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麼大的福氣才能讀到經典(家長必讀)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麼大的福氣才能讀到經典(家長必讀)

頌讀經典的時代已經到來。以前整個社會懂得尊重經典,尊重聖賢,孩子走到哪裡都是一種加持。孩子在學堂裡讀經典,回到家裡還是讀經典,因為家裡沒有電視、網絡,家長甚至都不允許孩子看小說,甚至都不允許讀詩詞歌賦,怕影響他讀經典。

有人問讀經的孩子,你在讀經典開心嗎?老師有沒有打你啊?你喜不喜歡學堂啊?喜不喜歡讀經典啊?喜歡讀經典還是喜歡回到原來的學校上學啊?……

本來好好讀經典的孩子,你這樣一問,他馬上就動搖了,就會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的爸爸媽媽那樣認可讀經典,人家不讀經典我為什麼要讀經典?你想想他心裡是什麼感受?

是以在這樣的時代,孩子本來就很難安下心來讀經典,他的心易放難收,你不老實大量,不惟精惟一,念茲在茲,他怎麼可能把經典讀好?

我們這個時代,污染在加劇。如果我們不牢牢把握住讀經典,力度不夠,孩子很難有足夠的免疫力,他很難不被時代所吞沒。你讀經典不老實大量,污染卻是在“老實大量”!孩子出門就是污染。

我過年回家,一路充滿了思鄉之情,坐火車到了我們市火車站,上了一輛中巴車,中巴車上正播放一部警匪片,我就這樣伴随着震耳欲聾的槍戰聲趕到家,下車的時候頭腦已經一片空白。而孩子也在看啊!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麼大的福氣才能讀到經典(家長必讀)

在社會污染不斷加劇的情況下,我們讀經典如果沒有一點力度,随随便便,到了社會上,孩子能抵得住社會的滾滾洪流嗎?亂世用重典,你要加大力度。

在所有的學習裡面什麼最有價值?什麼對孩子的成長最有力道?當然還是經典最有價值最有力道。你教詩詞歌賦有這樣的效果嗎?你教琴棋書畫有這樣的效果嗎?你講故事有這樣的效果嗎?當然也會有一些效果,但比較微小。

這個時代的家長,心态很容易動搖。社會上一有點風吹草動,家長心裡就會七上八下,他對讀經起了疑惑,他開始擔心孩子的前途,擔心孩子在學堂裡有沒有受到周到的照顧,這樣一擔心兩擔心,孩子再回家的時候,他就感覺出來了。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一定會捕捉到家長心理的變化,他一定會表現出不願意上學堂、不願意讀經典給你看!隻要家長有這樣的擔心,認為孩子讀經典痛苦,在學堂裡生活痛苦,孩子一定表現出他很痛苦的樣子給你看,你不要以為你不說他就不知道。有的家長說,我都把孩子送給你了,我還不相信你嗎?不相信你,我敢送嗎?好像也有道理。但是他又時刻在監視學堂的一舉一動,一有點小問題馬上就緊張不安,孩子感冒發燒了,磕着碰着了,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他一緊張,孩子馬上就不願讀書了。因為孩子感覺到家長和學堂不是一條心,他就有空子可鑽。

是以在今天,一個孩子讀經典真的很不容易,首先爸爸媽媽要認同,然後爺爺奶奶還不能阻攔,爺爺奶奶太強勢的話,這個孩子還是讀不了經典。就這樣,社會上如果有一點風吹草動,如哪個私塾有問題了,打孩子了,新聞報道一出來,家長看到了,就開始擔心,孩子讀書狀态就受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孩子在學堂能夠讀多久其實很難說,有的家長信誓旦旦說要讓孩子讀經十年,可是當孩子偶爾出點小問題,他就驚惶失措,匆匆而去。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麼大的福氣才能讀到經典(家長必讀)

一個孩子在我們手裡能夠讀幾年經是不可知的,我們不像體制教育,孩子在那裡跟着大衆一級一級地往上爬,是穩定的,你可以好好規劃,但我們就沒這個條件,是以有時我說我們不是在辦教育,我們是做拯救的工作,救孩子于水火之中!抓上來一個是一個!(衆鼓掌)你好不容易把他抓住了,讓他讀經典,希望他走上正道,但說不定他哪天就走掉了,你再也抓不回來了。

有一個媽媽很堅定把孩子送到我學堂讀經典,剛讀了一天,孩子的奶奶就趕過來大哭大鬧,那種悲痛欲絕的樣子,看上去都有生命危險,是以隻好趕快讓她把孩子領走。那這個孩子他就隻有一天讀經的機會,他的福氣就隻有一天,沒辦法!

是以在這個時代環境下,你不要有太多的妄想,你就老老實實大量讀經典吧,這個孩子來了,我們就一步到位,好好讀經,這樣最對得起他。你教一年《弟子規》,再教一年“三百千”,再講講故事解釋解釋,說不定第三年他就離開了。那什麼對他的一生最重要呢?還是經典對他最重要啊!他在你這裡讀一年,把《學庸論語》會背了,你就對得起他,也對得起他的家長了,對得起家長辛辛苦苦把他送出來讀經典這樣一番苦心了!是以老實大量讀經典并不是圖友善,不是不負責任,而是最負責任!

季謙先生嘗言:"沒有福氣的人是讀不到經的,沒有大福氣的人是不能大量讀經的。"以前聽到這種話,會莞爾一笑,把它當作"王教授式的幽默"。但從事讀經教育越久,越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孩子、一個人、一個家庭,沒有相當的福氣,是讀不了經的。

經是什麼?讀經又是什麼?讀經,與你所接觸、所了解的任何其它教育、其它學習都不一樣,這個不一樣,是根本不一樣,不能相提并論。

讀經,讀的是聖賢之道,天地之道,人類最高明、最深刻、最廣大的智慧,都凝聚在經典之中了。讀經,讀的是聖賢之心,天地之心,與聖賢相契,與天地相合,讓一個平庸凡俗的生命,超拔為一個智慧永恒的生命。其它任何教育或學習,都隻能多多少少、深深淺淺地改變人生,隻有讀經,能夠究竟、徹底地改變人生。

是以古人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是以古人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是以古人說:士乃國之寶,儒為席上珍。

是以古人說: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

是以,你如果以一種漫不經心、遊覽觀光的态度看待讀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一搭沒一搭,那真是小看乎讀經了,過寶山而不入,還不知道寶藏的價值呢。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麼大的福氣才能讀到經典(家長必讀)

如果你在讀經中遇到阻力、幹擾、困難、打擊,那再正常不過了,你要想想,你在幹什麼?你一個凡夫俗子,想要一下子進入智慧的核心,撷取人間最高明的智慧以轉化提升自己的生命,與聖賢為友,成為"聖賢圈"中的一個,談何容易?

你讓孩子學英語,學奧數,學鋼琴,學跆拳道,學炒菜做飯……都不會有人阻攔你,但一讀經,就會有人莫名其妙地冒出來阻攔你。那是當然的,你要從泥坑裡爬出來,那習慣于泥坑安逸的人一定會拖住你不放,不管是好心還是惡意。這時候,你一定要知道,你是幹什麼的——你是讀經的!

如果你在讀經或指導孩子讀經過程中,自身遇到困難,如感覺枯燥啦,孩子哭哭啼啼不願讀經啦,進展緩慢啦,身體出這樣那樣的狀況啦,是以想打退堂鼓,你也要想想,你是在幹什麼?西天取經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你讀經就沒有一點點困難要面對?君子先難而後獲,不經曆風雨,哪得見彩虹?嘗見有人信誓旦旦送孩子到學堂讀經,孩子不幸出了幾天痱子,就大驚失色倉皇而去。你是來讀經的,還是上街買菜?

不久前,季謙先生對讀經師範班同學講話,一開頭就問:

"你有什麼德?有什麼能?能夠讓你放下一切,來這裡這樣純粹地讀書?

"又有什麼德?有什麼能?能夠用這種方式讀書?

"尤其有什麼德?有什麼能?能夠讀這種書?"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麼大的福氣才能讀到經典(家長必讀)

是啊,你有什麼德能,能夠有幸讀到天地間最偉大的書?你又有什麼福氣,能夠認識書中這些最偉大的人,與他們心心相印,把手同行?是以讀經是不容易的,尤其在我們這個讀經傳統已經斷絕近百年的時代。一個人,一個家庭,要想跳出曆史的慣性,時代的窠臼,長久安穩地讀經,真是談何容易,何啻真空現彩鳳,平地起高樓。但是,讀經真的很難嗎?非也!讀經其實又是最容易的。

不是嗎?你如果想要讀經,不需要家财萬貫,不需要高樓大廈,不需要文憑學曆,不需要名師專家,隻要買得起一本書,馬上就可以讀經,馬上就可以教孩子讀經。大都市可以讀經,窮鄉僻壤也可以讀經,簪纓世族可以讀經,寒門子弟也可以讀經。大道至簡,上天是公平的,她讓最高明的智慧可以通過最簡便的途徑來擷取。一個人,一個家庭,隻要想讀經,就可以讀經,無關乎富貴貧賤。素富貴,"讀"乎富貴;素貧賤,"讀"乎貧賤;素夷狄,"讀"乎夷狄;素患難,"讀"乎患難。經無處不可讀焉。

故讀經之難,不在外在條件,而在見識信心。要說平等,這是真正的平等;要說自由,這是真正的的自由。然如此關乎身家性命又簡便可行之事,人卻不肯為不樂為,豈非可歎可憫之至?難怪季謙先生要感歎不讀經的人福氣不夠了!

正心國學教育緻力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敬請關注和轉發,謝謝!感恩!

多一份轉發,人間就會少一份迷惑,

身邊就會多一份溫暖,社會就會多一份和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