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时,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么看呢?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死前,刘备召见了刘禅、诸葛亮、李严等人。

刘备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华十倍于曹丕,你一定可以安定蜀国,成就一番大事。如果我那个儿子,能辅佐好,就辅佐;如果不能,你就取而代之吧。

说完后,刘备又跟刘禅说:你对待丞相,就要像对待父亲那样。

三国时,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么看呢?

诸葛亮听到后,感动不已,泪流满面,回答道:我一定竭尽全力,用我的忠节保证,辅佐幼子,直到我死。

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刘备不仅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还将蜀汉政权一并交给了诸葛亮,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遗命,剿灭曹贼,匡复汉室,还于旧都。

然而,诸葛亮没能完成刘备的遗命,蜀汉在刘备死后四十余年,终究还是亡了。

那么,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余年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就来给大家仔细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由于诸葛亮的辅佐。

三国时,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么看呢?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很快,刘禅就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并允许他开府治事。不久,又让诸葛亮领益州牧。用通俗的话解释,刘禅是将蜀汉政权全部交给了诸葛亮。用刘禅的话说,是“政则葛氏,祭则寡人”,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和政治有关的事交给诸葛亮,祭祀则由我来。用陈寿的话,是“政事无具细,咸决于亮。”

总之一句话,刘备死后,蜀汉政权自此进入了“诸葛亮时代”。

而诸葛亮我们都知道,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在《三国演义》里,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简直就是“神一般的人物”。每次蜀汉将领带兵打仗时,诸葛亮都会给他们留下一个“锦囊妙计”,并嘱咐他们,不到危险时刻,不要打开。

三国时,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么看呢?

当然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否则也不会“六出祁山”,每次都无功而返了。但是诸葛亮的治国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蜀汉是魏、蜀、吴三国中,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上下同心同德,没有一个贪官污吏,没有一个人抱怨不公,民风淳朴善良,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境界。

此外,诸葛亮坚持“连吴抗曹”的战略,这就让解决了蜀汉的后顾之忧,他则可以放心地去攻打曹魏。

由于长年辛劳,诸葛亮于公元234年逝世于五丈原,带着永远的遗憾,与世长辞!

也就是说,从公元223年到公元234年,蜀汉因为有诸葛亮的存在,而稳如泰山。刘禅则安稳地当了11年的皇帝。

第二,刘禅非昏庸之君。

三国时,刘禅为何能稳坐皇位四十多年?你怎么看呢?

刘禅这个人,历来就被说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他崇信小人,不理朝政,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其实,刘禅是“庸”而不“昏”,他的智商是正常的。

这样说有证据吗?我的回答是有。刘备死前,诸葛亮对他说,幼子“智量甚大”,进步又快(增修过于所望)。诸葛亮为人正直,绝不是溜须拍马之人。既然刘禅正常,能当四十余年的皇帝,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第三,蜀汉非速亡之国。

蜀汉的根据地,指的就是益州。而益州,自古以来,都是山路崎岖,关隘险要,是易守难攻的。曹魏想攻下蜀汉,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此外,蜀汉还有很多能人智士,比如蒋琬、费祎、姜维等,他们都在拼命地保卫蜀汉,这也延缓了蜀汉灭亡的时间。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关注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