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眉山這個村被千億快遞彩蛋“砸中”,難道隻是運氣好?

被千億快遞彩蛋"砸中"的正山口村,難道隻是運氣太好?記者進村采訪後不禁感歎,看來好運氣總是青睐有準備的人。作為眉山市第一家由村集體經濟"操刀"營運的鄉村快遞超市,正山口村為破解鄉村物流"最後一公裡"難題所作出的嘗試和努力值得點贊。

留在城市還是傳回鄉村? 對被媒體稱為"千億快遞女孩"的張富熔來說,村裡的快遞超市開業,為自己心中加上了一個砝碼,天平傾斜。 這個甜美溫柔的90後女孩,大學畢業後就到上海闖蕩,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和便利。 今年7月,她下定決心返鄉創業,利用網絡打開果園銷路是她走出的第一步。

吃過中午飯,王學貴将兩大筐柑橘愛媛搬到村裡的快遞超市。一整個下午,他都坐在快遞超市門口,按照大中小不同等級,慢條斯理地将一個個頂着鮮葉的柑橘裝箱打包。

眉山這個村被千億快遞彩蛋“砸中”,難道隻是運氣好?

記者在快遞 超市的一個小時,不時有人來寄柑橘。一位江西口音的大哥,捧着滿滿一筐剛下樹的柑橘進來。"選了些好的,寄給江西的朋友,讓他們嘗嘗。 "這位大哥名叫張應香,是一位水果收購商,3個月前從江西到了正山口村。他告訴記者,今年已經發走了170萬件愛媛到北京市場,基本每天都要發一個車。

這是張應香第三年到正山口村了。"這次來發現村裡有了快遞超市,算是一個大驚喜了。 "張應香連呼沒想到。

多輪磋商快遞超市進村

半年集體收入10萬元

快遞超市是個新事物,要如何營運?村兩委多番調研,決定将其作為村集體經濟的項目,由村上營運。說幹就幹,村集體将閑置的村辦公用房收拾妥當,拿出5萬多元資金購買了一輛貨車,專門用來轉運快遞包裹。

眉山這個村被千億快遞彩蛋“砸中”,難道隻是運氣好?

圖為 正山口快遞超市内鄒麗芬在打包。

取件友善了,村民購物的熱情明顯也增加了。據介紹,快遞超市開業半年來,正山口村快遞包裹進村量從之前的每天50件左右增加到了200多件。而每派一件,村集體可以從快遞公司處獲得7角的派送費。

說起快遞超市提供的物流包裝耗材,那也是村兩委跑遍了眉山周邊的包裝廠,精心選出來的。"一箱10斤左右,發北京算上包裝盒一共13元。"鄒麗芬說,這個價格比周邊鄉鎮要便宜2元左右。

正山口村經驗可複制

但快遞進村仍有三難

周紫銳介紹,目前眉山快遞鄉村網點的營運主要有四種模式:一種是依托農村信用合作社進村網點,一般設在村裡的小超市,這種網點隻承擔代收代發業務,類似于城市社群的菜鳥驿站,目前眉山全市有10個左右這樣的鄉村菜鳥驿站;第二種是中國郵政郵車與快遞合作,對一些較為偏遠業務量較小的鄉鎮,有快遞公司沒有設點的,則委托郵車派送進村;第四種是快遞公司之間合作,在一些業務量較大的鄉村設點,目前大概有30多個;第四種就是正山口村模式,通過集體經濟營運鄉村快遞網點,目前全市已經有2家。

眉山這個村被千億快遞彩蛋“砸中”,難道隻是運氣好?

随着鄉村道路、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村群衆盼望更高效的物流服務,但為啥快遞進村仍然不容易呢? 周紫銳分析說,目前快遞進村仍然有以下三大難處:

從物流行業看,近年來各大快遞公司為了占領市場佔有率,大打價格戰,快遞從成都轉運到眉山收件人手中,每一件的轉運費用大概隻有1.1元,由眉山市、縣、鄉鎮幾級轉運點分享,運輸、分揀、派送,越往下走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是以各大快遞公司一般都停在鄉鎮這一級。

從鄉村看,并不是所有的村都能支撐起一個網點的業務量,如果人口不多人氣不旺,派件數和收件數太少,快遞公司算不過來賬自然不願意投入人力物力布點,村集體經濟也不一定能像正山口村一樣實作盈利。

周紫銳認為,對于人口相對稀疏的西部農村地區,目前僅依靠市場這隻手,打通鄉村物流"最後一公裡"難度不小;而鄉村物流體系建設具有公益屬性,政府應該制定支援政策,鼓勵快遞公司、集體經濟等布局鄉村快遞網點,讓鄉村物流更加通暢高效,為鄉村振興注入動力。

來源:農民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