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wenno:孩子一闹就忍不住吼他?那是你没试过“游戏 力 ”育儿

你有没有时常感觉到,生活中有一些育儿难题仿佛是无解的,比如下面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孩子吃饭挑食,不喜欢吃蔬菜;

不肯刷牙,每次刷牙都像打仗;

会和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谁也不让谁……

道理讲了一万遍,吼了也没用,孩子就是软硬不吃,只有你血压蹭蹭蹭往上涨,真就拿他没办法了吗?

wenno:孩子一闹就忍不住吼他?那是你没试过“游戏 力 ”育儿
wenno:孩子一闹就忍不住吼他?那是你没试过“游戏 力 ”育儿

讲道理不听,不如换种“说”法

其实,孩子不是故意跟你作对,他可能是真的没理解、也听不进去,因为你用的不是孩子的语言。

孩子的脑子里没有那么多成人世界的“既定规则”,他们的通用语言是游戏,越好玩就越容易合作。

所以你与其讲道理,不如进入孩子的世界,用游戏来“说话”。

具体怎么玩游戏?就拿开头说的典型场景说一说。

场景一:孩子吃饭挑食

典型回应:“多吃蔬菜才能长高高哦,你再不吃就凉啦!”

用游戏怎么说:你假装是蔬菜。

“小朋友,我是西兰花,是来帮你快快长大的哦,你看我卷卷的头发,绿油油的衣服,别人都夸我好看又好吃,你真的不喜欢我吗?”这时候孩子可能还是拒绝。

你假装非常遗憾:“哎呀,那太可惜了!你不知道好多小朋友都抢着要我帮他们呢,因为吃了西兰花他们就能更有力气,细菌什么都靠近不了,以后比你厉害好多呢!”

孩子开始动摇,你再接再厉:“我这就去帮邻居小朋友长身体了,他每天都要吃!”说完就把筷子伸到孩子碗里要拿走。

孩子的护食心理被激发,立马什么都不管吃上了:“我也要吃,我也要快点长大!”

孩子为什么听:精准把握孩子的“占有欲”,同时用游戏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蔬菜是来帮他长身体的,内心的排斥就减少了。

wenno:孩子一闹就忍不住吼他?那是你没试过“游戏 力 ”育儿

场景二:孩子抗拒刷牙

典型回应:“不刷牙会长蛀牙哦,到时候牙齿会很痛的!”

用游戏怎么说:你可以先装作顺着孩子的意思。

“太好啦!宝宝今天不刷牙,小虫子又可以在宝宝嘴巴里跳舞啦,我都看到它了!”孩子一听就要照镜子。

你假装很紧张的样子:“哎呀不会吧,宝宝不会要拿牙刷刷牙吧,不要拿不要拿!”孩子肯定不听你的,拿起牙刷就要刷牙。

你装得更害怕:“天呐,太危险了,小虫子快往牙齿左边跑,这里安全!”孩子刷左边。

接着你故技重施:“小虫子往右边跑,这里宝宝刷不到!”

“藏上面藏上面!”“快躲到下面去!”

等到孩子刷完牙吐泡沫的时候,你再说“哎呀,小虫子被你吐出去了”,孩子肯定得意坏了。

孩子为什么听: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好胜心,有了打败你这个目标,他一下子就有了刷牙的动力。

wenno:孩子一闹就忍不住吼他?那是你没试过“游戏 力 ”育儿

场景三:俩小孩抢玩具互不相让

典型回应:“你们俩轮流玩好不好?哥哥让一下弟弟,弟弟先玩”

用游戏怎么说:你不妨试试变成“吵架女巫”,来抢孩子们的玩具。

“吵架女巫来了!我最喜欢看小朋友吵架了,这样我就可以趁机拿走你们的玩具!”

然后你对着他们俩继续说:“千万不要把玩具让给他,不要跟他做好朋友,因为吵架女巫最害怕你们和好,变成好朋友了。”

这样一介入,孩子立马就会联合起来对付你,抢玩具?不存在的,我们是好朋友!

孩子为什么听:孩子喜欢和大人对抗,这个游戏让两个孩子有了“合作”的理由,立马就统一了战线。

wenno:孩子一闹就忍不住吼他?那是你没试过“游戏 力 ”育儿
wenno:孩子一闹就忍不住吼他?那是你没试过“游戏 力 ”育儿

巧用游戏力,育儿难题不再难

用游戏化的方式解决育儿难题,这种养育思路和方法叫做「游戏力」。

游戏力是亲子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提出的育儿理念,它打破了“我是个大人,我要教你道理”的框框,让爸爸妈妈们知道,养育还可以从游戏入手。

当然,游戏力强调的不仅仅是“玩”本身,千变万化的游戏背后,不变的是3大原则:

联结:先用爱与关怀,建立起和孩子的亲密联结,这是他愿意合作的前提;

向内看: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才能用对游戏方式;

轻推:当孩子害怕退缩的时候,不急于一步到位强迫他,而是在接纳的基础上,用游戏的方式轻轻地推动孩子继续向前,在一次次尝试中接近目标。

游戏力不仅是一种育儿方法,更是一种真正看见孩子的方式。

每当你在育儿的过程中感到无力、抓狂的时候,不妨试一试游戏力,另辟蹊径的同时,你也可以创造轻松快乐的育儿环境。

wenno:孩子一闹就忍不住吼他?那是你没试过“游戏 力 ”育儿
wenno:孩子一闹就忍不住吼他?那是你没试过“游戏 力 ”育儿

平时生活中,你可能也有无意中运用到游戏力的场景,这不仅是解决育儿难题的小技巧,更是难得的亲子时光哦~

你平时是怎么和孩子互动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交流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