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按年齡應該學會的生活技能(1~8歲)

不同的技能該在什麼年齡的時候介紹給孩子?什麼時候你該放手讓孩子發展出自己的步伐?搭配他們的興趣和成熟度來決定讓他們學些什麼?如果父母能夠在對的時間讓孩子學習對的技能,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按年齡應該學會的生活技能(1~8歲)

(以下内容僅供參考。)

建立規律睡眠 (1~6 歲)

睡眠是一生的大事,研究顯示:睡多睡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規律的睡眠,大人小孩都一樣。根據加拿大道格拉斯心理健康大學研究所的研究發現,良好的睡眠習慣,可能可以增進孩子的成績。

首先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睡眠狀态,各種征兆。在成長中會出現獨有的規律。漸漸發展到可以養成固定的活動習慣。這時可以試試看這個 4 個 B 的步驟:洗澡 (Bathing)、刷牙 (Brushing)、說故事 (Books)、上床睡覺 (Bed),來發展出整個睡眠模式。你必須循序漸進建立起規律的睡眠。

另外還有許多細節要照顧到,例如:睡前二小時内,不要玩太興奮的遊戲;營造優質的睡眠環境。大概到小孩 6~7 歲時,可以開始讓他們自我管理。但别忘了持續鼓勵和提醒,務必讓他們可以得到 9~11 個小時的睡眠。

遊泳 (1~6 歲)

遊泳可說是嬰兒本能,畢竟他在離開母體之前,十個月都是在水中生活。很多父母,從出生就開始讓嬰兒學習遊泳。

不過根據美國紅十字會遊泳和水上安全技能圖上面所公布的資料建議,可以讓 6 個月到 3 歲的小孩,先學習基本的技能,像是浸入水中,漂浮,和劃水。到了 4~5 歲之後,在開始學更多技巧,這時他們手腳協調性較高。6 歲及以上的小孩,再開始練習劃水。因為劃水需要更強的全身協調性,這樣循序的學習,可以讓他們成為有自信又熟練的遊泳者。

坊間也有些嬰幼兒遊泳班,可以參考。另外平時可以在洗澡時,慢慢培養孩子習慣水中的感覺,可以使用蓮蓬頭淋浴,或者互相輕輕地玩潑水遊戲,使其慢慢适應。不要操之過急,要詳細的解說,給他心理準備。

學習烹饪 (2 歲以上)

每次帶二個女兒去親子館去玩時,停留最久的地方一定就是烹饪區。烹饪與食物能夠變出更種不同的玩法,可以自言自語的賣東西、或是做飯給媽媽吃、還是拉着妹妹當小客人。不過我總是怕麻煩,不曾在家讓他們實際到廚房裡幫忙。

其實可以從安全又簡單的部分讓孩子做,最好先以沒有火的電鍋料理優先,譬如:煮飯、蒸蛋、蒸糕等;或者冷食類如打果汁、涼拌菜等等。讓他們快速有成就感,又比較不危險。

還可以随時機會教育:東西要攪拌了溶解才會快速。加熱的時候,會從電鍋中冒出來的氣體是什麼? 蛋本來是液體,怎麼一放進去電鍋就成了固體了? 家裡若是有全自動面包機更好,做面包對孩子來說更是有趣又好吃!

在兩歲之後,其實就可以慢慢培養孩子對于烹饪的興趣,目的不是要他們成為小小廚神,而是這項基本生活能力,會給他巨大的幫助,他們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健康的飲食者,熱愛嘗試新的食物,比較不容易偏食的人。

4~5 歲的小孩,可以教他們測量食物的重量和攪拌面糊。6~8 歲可以使用廚房裝置和工具,如微波爐,烤箱,和開罐器。

自我保護 (2 歲以上)

社會亂象使得做爸媽的每天提心吊膽,之前在臉書上瘋傳的一段影片『你确定你的小孩不會跟陌生人走嗎?』,更是讓爸媽們發現,孩子比他們想像的更容易相信陌生人。

是以從孩子懂事之後,尤其開始上幼稚園之後,我時常排演各種狀況,甚至角色扮演,來跟孩子說不要跟陌生人走。在孩子 4~5 歲以後,可以開始幫孩子塑造性别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以及隐私處不可碰觸。讓孩子了解人我之間的分際,了解如何自我保護。

自己洗澡 (3 歲以上)

孩子 3、4 歲時,活動量增加,大肌肉發展成熟,正是強化與精熟動作的好時機。是以這時候開始讓孩子自己洗澡,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因為浴室潛藏許多危機,容易摔倒或是有溺水的可能,是以三歲可以開始培養孩子自己洗澡的能力 (包含洗頭以及清洗私密處),并建立在浴室裡的安全規則。因為在 5、6 歲之後,他們可能開始要求獨自洗澡,這時爸媽盡量還是要注意,控制時間與注意安全。大約要在 8 歲之後,才能開始真正的讓他們獨自洗澡。

在上學之前,六到八歲是另外一個黃金時期,這時候孩子的心智已經較為成熟,從生理層面的技能,慢慢轉進到心理層面的技能。

自己刷牙 (6~8 歲)

美國牙醫學會建議 3 歲以前由父母幫忙刷牙,3~6 歲,再讓小孩在父母的監督下自己刷。到了 6 歲之後,你就可以讓孩子自已刷牙了!

但還有些專業人士的意見不太一樣,有些醫生認為 8 歲之前,小孩都沒辦法正确的刷牙。但這跟能力和協調性沒有太大關系,主要是孩子沒有把牙齒刷幹淨的動機。

他們也許很難體會保持牙齒幹淨的重要性,也不明白從表面上看,他們到底刷幹淨了沒有? 根據研究:盡管到了 11 歲,大部分的孩子還是隻刷了牙齒表面的 50%;就算是 18~22 歲的年輕人,大概也隻刷了 67%。

為了要讓孩子們了解到重要性,甚至增加一點刷牙的趣味性,可以試試看牙菌斑顯示片來激勵你的孩子刷牙。帶他到牙醫診所,在刷牙前讓醫生塗一點液體藥劑,可以讓牙菌斑現形,讓孩子了解到他口腔沒有清潔徹底。刷牙後再塗,則可以顯示因為刷牙方式不正确而殘留的牙菌斑。這也許會給孩子多一點把牙齒刷幹淨的動力!

在這裡也要宣導一個正确的觀念,乳牙如果沒有照護好,對于成牙是會有影響的。因為乳牙很重要的功能在于維持恒牙生長的空間以及未來齒列的整齊,是以避免蛀牙實在是爸媽從小孩一出生就要開始辛苦注意的一個重要項目!

自己系鞋帶 (4~8 歲)

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來判斷何時教,有的孩子中班就可以系鞋帶了,女孩一般比男孩會學的早一點。另外,如果孩子靈活性很強,很能處理小鈕扣或是畫畫能力不錯,也許可以更早一點教他們。建議爸媽們不妨先用跳繩,教孩子學打結。

自己管理金錢 (6 歲以上)

以前對小孩的理财教育,大概都是要求孩子要懂得儲蓄。但其實用所當用,重點是讓孩子有MQ-理财商數 (Money Quotient)。理财的觀念是一整系列的教導,從認識錢币到儲蓄應用。家長必須動腦筋,在生活上盡量讓孩子有理财的機會。同時配合遊戲,了解和産生興趣。也有很多動畫和繪本,能讓小朋友更容易學習,也可考慮一下。

大家可以用以星期為機關的行事曆,把給孩子的零用錢總額寫在上面,把每日孩子的用度寫明清楚,訂立獎懲。每個月彙總後,把多餘的存入孩子的帳戶 (帶着他去開戶)。6 歲開始,就要培養孩子有『自己的錢』的概念,然後再慢慢教導他們進階的理财計劃。

照顧小生命 (6 歲以上)

我們看過太多汪星人與喵星人跟小嬰兒和諧相處或是逗趣互動的影片。但是要幾歲後才該讓孩子養寵物呢?

獸醫 Butch Schroyer 博士就建議最好在 6 歲之後再傳遞照顧小生命的責任給孩子。2 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們接觸園藝,開始照顧植物;也可從小金魚和黃金鼠開始,再來才挑戰貓或狗。讓他們開始了解生命與責任的意義,并觀察孩子适不适合養寵物。

雖然許多專家學者不斷列出各種好處,芬蘭的研究也發現與寵物共處可提高免疫力。

瑞典 Uppsala 大學研究也顯示:家有寵物狗的孩子不易罹患哮喘病。但因為 6 歲以上的孩子,對于生命的體驗,以及責任心的建立會有比較成熟的态度。是以務必确認孩子已經是能夠在其他事務上表現出責任心和願意照顧的态度,再開始讓他們認養寵物。

獨自使用地圖和搭乘大衆交通工具

(6 ~13 歲以上)

美國專家建議,我們不能不讓孩子學會自立,但這取決于你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跟當地的交通狀況。因為最難的可能不是搭乘交通工具,而是安全過馬路的問題。是以事先培養孩子對周遭環境以及地理位置,知道遇到緊急事故,應該要怎麼處理? (讓孩子随身攜帶或是記住并能背出父母的手機号碼)。

文章來源:The Practical Life Skills Kids Should Learn at Every Age版權歸作者所有,僅作交流、學習之用,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