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与经理田某两人为公司高层。在此次事件中,两人组织周某凤等6名核心写手,选取热点、借助AI批量制造不实帖文,并组织30名公司员工,通过公司控制的平台账号大量发帖转帖,累计控制114个网络账号,持续发布了涉女童走失帖文268篇。

炒作“4岁女童海滩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诉!

浦东海滩女童事件造谣团伙被捕

炒作“4岁女童海滩走失”,12人已被移送起诉!

相关部门查实,在此次事件的10月4日至9日期间,上述团伙通过发帖炒作该事件非法获利4万余元。

目前,该团伙中12名涉嫌犯罪人员已被移送起诉,其余参与违法活动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人员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涉案相关网络账号已依法被关闭。

律师:造谣者需要承担相应民事、刑事责任

“网络水军”常常是团伙作案,通过批量注册网络账号,推动社会舆论持续升级发酵、高烧不退。为攫取经济利益,有组织地频繁蹭“八卦”流量,有分工地在网上搜集相关热点事件视频、图片进行恶意拼接,形成新的“八卦”,再利用大众猎奇心理,创建收费“吃瓜群”,吸引网民缴费进群点击广告链接后收益牟利。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吴风虎律师表示,此次事件中,造谣“水军”扰乱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根据网络造谣的内容、性质、影响不同,造谣行为可能会触及民事、治安、刑事等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造谣者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网络谣言为何层出不穷?网络谣言该如何治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指出,谣言与低俗、违法的不良信息不同,如果不与真实事件进行对比,单独信息本身很难识别真伪。因此,谣言的治理是一种“事后治理”,往往在已经广泛传播并产生了不良影响后才得以救济。“现在的谣言治理,更重要的是一种全流程、全链条治理。”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指出:“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络水军不能为了私利、为了赚取流量无底线造谣,进而践踏道德、法律底线,否则将自食恶果。”

来源:中国青年报、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