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察|觸及隐私保護紅線,小鵬汽車違規采集人臉圖像被罰款

根據天眼查查詢結果顯示,近日,上海小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因“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資訊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事由,被上海徐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行以10萬元行政處罰。具體了解後得知,是因小鵬汽車向某公司購買了門店客流監測項目服務,通過算法對面部資料進行識别計算并進行客流分析,且此舉未得到使用者的知情同意。資料顯示,從2021年1月至6月,該服務共計采集上傳人臉照片431623張。

觀察|觸及隐私保護紅線,小鵬汽車違規采集人臉圖像被罰款

要知道的是,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将人格權獨立成編,以“隐私權和個人資訊保護”專章方式,對隐私權和個人資訊的定義、保護原則、法律責任、主體權利、資訊處理等問題作出規定。在這方面,網信部門一直持續加強在目前大資料快速發展環境下的資料安全和個人隐私保護,小鵬汽車在明知觸及隐私保護紅線的情況下,仍然違規采用門店客流監測項目服務,未能履行企業的義務且不具備社會責任感。

觀察|觸及隐私保護紅線,小鵬汽車違規采集人臉圖像被罰款

由此聯想到“智能汽車如何保護使用者隐私安全”的話題上。此前,關于特斯拉資料安全的問題引起了業内的高度關注,之後,特斯拉CEO馬斯克在2021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回應稱,“特斯拉車主所有個人身份資訊都安全地存儲在中國國内,不會轉移到海外,隻有在采購進口零部件等極少數情況下,部分資料才會在獲得相關準許後跨境傳輸。”

觀察|觸及隐私保護紅線,小鵬汽車違規采集人臉圖像被罰款

但是,由于智能汽車為了豐富使用者駕駛體驗,進而搭載了像人臉鑰匙、Face ID、駕駛員疲勞監測等技術,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勢必會存在采集使用者資訊的行為,不能完全保護使用者隐私安全。針對這一需要完善的技術路徑,有車企給出的方案是隻需抽取使用者眉毛、眼皮等核心資訊作為發展智能汽車人機互動技術的解決方案,即便有黑客反向攻擊,在系統中也不會找出一張完整的使用者畫像。

觀察|觸及隐私保護紅線,小鵬汽車違規采集人臉圖像被罰款

除了資訊采集之外,智能汽車在使用中的行駛資料安全同樣需要加強監管。對此,日前釋出的《機動車運作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标準第2号修改單中明确,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新生産的乘用車需配備“汽車黑匣子”edr系統,即行車事件記錄器。通過該裝置的利用,能完整、準确地記錄汽車行駛狀态下的有關情況,記錄并還原汽車行駛軌迹,将有效地對智能汽車在開啟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後“失控”的事故進行責任認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