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響孩子脊柱健康的潛伏兇手,一個簡單方法就能揪出

在街邊偶遇一群學生,隻是粗略看一眼,我們通常也能發現:這群學生中,總有一兩個存在一個肩高一個肩矮或姿勢傾斜的問題。

這不僅僅是因為書包太重了,也不是簡單的“長大了就好了”。

這是脊柱彎曲異常,是當下繼肥胖症、近視之後,危害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據估計,我國中國小生脊柱側彎發生率為1%~3%,側彎人數已超過500萬,并以每年30萬左右的速度遞增。

脊柱彎曲異常,青春期生長高峰進展快

脊柱彎曲異常,是一種三維結構畸形,外觀異常是主要的早期臨床表現。

随着畸形的進展,身體軀幹會失去平衡,青春期生長高峰期容易進展。是以,很多國中、高中階段的孩子常出現脊柱彎曲異常。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身高發育基本接近尾聲,主要以脊柱增長為主,而體育鍛煉又較缺乏,固定脊柱正常生理彎曲兩側的肌肉力量不足,再加上坐姿、站姿不正确,很容易造成脊柱彎曲異常發生。

國際上采用Cobb法評估脊柱側彎的程度,通常将Cobb角(在全脊柱正位“X”光片上,通過選擇彎曲兩端最傾斜的椎體,沿其上下終闆做平行線,這兩條線所形成的夾角)≥10°定義為脊柱側彎。

當然,在正常脊柱和脊柱側彎之間,還存在姿态不良。姿态不良通常為Cobb角<10°,出現脊柱側向彎曲、頸椎前傾、圓肩、骨盆前傾、骨盆後傾等。

非結構性脊柱側彎,是暫時性側彎,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複正常,如姿勢性、疼痛性脊柱側彎。

結構性脊柱側彎,是真正的脊柱側彎,按病因學通常分為特發性側彎和其他類型側彎。特發性脊柱側彎發病原因不明,為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中最常見的類型,占比約75~80%。其他類型側彎主要包括先天性脊柱側彎、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和綜合征型脊柱側彎等,可由遺傳因素、代謝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引起。

脊柱是人體的“承重牆”,能調節運動和平衡、支撐人體結構、保護内髒系統,而且其内部有重要的中樞神經系統。一旦出現脊柱彎曲異常,孩子的脊柱外形及功能肯定會受影響,出現腰背痛等,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肺功能等也會受影響。

脊柱側彎,可用三個方法在家自檢

在門診,有太多家長對孩子診斷出脊柱側彎表現出愧疚和後悔。

青春期孩子身體發育最快,脊柱側彎也會加速進展,如果任其發展,Cobb角超過70°甚至100°的側彎,必須進行手術治療,這時手術範圍和麻醉風險對孩子的創傷都非常大。

早發現、早診斷,對脊柱側彎的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

除了觀察孩子肩膀的形态外,家長也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檢查。

1

“4橫1豎”檢查

孩子暴露背部,自然站立,通過5條線判斷孩子的後背是否對稱,5條線可以總結為“4橫1豎”:

影響孩子脊柱健康的潛伏兇手,一個簡單方法就能揪出

雙肩是否等高,頭部是否居中;

左右肩胛骨在脊柱兩側是否對稱,肩胛下角是否等高;

兩側腰凹是否對稱;

兩側髂嵴是否等高(即骨盆是否水準);

棘突連線是否傾斜或偏離正中線。

這5條線有任何1條異常都屬于軀幹不對稱。

2

前屈試驗檢查

這是國際通用、簡便易行的檢查。

影響孩子脊柱健康的潛伏兇手,一個簡單方法就能揪出

讓孩子腳跟并攏,雙腿伸直,軀幹前屈90°,雙手合十,上肢垂直于地面,家長觀察脊柱兩側是否對稱。

如果有脊柱變形和肋骨擡高,會出現兩邊不對稱,在醫學上稱為“剃刀背畸形”,考慮存在脊柱側彎的可能,則需要去醫院進一步明确。

3

軀幹旋轉測量儀檢查

有條件的情況下,家長還可以通過脊柱旋轉測量尺(Scoliometer)進行測量。

孩子保持前屈試驗姿勢,以軀幹旋轉測量儀自上而下測量孩子脊柱胸段、胸腰段、腰段,記錄最大偏斜角(ATR)及部位,如背部不對稱最嚴重處超過 5°時,讓孩子進行脊柱運動試驗,使之緩慢地做脊柱前屈、背伸、左側彎、右側彎和左右扭轉運動各兩次,然後恢複前屈試驗。

家長再次對孩子進行測量。如果ATR結果仍超過5°,則高度疑似脊柱側彎,但最終對脊柱側彎的确診,還要依靠X線的檢查。以上方法也是目前孩子在學校接受脊柱側彎現場篩查的大緻流程。

影響孩子脊柱健康的潛伏兇手,一個簡單方法就能揪出

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對脊柱側彎的篩查,并已将脊柱側彎篩查項目納入每學年或新生入學正常體檢内容。

醫生根據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的進展情況,提供個性化的防控健康宣教和分級轉診。醫生将脊柱側彎篩查結果進行大緻分類,并及時回報給受檢學家長和學校。

影響孩子脊柱健康的潛伏兇手,一個簡單方法就能揪出

對于“正常”的受檢者,不需要進行幹預,繼續保持健康行為,參加年度篩查監測;

“姿态不良”者,無需轉診,需改變不良行為,增加體育鍛煉,定期複篩;

“脊柱側彎”者,篩查機構和學校應将其篩查異常結果告知家長,并建議至正規醫院專科門診就診。

側彎治療:個性化的閉環管理

在完成脊柱篩查工作後,醫生需對脊柱側彎進行精準管理和科學矯治。對姿态異常者,建議其改變不良姿态和高危行為。

對于考慮脊柱側彎的孩子,需要進行脊柱全長X線,左右側屈X線(Bending位),有些還需行CT、核磁共振甚至全身檢查明确診斷。

脊柱側彎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觀察、理療、中醫正骨、形體治療、牽引治療等,但真正比較肯定的、公認有效的非手術治療還是支具治療。目前,體育運動療法成為治療輕中度側彎的“新寵”,開展個性化脊柱核心肌群鍛煉的護脊運動或動作具有其特殊優勢。

當然,脊柱側彎的類型、分型和患者的年齡等因素都會決定具體手術方案的制定,需要進行個性化管理。整體來講,通過脊柱側彎的篩查,危險因素的分析,脊柱側彎的防控,側彎患者的随訪,最終形成篩查-預防-幹預-再評估的防治閉環,為每個孩子“把故事講完整”。

讓孩子遠離側彎,挺起脊梁

脊柱側彎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女性更常見,約為男性的1.5~2倍)、年齡(青春期高發)、有側彎家族史。此外,姿态不端正、用力不比對、缺乏體育鍛煉、身材瘦長也是脊柱側彎的誘因。

孩子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應當學習脊柱健康知識,改變久坐行為,糾正不良站姿和坐姿。

父母可陪伴孩子加強體育鍛煉,建議孩子使用雙肩式背包,均衡營養;學校可以開展脊柱教育課程、配合完成脊柱篩查、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調整課桌椅高度;同時,媒體網絡及社群應加大脊柱健康相關标準和知識的科普宣教力度,建立支援性社會環境。

做好兒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監測工作,早期發現影響孩子脊柱健康的高危因素,讓孩子遠離側彎,挺起脊梁,将中國小生的脊柱側彎患病率壓低,讓本可能側彎的孩子不側彎、讓本需要手術的孩子不手術、讓大手術的孩子小手術,我們還需要共同努力。

作者|國家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防控工作組組長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 劉海鷹

策劃|譚嘉 餘運西

編輯|範洪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