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6歲入宮4個月封後,多次力挽狂瀾,她若不死,晚清曆史能改寫

清朝一共296年的曆史,一共12位皇帝,清朝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它鼎盛的時期,也有它衰亡的時期,清朝鼎盛時期出現了“康乾盛世”,清朝衰敗的時候,出現了慈禧太後掌權47年的曆史,對清王朝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除了慈禧太後推動清朝的發展之外,還有一位太後,也起到了力纜狂瀾的作用,有時候慈禧太後都害怕她,她就是慈安太後。

1852年,16歲的鈕祜祿氏被選秀入宮,入宮以後被封為嫔,由于門第比較高,在入宮4個月後,鈕祜祿氏已經爬到了皇後的位置,在清朝是絕無僅有的,從此鈕祜祿氏就開始了,總理六宮,母儀天下的生涯。後宮佳麗三千,作為後宮統領,無風還要起三層浪,曆史上被廢黜的皇後數不勝數,而鈕祜祿氏卻笑到了最後。

16歲入宮4個月封後,多次力挽狂瀾,她若不死,晚清曆史能改寫

(電視劇中《大太監》邵美琪飾演的慈安太後)

鈕祜祿氏很勤儉,她非常喜歡傳布衣服,不喜歡绫羅綢緞,她還要每年親手給鹹豐做一雙鞋,她經常和後宮的嫔妃說,臣子們送的東西不要收,我們多接受一份禮物,老百姓多一份饑寒,有時候趕上她的生日,大臣們送來的禮物,鈕祜祿氏一概拒絕,從來不通融,她平時的一舉一動,都遵守各種封建禮法,從來不疾言厲色對待下人,鹹豐皇帝對她很敬重。

16歲入宮4個月封後,多次力挽狂瀾,她若不死,晚清曆史能改寫

(電視劇中《大太監》米雪飾演的慈禧太後右)

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大沽,兵進天津,直逼通州,欲進犯北京,鹹豐帶着妻妾和孩子以“狩獵”的名義,逃到熱河行宮,由于鹹豐沉溺于聲色當中,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第二年鹹豐病逝,鹹豐臨終前安排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協助同治皇帝處理一切政務。并授予慈安“禦賞”印象,授予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掌管。

16歲入宮4個月封後,多次力挽狂瀾,她若不死,晚清曆史能改寫

(電視劇中《大太監》米雪飾演的慈禧太後)

後來,野心勃勃的慈禧,聯合恭親王,拉攏慈安,發動了“辛酉政變”,政變成功以後,兩宮垂簾聽政,一般日常事務由慈禧處理,遇見朝廷大事,還是由慈安做決定,以慈安為主的垂簾聽政時期,主要是以節儉為主,她常以太平軍未滅為由,駁回一些大臣奏請大興土木重修圓明園的奏折,慈安和慈禧配合密切,在朝廷中重用恭親王、文祥、倭仁等重臣,還重要了一批優秀的漢族将領,比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在同治年間出現了“中興之象”。

16歲入宮4個月封後,多次力挽狂瀾,她若不死,晚清曆史能改寫

長期以來,慈安給人一種過于忠厚老實,缺乏政治才幹,什麼事情都依賴慈禧,這樣的假象,實際上慈安出身于官宦之家,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她當皇後的這五年中,清朝遭遇了嚴重的内憂外患,慈安在憂患中成熟,也在憂患中增長了閱曆。《庸庵筆記》記載“誅殺陷城失地、臨陣脫逃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将驕蹇貧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16歲入宮4個月封後,多次力挽狂瀾,她若不死,晚清曆史能改寫

丁寶桢殺慈禧心腹太監安德海,就是慈安下的指令,當時慈禧有意袒護安德海,慈安态度堅決,下令就地正法,在濟南殺掉了安德海,當時朝野上下,人心大快。慈安的存在對慈禧有着相當的震懾作用,安德海一死,慈禧喪失了心腹,也讓她顔面掃地,不由得對慈安心生嫉恨。

公元1881年,慈安太後在鐘粹宮突然去世,享年45歲,慈安太後的離去,讓兩宮垂簾變成了慈禧獨掌乾坤,然而慈禧太後和慈安卻不一樣,慈禧太後喜歡奢靡享受,更加劇了清王朝的衰敗,如果慈安太後不死,還能牽制慈禧,清朝的曆史将被改寫,能多延續幾年沒有多大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