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么大的福气才能读到经典(家长必读)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么大的福气才能读到经典(家长必读)

颂读经典的时代已经到来。以前整个社会懂得尊重经典,尊重圣贤,孩子走到哪里都是一种加持。孩子在学堂里读经典,回到家里还是读经典,因为家里没有电视、网络,家长甚至都不允许孩子看小说,甚至都不允许读诗词歌赋,怕影响他读经典。

有人问读经的孩子,你在读经典开心吗?老师有没有打你啊?你喜不喜欢学堂啊?喜不喜欢读经典啊?喜欢读经典还是喜欢回到原来的学校上学啊?……

本来好好读经典的孩子,你这样一问,他马上就动摇了,就会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的爸爸妈妈那样认可读经典,人家不读经典我为什么要读经典?你想想他心里是什么感受?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孩子本来就很难安下心来读经典,他的心易放难收,你不老实大量,不惟精惟一,念兹在兹,他怎么可能把经典读好?

我们这个时代,污染在加剧。如果我们不牢牢把握住读经典,力度不够,孩子很难有足够的免疫力,他很难不被时代所吞没。你读经典不老实大量,污染却是在“老实大量”!孩子出门就是污染。

我过年回家,一路充满了思乡之情,坐火车到了我们市火车站,上了一辆中巴车,中巴车上正播放一部警匪片,我就这样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枪战声赶到家,下车的时候头脑已经一片空白。而孩子也在看啊!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么大的福气才能读到经典(家长必读)

在社会污染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我们读经典如果没有一点力度,随随便便,到了社会上,孩子能抵得住社会的滚滚洪流吗?乱世用重典,你要加大力度。

在所有的学习里面什么最有价值?什么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力道?当然还是经典最有价值最有力道。你教诗词歌赋有这样的效果吗?你教琴棋书画有这样的效果吗?你讲故事有这样的效果吗?当然也会有一些效果,但比较微小。

这个时代的家长,心态很容易动摇。社会上一有点风吹草动,家长心里就会七上八下,他对读经起了疑惑,他开始担心孩子的前途,担心孩子在学堂里有没有受到周到的照顾,这样一担心两担心,孩子再回家的时候,他就感觉出来了。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一定会捕捉到家长心理的变化,他一定会表现出不愿意上学堂、不愿意读经典给你看!只要家长有这样的担心,认为孩子读经典痛苦,在学堂里生活痛苦,孩子一定表现出他很痛苦的样子给你看,你不要以为你不说他就不知道。有的家长说,我都把孩子送给你了,我还不相信你吗?不相信你,我敢送吗?好像也有道理。但是他又时刻在监视学堂的一举一动,一有点小问题马上就紧张不安,孩子感冒发烧了,磕着碰着了,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他一紧张,孩子马上就不愿读书了。因为孩子感觉到家长和学堂不是一条心,他就有空子可钻。

所以在今天,一个孩子读经典真的很不容易,首先爸爸妈妈要认同,然后爷爷奶奶还不能阻拦,爷爷奶奶太强势的话,这个孩子还是读不了经典。就这样,社会上如果有一点风吹草动,如哪个私塾有问题了,打孩子了,新闻报道一出来,家长看到了,就开始担心,孩子读书状态就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孩子在学堂能够读多久其实很难说,有的家长信誓旦旦说要让孩子读经十年,可是当孩子偶尔出点小问题,他就惊惶失措,匆匆而去。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么大的福气才能读到经典(家长必读)

一个孩子在我们手里能够读几年经是不可知的,我们不像体制教育,孩子在那里跟着大众一级一级地往上爬,是稳定的,你可以好好规划,但我们就没这个条件,所以有时我说我们不是在办教育,我们是做拯救的工作,救孩子于水火之中!抓上来一个是一个!(众鼓掌)你好不容易把他抓住了,让他读经典,希望他走上正道,但说不定他哪天就走掉了,你再也抓不回来了。

有一个妈妈很坚定把孩子送到我学堂读经典,刚读了一天,孩子的奶奶就赶过来大哭大闹,那种悲痛欲绝的样子,看上去都有生命危险,所以只好赶快让她把孩子领走。那这个孩子他就只有一天读经的机会,他的福气就只有一天,没办法!

所以在这个时代环境下,你不要有太多的妄想,你就老老实实大量读经典吧,这个孩子来了,我们就一步到位,好好读经,这样最对得起他。你教一年《弟子规》,再教一年“三百千”,再讲讲故事解释解释,说不定第三年他就离开了。那什么对他的一生最重要呢?还是经典对他最重要啊!他在你这里读一年,把《学庸论语》会背了,你就对得起他,也对得起他的家长了,对得起家长辛辛苦苦把他送出来读经典这样一番苦心了!所以老实大量读经典并不是图方便,不是不负责任,而是最负责任!

季谦先生尝言:"没有福气的人是读不到经的,没有大福气的人是不能大量读经的。"以前听到这种话,会莞尔一笑,把它当作"王教授式的幽默"。但从事读经教育越久,越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孩子、一个人、一个家庭,没有相当的福气,是读不了经的。

经是什么?读经又是什么?读经,与你所接触、所了解的任何其它教育、其它学习都不一样,这个不一样,是根本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读经,读的是圣贤之道,天地之道,人类最高明、最深刻、最广大的智慧,都凝聚在经典之中了。读经,读的是圣贤之心,天地之心,与圣贤相契,与天地相合,让一个平庸凡俗的生命,超拔为一个智慧永恒的生命。其它任何教育或学习,都只能多多少少、深深浅浅地改变人生,只有读经,能够究竟、彻底地改变人生。

所以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所以古人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所以古人说:士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所以古人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

所以,你如果以一种漫不经心、游览观光的态度看待读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一搭没一搭,那真是小看乎读经了,过宝山而不入,还不知道宝藏的价值呢。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么大的福气才能读到经典(家长必读)

如果你在读经中遇到阻力、干扰、困难、打击,那再正常不过了,你要想想,你在干什么?你一个凡夫俗子,想要一下子进入智慧的核心,撷取人间最高明的智慧以转化提升自己的生命,与圣贤为友,成为"圣贤圈"中的一个,谈何容易?

你让孩子学英语,学奥数,学钢琴,学跆拳道,学炒菜做饭……都不会有人阻拦你,但一读经,就会有人莫名其妙地冒出来阻拦你。那是当然的,你要从泥坑里爬出来,那习惯于泥坑安逸的人一定会拖住你不放,不管是好心还是恶意。这时候,你一定要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你是读经的!

如果你在读经或指导孩子读经过程中,自身遇到困难,如感觉枯燥啦,孩子哭哭啼啼不愿读经啦,进展缓慢啦,身体出这样那样的状况啦,因此想打退堂鼓,你也要想想,你是在干什么?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你读经就没有一点点困难要面对?君子先难而后获,不经历风雨,哪得见彩虹?尝见有人信誓旦旦送孩子到学堂读经,孩子不幸出了几天痱子,就大惊失色仓皇而去。你是来读经的,还是上街买菜?

不久前,季谦先生对读经师范班同学讲话,一开头就问:

"你有什么德?有什么能?能够让你放下一切,来这里这样纯粹地读书?

"又有什么德?有什么能?能够用这种方式读书?

"尤其有什么德?有什么能?能够读这种书?"

你知道孩子需要多么大的福气才能读到经典(家长必读)

是啊,你有什么德能,能够有幸读到天地间最伟大的书?你又有什么福气,能够认识书中这些最伟大的人,与他们心心相印,把手同行?所以读经是不容易的,尤其在我们这个读经传统已经断绝近百年的时代。一个人,一个家庭,要想跳出历史的惯性,时代的窠臼,长久安稳地读经,真是谈何容易,何啻真空现彩凤,平地起高楼。但是,读经真的很难吗?非也!读经其实又是最容易的。

不是吗?你如果想要读经,不需要家财万贯,不需要高楼大厦,不需要文凭学历,不需要名师专家,只要买得起一本书,马上就可以读经,马上就可以教孩子读经。大都市可以读经,穷乡僻壤也可以读经,簪缨世族可以读经,寒门子弟也可以读经。大道至简,上天是公平的,她让最高明的智慧可以通过最简便的途径来获取。一个人,一个家庭,只要想读经,就可以读经,无关乎富贵贫贱。素富贵,"读"乎富贵;素贫贱,"读"乎贫贱;素夷狄,"读"乎夷狄;素患难,"读"乎患难。经无处不可读焉。

故读经之难,不在外在条件,而在见识信心。要说平等,这是真正的平等;要说自由,这是真正的的自由。然如此关乎身家性命又简便可行之事,人却不肯为不乐为,岂非可叹可悯之至?难怪季谦先生要感叹不读经的人福气不够了!

正心国学教育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敬请关注和转发,谢谢!感恩!

多一份转发,人间就会少一份迷惑,

身边就会多一份温暖,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