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投降後蔣氏對日本的三大貢獻,日本永世不忘,建神社供奉他

在日本愛知縣幸田町建有一座神社,名曰“中正神社”,這神社裡供奉着什麼人呢?就是那位在西安事變中狼狽逃跑後被抓的蔣某人。按理說蔣某人應該是日本人的敵人,日本為什麼要給敵人修神社呢?原來,這位蔣某人對日本的貢獻還真是大呢。

日本投降後蔣氏對日本的三大貢獻,日本永世不忘,建神社供奉他

【中正神社和以德報怨碑】

神社,是日本用來供奉神靈,或曆史上著名人物,或對日本有重要貢獻的人物的場所。如供奉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供奉大國主神的出雲大社,供奉明治天皇的明治神宮,供奉東鄉平八郎的東鄉神社等。那麼這位“中正神社”的主人究竟為日本做了什麼貢獻,導緻日本要為其修建神社呢?這還要從二戰日本投降的那一刻說起。

戰争結束後,戰勝國一般要做得無外乎三件事:要求賠償戰争損失、在戰敗國駐軍、清算戰争罪行并嚴懲戰犯。當時的中國也是戰勝國,按理說也是有這三項權利的。此時美國全力支援蔣某人,想要拿到賠款,實作駐軍,清算戰犯,一點難度都沒有。但遺憾的是這些權利全被他放棄了。

日本投降後蔣氏對日本的三大貢獻,日本永世不忘,建神社供奉他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屠殺抗日軍民】

按照《波茨坦公布》,各國已明确了日本的賠償範圍。即給日本留下維持基本生活的工業水準,其他全部拆光用于賠償。14年的抗戰,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損失人員3500萬人,是在日本手中損失最慘重的國家,理論上應該得到最多的賠償,但事實呢?

同樣飽受日本蹂躏的其他亞洲國家,都收到了日本的戰争賠償,印尼和菲律賓獲賠8億美元,南韓獲賠3億美元,連緬甸都得到2億美元,損失最多的中國卻一分錢也沒有得到,因為蔣某人聲明放棄戰争賠款。後期在民意的壓力下,想要也要不來了,隻得到了價值2500萬美元的實物,成為一個笑話。

日本投降後蔣氏對日本的三大貢獻,日本永世不忘,建神社供奉他

【麥克阿瑟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

且不提中國在14年戰争中的損失,就光戰後中國遣返日本在華軍民,就花去了102.57億元。這還是在百業凋敝、經濟停滞的情況下。除此之外,返日軍民共271萬人,他們不但可以攜帶襯衫、大 衣、皮靴、手提包等物品外,每人還帶上了200-1000日元不等的錢款。如此的優待,連岡村甯次都不好意思了,他在日記裡寫道:中國返日者行李的确太多了,好像走了富親戚歸來。相比之下,南洋各國返日者如同乞丐。

在戰敗國駐軍,也是戰勝國的權利之一。在開羅會議時,美國就同意中國派遣15000人的駐日部隊,由美軍負責運輸并提供裝備物資。這本是國際慣例無可厚非,如美蘇在德駐軍,美國在日駐軍一樣。但蔣某人卻放棄了這一權利,隻象征性地派遣了一隊憲兵。

日本投降後蔣氏對日本的三大貢獻,日本永世不忘,建神社供奉他

【琉球群島的戰略重要性不用多說】

日本投降後,美國又提出将琉球交給中國,再次被蔣某人拒絕。至于理由,蔣某人在後來和時任外長的王寵惠聊天時提到,僅僅是擔心“日本将來會為這事扯皮”。琉球的戰略地位之重要不用多說,它距離浙江隻有600公裡,距釣島僅有400公裡。由于蔣的放棄,美軍占了琉球,并建有普天間、那霸、嘉手納等十餘個空軍基地,到今天仍是封鎖中國的第一道屏障,同時也給釣島的主權歸屬留下了無盡的麻煩。

由此可見,蔣的眼光和格局,距離合格的政治家還有十萬八千裡。由于他的放棄,美國獨吞了日本,也間接保護了日本的完整,日本對此感恩戴德。最後,天皇能得以保留,也是蔣的功勞。

日本投降後蔣氏對日本的三大貢獻,日本永世不忘,建神社供奉他

【天皇得以保留,其實也是蔣的功勞】

有人認為,保留天皇是日本“太上皇”麥克阿瑟的主意,其實不然。天皇是頭号戰犯,本應清算其戰争罪行,但蔣提出,“天皇的去留應由日本人自已決定,發動戰争的隻是一小撮軍閥,我們的根本目的是鏟除軍閥, 不能再讓了們幹政。”後來麥克阿瑟隻是沿用了蔣的思路。

在蔣的堅持下,岡村甯次等260餘名戰犯最終被判“無罪”,并以最快的速度遣傳回國。放棄戰争賠款、放棄分兵占領日本、反對廢除天皇,就是蔣對日本的三大功績。日本心懷感念,遂修建“中正神社”以為紀念。并立有一碑,名曰“以德報怨之碑”,另有碑文寫道:

日本投降後蔣氏對日本的三大貢獻,日本永世不忘,建神社供奉他

“本社是為了紀念中華**前**蔣**而建立的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當日,蔣公曰:“與人為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反對分區占領日本,放棄戰争賠款,反對罷黜天皇,200多萬軍民即行遣歸日本。由此,才有如今日本之興旺。想來對于戰敗國,這種寬容是各國上司人所未見的。大恩無以為報,特立斯社于此,以表誠摯感謝,永世不忘。”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日本是永世不忘了,隻是不知道蔣有何面目去見南京30萬死難同胞,去見3500萬死難軍民!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洗稿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