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經曆的周末假期,很多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心情是複雜的。一方面,孩子在一段學習之後有了休息和活動的機會;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在即将到來的假期太過放松,而自己不能給予有效的幹預導緻孩子在假期退步。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在休息的時間裡有所樂亦有所得呢?
根據早期幹預的原則:幹預是針對每個兒童及其家庭做個别化的服務。康複師在制定幹預計劃和布置居家幹預任務時,根據孩子現有的能力,以及孩子當下個人發展的需要。如果家長想要做些什麼,最好的選擇就是根據康複師給出的假期幹預意見進行練習。

幹預必須是系統的和有計劃的。家長在選擇項目與安排學習時間時,應該考慮孩子對于項目的掌握能力。已經在課堂上掌握的項目則可以利用自然環境中的機會進行泛化。例如:小明在課堂上認識了數字,學習了按數取物。
在去超市時,讓孩子按照數字幫助我們拿取物品。在回家乘坐公共汽車時,可以按照數字找到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在課堂上并未充分掌握要練習的項目,家長就需要安排一個相對集中且充裕的時間。讓孩子在盡可能避免幹擾的情況下學習。
除此之外,如果您實在不知道從何入手,那麼宜童自閉症研究服務中心老師表示: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在自然環境中創造盡可能多的目光、語言交流機會。當孩子表達需求,尋求幫助,主動溝通時盡可能自然地創造對視機會。如蹲下與孩子進行對話。對于有一定表達能力的孩子,可以帶孩子去一些日常的社交活動中。一方面給孩子更多溝通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觀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部分能力較為欠缺。
2.在活動中家長多說,孩子多聽。對于沒有語言或語言表達尚處于單詞,單句的孩子。家長在外出活動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和行為。有目的的講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内容以孩子能聽懂或能仿說的内容給孩子做解說。
3.利用好難得的社交機會。假期的好處在于孩子有了更多和同齡的小朋友,教養者以外的成人社交的機會。家長要利用好這些社交機會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的計劃性,注意以下幾點。
(1)孩子的适應問題。在教育中提倡社交是基于孩子能力,孩子自發進行的。很多家長在為孩子創造機會時,容易忽視孩子是否有能力且有意願去與陌生人社互動動。對于一些适應性較差的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自由探索的時間,讓其先對環境和陌生人有一定的自主判斷。
(2)提前設計的社交場景而非突發奇想。要做到對社交機會的有效利用,就要考慮到孩子在家長所提供的環境中能獲得多少的自主感。例如最基本的打招呼,對于不同的孩子要求也應有所不同,所設計的場景也應有所差别。
主動性較差的孩子,家長可以為其創造被動打招呼的機會,不是發起而是有效地回應他人的問候。這樣的社交機會更加自然,也讓孩子有更多自主感。不适當的場景設計可能在給孩子造成社交受挫的同時也會讓孩子産生逃避社交的行為。
最後,希望所有家長和我們星寶一起度過充實且快樂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