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安十二時辰》程參為何對詩賦如此癡迷,因為唐代以此取士

《長安十二時辰》程參為何對詩賦如此癡迷,因為唐代以此取士

《長安十二時辰》中,程參的遭遇可謂悲催,剛出場就飽嘗了牢獄之苦,但這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其坐騎被殺、詩文被毀,怒而殺人。那些詩賦究竟有何重要意義,竟然讓一個文弱書生怒而殺人呢?實際上,那些詩賦不是簡單的陶冶心情之作,而且唐代文人的近身台階。

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科舉制度創立。隋炀帝大業年間始設進士科。貞觀元年(627年),太宗“盛開選舉”,仿效隋朝用考試方法來錄用官吏。唐在隋進士科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秀才、明經、明法、明書、明算六科,廣泛網羅各種人才,希望以此選用不同特長的各色人等。?  

《長安十二時辰》程參為何對詩賦如此癡迷,因為唐代以此取士

武則天一朝開始取士先考詩賦

為了給出身于庶族的詩人文士廣開友善之門,唐代進士應試的一個主要内容乃是詩賦,而作出這個大膽舉措的人正是中國曆史上的惟一女皇——武則天。貞觀一朝,武則天長期侍候于太宗身邊,加之她聰穎好學,深谙人才之重要。顯慶五年(660年),她受高宗委托決百司奏事,“大崇文章之選,破格用人”。?  稱帝後,武則天的一個大手筆就是改革進士科内容,以詩賦取士。《舊唐書·選舉志上》載:?永隆二年(681年),考功員外郎劉思立建言,明經多抄義條,進士惟誦舊策,皆亡實才,而有司以人數充第。乃诏自今明經試帖粗十得六以上,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

《長安十二時辰》程參為何對詩賦如此癡迷,因為唐代以此取士

衆多學子精研詩賦以求晉身

“試雜文”主要是試詩賦,以甲賦、律詩(五言律詩,限定十二句)為考試内容。此後十餘代皇帝“因而不改”,《舊唐書·楊绾傳》載,天寶十三載(754年),“玄宗禦勤政樓,試博通墳典、洞曉玄經、辭藻宏麗、軍謀出衆等舉人,命有司供食,既暮而罷。取辭藻宏麗外,别試詩賦一首。制舉試詩賦,自此始也”。  

受帝王之心影響,天下士子尤其是廣大庶族寒士都傾心于詩歌學習與鑽研并樂此不疲。孟郊在貞元十二年(796年)進士及第(時46歲)後,特意寫下《登科後》抒發愉快心情:?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長安十二時辰》程參為何對詩賦如此癡迷,因為唐代以此取士

還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反對以詩賦取士的大臣中,不少人也是通過詩賦而登進士科。如楊绾曾上書唐代宗稱:有些進士“背誦當代之詩,長而博文”卻不通曉諸子百家,要求停止以詩賦取士。但楊绾本人卻是在天寶十三載(754年),以詩賦的華美得寵于唐玄宗而登科。  

《長安十二時辰》程參為何對詩賦如此癡迷,因為唐代以此取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