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個湖南人在浙江大戰,一人率1500人抗擊另一人43個團!

浙江是蔣介石、胡宗南等人的老家,有趣的是,1937年前後卻成為了兩個湖南人作戰的戰場。

哪兩個湖南人?

一個是湘軍的最後一個“統帥”、也是握兵最多的國民黨湖南将領劉建緒。

一個就是紅軍挺進師師長粟裕。

兩個湖南人在浙江大戰,一人率1500人抗擊另一人43個團!

兩個湖南人怎麼跑到了浙江較量呢?1935年,紅十軍團在安徽懷玉山失敗後,粟裕率領幾百人成功跳出敵包圍圈,最後跑到浙西,建立了遊擊區。劉建緒呢?則是于1936年10月從湖南調來浙江,擔任國民黨閩浙贛邊區主任公署主任,專門來負責浙江“剿共”的。

劉建緒要剿的浙江的“共”,主要就是粟裕率領的紅軍挺進師。

劉建緒為了一舉消滅粟裕,親任“清剿”總指揮,調集了6個師、2個獨立旅,還有地方保安團,共43個團,約10萬人。而粟裕雖然号稱一個師,其實隻有1500人,實力不過一個團而已。

兩人的兵力之比為1比43。

首先,劉建緒采取拉網式推進方式圍殲粟裕。粟裕也不相讓,1937年1月主動發起峰文戰鬥,對當面之敵反攻。

兩個湖南人在浙江大戰,一人率1500人抗擊另一人43個團!

峰文是泰順縣一個村子,在粟裕的根據地中心,地勢險要。劉建緒是4個團。結果,兩軍激戰一天一夜,互有傷亡,最後形成各自據險對峙的局面。

敵衆我寡,隻要劉建緒援軍一到,粟裕就可能陷入包圍圈。粟裕也不傻,決定速戰速決。恰好偵察排獲悉,在大東山隻有福建保安團一個團,戰鬥力較弱。粟裕立即決定集中兵力吃掉這個保安團。

這時已是下半夜,他下令少數部隊迷惑和牽制、阻擊峰文嶺當面之敵,自己率主力悄悄撤出戰鬥,向大東山迂回。

天還沒有亮,粟裕突然出現在大東山,主力與保安團接火,到上午全殲敵一個團。

劉建緒立即派兵追過去,不料,粟裕率部不見蹤影,找不到了。

兩個湖南人在浙江大戰,一人率1500人抗擊另一人43個團!

劉建緒電令各部尋找粟裕師主力。恰好這時浙南軍分區司令員羅連生被捕叛變,供出了粟裕和挺進師主力所在地。劉建緒立即調集部隊對瑞安、平陽、泰順、福鼎一帶發起大規模進攻。

形勢十分嚴峻,粟裕決定不硬拼,馬上突圍,率領主力沖破封鎖線,回到浙西去。

針對劉建緒的“大拉網”戰術,粟裕采取與敵人相向對進、易地而戰的打法。敵人大“網”拉過來,他和戰士們巧妙地鑽過去,再把師主力以作戰機關分小、分散,有時幾十人,有時十幾人,乃至幾個人活動,各自為戰,鑽出包圍圈。

一次,粟裕率領一支遊擊隊,被敵人壓縮、包圍在一個二三十裡長的三角地帶。他們一忽兒向南,一忽兒向北,又兜圈子,又殺回馬槍,一天一夜急行軍90公裡,連打7仗,才沖出包圍圈。

兩個湖南人在浙江大戰,一人率1500人抗擊另一人43個團!

還有一次,粟裕等人敵人逼到了浙南的飛雲江,不得不冒險在下遊遊水渡江。粟裕一下水,就被旋渦卷了進去。他奮力搏鬥,轉了三四個圈子還是劃不出來,眼看就要被旋渦卷到中心往下沉時,後面的戰士急中生智,伸過來一把雨傘,粟裕迅速攥住,趁勢脫離了旋渦。

他們又擺脫了敵人追堵。

劉建緒盡管有43團之衆,卻抓不到區區一個粟裕,氣得罵娘,連撤了好幾個團長之職。

正在雙方較量時,盧溝橋事變爆發。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

此時粟裕已與上級失去聯系多年,9月,金(華)衢(州)不時傳來消息,有的說: “國共合作了”,有的說: “共産黨投降了”,還有的說: “紅軍被收編了”。衆說紛纭,難辨真假。一天,粟裕把劉亨雲找來,對他耳語幾句。

兩個湖南人在浙江大戰,一人率1500人抗擊另一人43個團!

第二天,劉亨雲帶着一個排穿着國軍軍裝,大模大樣來到了龍泉縣溪口鎮鎮公所。一個巡官模樣的人迎上來,笑着問: “你們是哪個部門的,從哪裡來,有什麼任務?”

劉亨雲仰着頭回答: “我們是出來剿共的,我是連長,奉上級指令,有急事和縣政府聯絡。”

對方不敢怠慢,連忙為他叫通了縣政府的電話。劉亨雲拿過話機,打起官腔,哼啊哈呀地問: “報紙上說朱、毛紅軍投降了,究竟怎麼回事,這共還剿不剿?”

電話裡馬上回答:“不打了不打了!現在共合作抗日了,蔣委員長已向全國下達了全民抗戰指令。共軍改編為八路軍,聽委員長指揮了。”

兩個湖南人在浙江大戰,一人率1500人抗擊另一人43個團!

随後,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向劉建緒發出“停止内戰,一直抗日”的電報。劉建緒先是企圖收編粟裕等人,談判破裂,可是,沒過幾天,迫于抗日高潮的來臨,他又不得不親自寫信給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要求重開談判。結果,雙方于9月16日達成合作抗日協定。

但是,粟裕還沒來得及見劉建緒,劉建緒就跑了,擔任第十集團軍司令官去上海抗日了。之後,他見到省主席黃紹竑。黃紹竑聽說粟裕是湖南人,連聲說:

“想不到你和劉主任都是湖南人!兩個湘人竟在浙省打起來,誤會誤會,純粹是曆史的誤會。”

不久,粟裕率部改編為新四軍,也加入了抗戰的行列。

繼續閱讀