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部呈現中國白話散文百年狀态文學史《中國白話散文百年史》在“散文故鄉”眉山舉行分享會

第一部呈現中國白話散文百年狀态文學史《中國白話散文百年史》在“散文故鄉”眉山舉行分享會

分享會現場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

近日,第一部呈現中國白話散文百年狀态的文學史——《中國白話散文百年史》面世。該書将百年白話散文的發展脈絡提煉為“啟蒙、救亡、革命、新啟蒙、新人文、在場”等六個關鍵詞,讓讀者透過這些關鍵詞,一窺中國白話散文的百年風貌。

12月12日,在“散文故鄉”四川眉山,針對該書舉行了一場分享會,《中國白話散文百年史》的主編以及來自省内外近60位專家學者、散文作家參加了分享。

第一部呈現中國白話散文百年狀态文學史《中國白話散文百年史》在“散文故鄉”眉山舉行分享會

圖據網絡

眉山是“散文的故鄉”。唐宋散文八大家,眉山占了三家,兩宋時期眉山進士多達880位。“從‘三蘇’算起,眉山在散文世界裡已經風光了一千年,今天這個活動,就是短暫的一百年向漫長的一千年的一個緻敬。”四川省作協創研部主任、著名作家馬平表示,不僅如此,眉山還是在場主義散文運動的誕生地,是以來到眉山參加此次活動,可以說一腳踏進了白話散文和文言散文這兩個領地。

“來到散文文脈的地方來做散文分享,我是很惶恐的。這次活動也可以說是現代散文千年文脈的‘還鄉’活動,也是一場朝聖活動。”分享會上,《中國白話散文百年史》主編、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唐小林教授對該書的一些情況做了具體分享。

唐小林表示,自己之是以來主編這本《中國白話散文百年史》,主要是受到時代的感召。這一百年發生了什麼?在動筆之前,唐小林一直在思考。 他認為,最近這一百年發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這變中不變,就是把古老的中國建設成為現代民族國家。而白話散文不僅主動參與并且深深地卷入了這場運動,并在這場運動中發揮了同一時期小說、詩歌和戲劇等其他文體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部呈現中國白話散文百年狀态文學史《中國白話散文百年史》在“散文故鄉”眉山舉行分享會

是以,唐小林把這個作為此書的主題。“以此為主題,可以将這一百年的散文史進行整合,一是可以将不同類型的作家進行整合,二是能将不同作品進行整合。”

此外,該書還為了展現出白話散文的“大衆性”,讓大衆看得懂,喜歡讀,是以“好讀”也就成為編寫者追求之一。在唐小林看來,《中國白話散文百年史》應該是一部基于現代民族國家建構,立足于文學在場與擔當的、好看的文學史。

“這部文學史以六個關鍵詞,繪制了中國白話散文百年流變的一幅六屏畫卷,其底色是深厚的家國情懷。”青年評論家龔瑩瑩也表達了對百年史的愛不釋手心情,她說,它使我們透過曆史的塵煙發現,作為散落在小說、詩歌、戲劇邊緣的白話散文,同樣肩負起現代民族國家建構的重任。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