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最近網上熱播的《女心理師》,以一個女心理師為主線,展開了在社會中形形色色的心理現象。
菁媽之前學過心理咨詢師,記得老師說過一句話,每天我們在報紙上都看到各種各樣的新聞,在這些新聞當中我們都能感受到背後的心理活動!
每個人每天都有很多的心理活動,但是如果這些心理活動過于偏激,那極有可能就形成了心理問題!
蔣靜是一個30歲的女孩,長得漂亮氣質很好,而且還會彈鋼琴,這在很多人看來屬于人生赢家,但卻不知道蔣靜有非常嚴重的心理問題。她會控制不住自己吃東西,而吃完東西之後又會跑到廁所裡面摳自己的喉嚨,把東西吐出來。
原來蔣靜有一個非常強勢的媽媽,蔣靜的媽媽把她當成了附屬物。
蔣靜媽媽經常對女兒說的話,不斷地在綁架孩子,希望你沒說過
★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你做什麼都得告訴我!
似乎媽媽把孩子生下來,孩子就必須按照媽媽的規劃去生活!
★媽媽就是希望你好,都是為了你好!
很多媽媽都是以為孩子好為名來綁架孩子,讓孩子沒有自由,沒有自己的空間。
★看孩子的日記說我看看!
孩子的日記本來就是記錄一些孩子不想跟别人說的話,而媽媽偷看孩子的日記是對孩子界限的侵害,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不斷地批評貶低孩子,給誰看呢?長本事了,叛逆了!
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别喜歡打壓孩子,希望能夠讓孩子更好地進步,卻不知道孩子在打壓之中,慢慢地就覺得自己不行,自己不好,會非常的自卑,打壓出來的孩子很難成材!
蔣靜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充斥着媽媽的責備,媽媽的壓迫讓她覺得要窒息,她被媽媽困在了以愛為名的家裡面,沒有自由,甚至沒有自我!
後來兩人爆發了非常激烈的争吵,蔣靜被媽媽反鎖在房間裡面,甚至一度想自殺,她覺得自己的30年生活過得支離破碎,沒有目标沒有夢想。
媽媽過于強勢,孩子長大難以逃脫三種結局,很難有出息
沒有主見
因為孩子從小都在媽媽規劃的路徑裡面順暢地走着,是以孩子壓根就經受不了挫折,甚至他沒有自己走路的能力,一旦媽媽老了沒有辦法扶着他走了,他會變得很茫然,沒有目标沒有夢想,自己的一輩子似乎都是按照媽媽的指導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孩子跟父母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感,孩子就沒有辦法建立起自己的獨立的人格,沒有辦法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沒有主見的孩子也很難有創新,以後更難有出息。
孩子會變得很自卑
從小在媽媽的打壓下的孩子會變得非常的自卑。
孩子在小的時候,所有對自己的評價最主要是來源于外人,特别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媽媽總是覺得“孩子笨,孩子傻,孩子不行”,那麼孩子就會認同自己不行的看法,孩子内心覺得自己不好,就會變得很自卑。
長大之後很難主動積極地去跟别人交往,自卑的心理會讓孩子錯失很多的機會,也會讓孩子的生活越過越糟糕!
孩子對未來很悲觀,幸福感極低
知乎上一個高贊的回答,自己的媽媽特别的強勢,虛榮和情緒化。自己上高中時想去香港迪士尼,但父母不允許,媽媽甚至非常意氣風發地說“我不允許你去,你一輩子都不能去,你信不信!”
慢慢的這個網友再也不願意跟媽媽聊天,也不願意跟媽媽多說話,特别是在自己找了男朋友之後,媽媽嫌棄男朋友窮,經常母女之間發生争吵!
下面一個有相同經曆的網友說:自己32歲了,被老媽一路挑對象,挑走了對我好真誠的人,挑中的都是别人的權力地位,帶來的隻有别人對我的看輕和欺騙!
媽媽過于強勢,總是幹預孩子的生活,會導緻孩子對未來是非常的悲觀,而且容易難以獲得幸福感。
是以作為一個媽媽,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成長上面,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愛護,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孩子幫助,而不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孩子,甚至是困住孩子。
最後,送給家長一首紀伯倫的詩:
你們的孩子并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求的孩子。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
盡管他們在你身邊,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把愛給予他們,卻不能給予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建造房舍蔭庇他們的身體,但不是心靈。
因為他們的心靈栖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夢中,你們也無緣造訪。
你們可以努力仿效他們,卻不可以企圖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行,也不會滞留于往昔。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請點選孩子眼睛有問題要及時矯正,權威機構:超過十歲視力很難逆轉
百萬網友給“神仙父母”點贊:支援女兒丁克,不幹預孩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