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劉禅為何能穩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麼看呢?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病逝于白帝城。臨死前,劉備召見了劉禅、諸葛亮、李嚴等人。

劉備語重心長地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華十倍于曹丕,你一定可以安定蜀國,成就一番大事。如果我那個兒子,能輔佐好,就輔佐;如果不能,你就取而代之吧。

說完後,劉備又跟劉禅說:你對待丞相,就要像對待父親那樣。

三國時,劉禅為何能穩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麼看呢?

諸葛亮聽到後,感動不已,淚流滿面,回答道:我一定竭盡全力,用我的忠節保證,輔佐幼子,直到我死。

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劉備不僅将劉禅托付給了諸葛亮,還将蜀漢政權一并交給了諸葛亮,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遺命,剿滅曹賊,匡複漢室,還于舊都。

然而,諸葛亮沒能完成劉備的遺命,蜀漢在劉備死後四十餘年,終究還是亡了。

那麼,劉禅為何能穩坐皇位四十餘年呢?

在這篇文章中,我就來給大家仔細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由于諸葛亮的輔佐。

三國時,劉禅為何能穩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麼看呢?

劉備死後,劉禅即位,改元建興。很快,劉禅就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并允許他開府治事。不久,又讓諸葛亮領益州牧。用通俗的話解釋,劉禅是将蜀漢政權全部交給了諸葛亮。用劉禅的話說,是“政則葛氏,祭則寡人”,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和政治有關的事交給諸葛亮,祭祀則由我來。用陳壽的話,是“政事無具細,鹹決于亮。”

總之一句話,劉備死後,蜀漢政權自此進入了“諸葛亮時代”。

而諸葛亮我們都知道,他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是相當厲害的人物。在《三國演義》裡,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簡直就是“神一般的人物”。每次蜀漢将領帶兵打仗時,諸葛亮都會給他們留下一個“錦囊妙計”,并囑咐他們,不到危險時刻,不要打開。

三國時,劉禅為何能穩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麼看呢?

當然了,曆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并不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否則也不會“六出祁山”,每次都無功而返了。但是諸葛亮的治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曆史學家都認為,蜀漢是魏、蜀、吳三國中,治理得最好的國家。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蜀漢上下同心同德,沒有一個貪官污吏,沒有一個人抱怨不公,民風淳樸善良,達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境界。

此外,諸葛亮堅持“連吳抗曹”的戰略,這就讓解決了蜀漢的後顧之憂,他則可以放心地去攻打曹魏。

由于長年辛勞,諸葛亮于公元234年逝世于五丈原,帶着永遠的遺憾,與世長辭!

也就是說,從公元223年到公元234年,蜀漢因為有諸葛亮的存在,而穩如泰山。劉禅則安穩地當了11年的皇帝。

第二,劉禅非昏庸之君。

三國時,劉禅為何能穩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麼看呢?

劉禅這個人,曆來就被說成了“扶不起來的阿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他崇信小人,不理朝政,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

其實,劉禅是“庸”而不“昏”,他的智商是正常的。

這樣說有證據嗎?我的回答是有。劉備死前,諸葛亮對他說,幼子“智量甚大”,進步又快(增修過于所望)。諸葛亮為人正直,絕不是溜須拍馬之人。既然劉禅正常,能當四十餘年的皇帝,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第三,蜀漢非速亡之國。

蜀漢的根據地,指的就是益州。而益州,自古以來,都是山路崎岖,關隘險要,是易守難攻的。曹魏想攻下蜀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此外,蜀漢還有很多能人智士,比如蔣琬、費祎、姜維等,他們都在拼命地保衛蜀漢,這也延緩了蜀漢滅亡的時間。

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