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观察|触及隐私保护红线,小鹏汽车违规采集人脸图像被罚款

根据天眼查查询结果显示,近日,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因“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事由,被上海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行以10万元行政处罚。具体了解后得知,是因小鹏汽车向某公司购买了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服务,通过算法对面部数据进行识别计算并进行客流分析,且此举未得到用户的知情同意。数据显示,从2021年1月至6月,该服务共计采集上传人脸照片431623张。

观察|触及隐私保护红线,小鹏汽车违规采集人脸图像被罚款

要知道的是,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以“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专章方式,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定义、保护原则、法律责任、主体权利、信息处理等问题作出规定。在这方面,网信部门一直持续加强在当前大数据快速发展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小鹏汽车在明知触及隐私保护红线的情况下,仍然违规采用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服务,未能履行企业的义务且不具备社会责任感。

观察|触及隐私保护红线,小鹏汽车违规采集人脸图像被罚款

由此联想到“智能汽车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安全”的话题上。此前,关于特斯拉数据安全的问题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之后,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回应称,“特斯拉车主所有个人身份信息都安全地存储在中国国内,不会转移到海外,只有在采购进口零部件等极少数情况下,部分数据才会在获得相关批准后跨境传输。”

观察|触及隐私保护红线,小鹏汽车违规采集人脸图像被罚款

但是,由于智能汽车为了丰富用户驾驶体验,从而搭载了像人脸钥匙、Face ID、驾驶员疲劳监测等技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势必会存在采集用户信息的行为,不能完全保护用户隐私安全。针对这一需要完善的技术路径,有车企给出的方案是只需抽取用户眉毛、眼皮等核心信息作为发展智能汽车人机交互技术的解决方案,即便有黑客反向攻击,在系统中也不会找出一张完整的用户画像。

观察|触及隐私保护红线,小鹏汽车违规采集人脸图像被罚款

除了信息采集之外,智能汽车在使用中的行驶数据安全同样需要加强监管。对此,日前发布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中明确,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新生产的乘用车需配备“汽车黑匣子”edr系统,即行车事件记录器。通过该设备的利用,能完整、准确地记录汽车行驶状态下的有关情况,记录并还原汽车行驶轨迹,将有效地对智能汽车在开启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后“失控”的事故进行责任认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