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心理師之尤娜:每個心理抑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尤娜是一個正上高三的學生,此時的她,正流着淚坐在學校頂樓的天台上,默默地撥通了一個電話,哭着說:“我想自殺!”

電話接通的,是心理咨詢中心,81号心理咨詢師賀頓接了她的電話。

女心理師之尤娜:每個心理抑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一、一個好好的孩子,為什麼會有厭世的想法?

高三意味着什麼?

臨近聯考的壓力,看不完的書、寫不完的作業、老師恨鐵不成鋼的逼迫、家長望子成龍的唠叨,以及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枯燥無趣的生活。

這種生活,要一直持續三年。

細思之下,這種壓力,成年人都未必能承受,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

孩子專注學習,需要一個強大而穩定的大後方的支援,這個大後方,自然就是家庭。

尤娜的家庭,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事了。

高二升高三的那一年,尤娜的父母離婚了。

兩個自以為聰明的中年人,商量好瞞着尤娜,打算一直等到尤娜聯考結束,再把離婚的消息告訴尤娜。

女心理師之尤娜:每個心理抑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他們仍然像往常一樣,一張桌子上吃飯、一個屋子裡居住、一張床上睡覺。

他們自以為角色扮演得很成功。

但關系破裂了就是破裂了,無論怎麼樣,總是會留下破綻。

尤娜無意中聽到他們的争吵,才知道父母已經離了婚。

尤娜這才明白,父親的出差根本不是出差,隻不過是想暫時躲開咄咄逼人的母親。

三口之家,兩個成年人往往互相嫌棄、互相指責,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鬧得唇槍舌劍、雞飛狗跳,天天喊着要離婚散夥。

孩子往往是最希望家庭完整的那一個。

尤娜想盡了一切辦法來挽留父親。

女心理師之尤娜:每個心理抑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二、三口之家,孩子才是最希望家庭和諧的那一個

隻要父母一吵架,尤娜就會做一些事将他們的關注點轉移到自己身上。

比如,去超市偷東西,故意被抓住;幫爸爸削猕猴桃,故意割傷手指,尤娜發現,隻要自己出事,爸爸就再也不提出差的事,也顧不上和媽媽争吵,他們倆會一起留在她身邊關心她、照顧她。

無助的尤娜,不希望家族破碎的尤娜,隻能憑一己之力,采取這些極端的舉動,來維系一個三口之家的表面和平。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尤娜撞見自己的爸爸與同學小哲的媽媽在一起,爸爸不僅開車送小哲的媽媽,還買了一套非常貴重的西裝送給小哲。

女心理師之尤娜:每個心理抑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尤娜的内心自然而然地認為,是小哲的媽媽破壞了自己的家庭。

從那一刻開始,尤娜把憤怒的矛頭指向了小哲。

她開始有意無意地跟小哲作對。

兩人同台表演,尤娜故意摔下舞台,然後誣賴是小哲推了自己;尤娜看見小哲穿着爸爸送的那套西裝,故意在她的西裝上灑上大片紅墨水。

尤娜與小哲之間的沖突,短時間内上升到了不可調和的狀态。

小哲也不是軟弱可欺的孩子,見自己的西裝被弄上紅墨水,氣急敗壞地打了尤娜耳光。

老師信任小哲,同學們同情小哲,就連趕來的爸爸,話裡話外都在大事化了、小事化了、不想追究小哲的責任。

那一刻,尤娜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抛棄了。

女心理師之尤娜:每個心理抑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三、不穩定的家庭關系,才是導緻孩子失去生存信心的最大禍首

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在偏向小哲?

尤娜想不通,想不通自己做錯了什麼。

于是她流着淚爬上了樓頂天台,流着淚向心理熱線打了電話。

幸虧她在心裡崩潰的時刻,打通了這個電話,心理咨詢師賀頓成功地安撫了她的情緒,将她哄到了安全的地方。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但尤娜的靈魂,卻并沒有得到救贖。

因為小哲還在,小哲的媽媽還在,自己的父母就不可能和好。

小哲母親,是紮在尤娜心中極深極深的一根刺。

女心理師之尤娜:每個心理抑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賀頓通過一番引導,終于明白了尤娜不停地針對小哲的原因。

于是她叫來了尤娜的父母,旁敲側擊,曉以利害,終于使尤娜父母開始認真地面對自己的婚姻狀态,反思各自在婚姻中的不靠譜行為。

原來不穩定的家庭關系,才是導緻孩子失去生存信心的最大禍首。

家庭關系破裂的原因,沒有外遇、沒有背叛,僅僅是溝通出現了障礙。

尤娜的爸爸喜歡藝術,尤娜高二那年,他忙着搞雕塑展。

藝術總是貧窮的,尤娜爸爸忙得顧不上家,卻還是分文全無。

尤娜媽媽不能了解丈夫對藝術的熱愛,斥責他不會賺錢、無能。

在尤娜爸爸看來,自己的妻子簡直就是街頭潑婦一般不可理喻,沖動之下,二人辦了離婚手續。

而尤娜爸爸幫助小哲媽媽,僅僅是因為小哲爸爸在世的時候,曾經在尤娜父母下崗的時候幫助過他們。

女心理師之尤娜:每個心理抑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四、孩子為了家庭和諧,什麼事都做得出來,身為父母,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

故事的結局很暖心,尤娜的父母在了解到尤娜反常舉動的原因時,開始嘗試重新接受彼此,嘗試重新營造和諧的家庭關系。

尤娜也在賀頓的指點下,終于明白,家庭不能庇護自己一輩子,每個人,都要學着長大。

這個世上,本來就不存在完美的家庭。

每個家庭,都有它各自的問題。

每一個孩子,都遲早要離開家庭這個保護殼,茁壯地成長。

女心理師之尤娜:每個心理抑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但是,尤娜的故事,僅僅是個故事而已。

現實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美好的結局?

尤其在當下的社會,人心浮躁、追名逐利,又有幾個父母,冷靜地反思過自己的問題、細心地琢磨過孩子的心理需求?

愛孩子,就多關注孩子,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态,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努力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溫馨有愛的大後方,鼓勵孩子勇敢地迎接屬于他們的風浪,茁壯地成長。

這才是對他們最強大最有力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