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重要物資:中國豬毛對反法西斯戰争居功甚偉!

1840年鴉片戰争之後,中國步入近代落後挨打的歲月。在簽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背景之下,晚清經濟嚴重受制于外國列強之手。傳統手工業、小農經濟産業和民族工商業的發展舉步維艱。但就在這特殊年代裡,一個不起眼的産業逆風而上,不但火遍全國,并且漸漸的額壟斷了整個國際市場,成為即便歐美工業強國也無法避開的中國産業。

二戰重要物資:中國豬毛對反法西斯戰争居功甚偉!

豬鬃,即豬脊背上的剛毛,在中國古代又叫“剛鬣”。因其特殊的材質,晚清之前便被許多家庭用于制作刷毛,然而大多自用,并不外賣。但是随着工業革命的到來,豬鬃因其韌性好、吸附性強等特點,成為諸多日用品的刷毛材料,身價驟然增長。

二戰重要物資:中國豬毛對反法西斯戰争居功甚偉!
二戰重要物資:中國豬毛對反法西斯戰争居功甚偉!

二戰爆發之後,美國政府于1940年将豬鬃與軍火列位同等重要的A級戰略物資,并長期交由精銳航空部隊飛虎隊護送。飛虎隊從中國西南起飛,将豬鬃運輸至印度,再轉運到美國本土。這條航線途徑海拔8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因失事率高而被成為死亡航線。

二戰重要物資:中國豬毛對反法西斯戰争居功甚偉!

豬鬃之是以能讓美軍如此青睐,是因為由豬鬃制成的刷子不僅能夠用于刷漆維護武器外表,并且對槍管和炮筒内壁維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戰的許多槍支和火炮在發射過彈藥後,會有一部分火藥燃燒後殘留物會附着在槍管和炮筒内壁,如果不及時清理,會縮短大炮的壽命,甚至影響射擊精度。這需要專門的刷子進行清理,刷毛必須是能夠耐高溫、耐潮濕、滿足一定的強度、不易斷裂,不打結的。要想滿足這麼多條件,豬鬃是最佳的選擇。

二戰重要物資:中國豬毛對反法西斯戰争居功甚偉!

時至今日,科學家們依舊未能找到一種人工材料替代豬鬃,可見它的獨特性是何等顯著。正是因為豬鬃産業的重要戰略意義,民國年間雖然政壇變幻頻繁,曆任政府卻始終對豬鬃十分關注。在四川等養豬大省,政府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減免稅收等鼓勵措施,甚至設立了保護中小養豬業主的貿易所。到了1933年的時候,中國已經有了完備的豬鬃檢驗與購銷體系,成功實作了标準化生産。1937年時,豬鬃産業出口收益,為中國帶來了2792萬元的外彙流入,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意義非凡。

二戰重要物資:中國豬毛對反法西斯戰争居功甚偉!

二戰期間,中國與美英等國結成反法西斯同盟,簽訂了一系列貸款協定,獲得了總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貸款,采取了“易貨償債”的方式向盟國出口急需支援的物資。這些急需物資諸如桐油,稀土,橡膠等,然而最為重要的還是豬鬃。看似小小的豬鬃卻成為中國抗戰時代,無比重要的産業支柱,幫助中國軍民挺過了最艱難的時代,赢得了最後的勝利。

二戰重要物資:中國豬毛對反法西斯戰争居功甚偉!

抗戰勝利之後,中國一躍成為聯合國五大國之一,赢得了無可争議的世界強國地位。這源于那個時代的中國全體軍民堅韌不拔的付出,不僅是前線浴血奮戰的将士們,亦包括了各行各業堅持到底的人們。那些默默喂養、刮毛和加工的豬鬃産業一線操作百姓,同樣是為中國赢得那場戰争勝利的英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