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康熙去世,雍正到底是“遵照即位”、“矯诏奪位”還是“無诏篡位”,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清宮謎案。

一直以來,關于雍正的即位一直是衆說紛纭,因而也就此留下了“清宮八大疑案”之“雍正登基之謎”,而其核心點就在康熙的傳位诏書上。

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這是康熙傳位诏書,關于傳位安排的内容,這份内容也基本可以否定民間流傳的将“傳位十四阿哥”該為“傳位于四阿哥”的說法,關于此,已經有衆多的解釋說明,在此不做贅述。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而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另外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份诏書是在康熙去世前完成還是在康熙去世後完成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去世,十一月二十,雍正登基,期間經曆了七天時間,而康熙遺诏的漢文部分也是在雍正登基後公布的,距離康熙的去世也過去了七天的時間。

如果是同一時間完成的,為什麼不同時拿出來,還非要等到雍正登基之後再公布呢。并且現存诏書的滿文部分均大面積的破壞,為何還要保留完整的漢文部分,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麼。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而最讓人感到疑惑的是,雍正是在康熙去世前三天被派到天壇祭天,康熙去世當晚由天壇出發,第二天上午才打到暢春園,這中間“消失”的十多個小時他去了哪裡,做了什麼,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謎團,因為重新起草一份诏書完全有這個時間和機會,可最終的結果卻又滿漢文的诏書沒有同時公布,并且滿文诏書大面積損壞。

正是因為有如此多的未解之謎,才使得雍正的即位變得撲朔迷離,就此成為至今尚未破解的清宮謎案。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不過我更認為雍正應該是正常即位而不是篡位。

一來,前文中也說了,康熙在臨終前安排雍正代表自己祭天,此前都是康熙親自前往或者安排早先的太子胤礽前往,可見康熙已經将雍正視為了自己的接班人。

二來,康熙去世的時候,除了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以及前往天壇的雍正,其餘的皇子都在康熙身邊,當然還有一個“外人”就是康熙的小舅子、當時的九門提督隆科多,雍正的即位後他的兄弟們并沒有激烈的反抗,隻是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也說明最終的過程是相對溫和的,并不過激也不過分。

當然,也不應該忽視隆科多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甚至可以說,隆科多的支援才是雍正順利登基的最大保證,其作用超過了康熙的遺言或者是遺诏。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而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康熙的安排和考量,那就是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四阿哥胤禵曾回到了北京,卻在短暫停留後被康熙重新派到了西北。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叛亂,康熙封胤禵為大将軍王,帶領朝廷十多萬兵馬前往西北,平定了叛亂。康熙六十年(1721年),胤禵回到北京複命,就在當時所有人包括十四阿哥胤禵本人都以為立下如此大功後,胤禵必然會被康熙留在北京,坐等康熙去世,由他繼承皇位,但是康熙最終的安排卻是,胤禵在北京短暫停留三個月後,被重新派駐到了西北,直至康熙去世後,才由雍正将其召回,康熙始終未再召其回京。

從這個方面來看,康熙心中的繼位人選,卻是應該是雍正,并非十四阿哥胤禵,甚至可以說在京城中的三阿哥胤祉的可能性都要高于十四阿哥。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盡管十四阿哥手握重兵,但是完全沒有造反奪位的可能。

首先,此時的雍正名分已定,十四阿哥的影響力明顯不足。

十四阿哥胤禵隻是一個帶兵打仗的将領,并不是割據一方的軍閥,在他的軍隊中,從軍官到士兵,都是吃着皇糧,服從皇命的。是以,即便是十四阿哥自己想要造反,軍中上下并不會完全的支援他,甚至在其軍隊管理系統的内部就會遭到巨大的抵制和反對,想要造反,争取軍中支援,難度極大。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其次,十四阿哥胤禵還要面對一個非常重要的對手,那就是年羹堯。

橫在十四阿哥前往京城道路上的最大對手,便是當時的川陝總督年羹堯。年羹堯不僅掌管着西北大軍的軍需糧草的供給,成為十四阿哥最大的掣肘,同時年羹堯是總督、巡撫職責一肩挑,行政權、軍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加上他是雍正的藩邸故人,十四阿哥想要通過年羹堯以及他轄管的陝甘地區,是難上加難的。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再次,就是從西北到北京山高路遠,京畿地區還有重兵把守。

從西甯到北京長達數千裡的路程,大軍一路摸爬滾打,至少也要行進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到達北京的時候早已是人困馬乏,戰鬥力也是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即便不算沿途的征戰與抵抗,單是京畿地區的防衛力量,就是十四阿哥的西北軍隊難以招架的,除了分布在京畿附近的八旗軍隊的精銳主力,還有豐台大營等京城衛戍力量,城内還有隆科多同齡的兩萬多人的軍隊,這些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裝備精良,戰鬥力極強,必然也是十四阿哥無法逾越的。

最後,還不應忘記的是,十四阿哥自己去了西北,但是他的家人還都在北京。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是以,當時的十四阿哥胤禵不敢也是不會用造反的方式來反對雍正,争奪皇位,即便是真的起兵造反,也注定是難以成功的,這一點不管是康熙還是雍正,以及十四阿哥胤禵本人,都是心知肚明的。于是在雍正登基後,馬上将十四阿哥胤禵進行了召回,而胤禵也沒有做任何的反抗,直接回到了北京,進而被雍正奪下了兵權,并發配去看守皇陵,至此開始了其縱貫雍正朝十三年的沉淪歲月,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之後才得以重獲自由。

康熙傳位給雍正,為何不擔心手握重兵的十四阿哥胤禵造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